弗兰克·鲍沙其与弗兰克·劳埃德:旧好莱坞的天才导演回望
2019-12-16刘姝昱峻冰
刘姝 昱峻冰
一、旧好莱坞与奥斯卡
随着数字技术在21世纪的突飞猛进,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世界电影史可以被划分为五个分期:“形成时期”(1895-1927,没有声音和色彩的“默片时期”)、“成熟时期”(1927-1945,用声音和色彩热烈拥抱现实的“有声与现实主义时期”)、“变革时期”(1945-1967,内容、形式与风格第一次颠覆传统的“现代主义时期”)、“振兴时期”(1967-1999,各种技术与艺术、形式与风格、样式与类型、流派与思潮、题材与主题相互影响、渗透的“融合主义时期”)和“革新时期”(1999年以来,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与电影创作不破不立的“数字化与后现代主义时期”)。[1]在电影史学界,通常把世界电影“振兴时期”之后的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的代名词)称之为“新好莱坞”①,而把处于世界电影“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变革时期”的好莱坞电影统称为“旧好莱坞”。
在旧好莱坞7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世界电影“成熟时期”的好莱坞最为鼎盛。在世界电影的“形成时期”,好莱坞出现了大卫·格里菲斯(David W. Griffith)及其不朽的杰作《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党同伐异》(Intolerance,1916),以及查尔斯·卓别林和他的喜剧经典《淘金记》(The Gold Rush,1925),并确立了制片人制度和明星制,开启了电影产业化和工业美学原则的进程。[2]然而,在二战以后的世界电影的“变革时期”,由于“非美调查委员会”对大批优秀电影从业人员的政治迫害,“反垄断法”导致制片厂制度解体及电视对电影观众的争夺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好莱坞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鼎盛时期很快就成为历史。好莱坞自此步入拍片质量和数量急遽下降的较为沉默的衰落期,即“好莱坞之后”的时代——尽管此期也产生了一些经典西部片,如《红河》(霍华德·霍克斯,1948)、《正午》(弗莱德·齐纳曼,1952)、《原野奇侠》(乔治·史蒂文斯,1953)等,以及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执导的经典惊险片《眩晕》(1958)、《精神病患者》(1960)、《鸟群》(1963)等。[3]
在旧好莱坞鼎盛时期(1927-1945),在制片厂制度的严格控制下,好莱坞在此期生产出六七千部有声影片,并“以它摄制的影片质量和大量的利润,称霸于全世界”[4]。这一时期,不仅涌现了由西部片、歌舞片、强盗片、恐怖片、轻松喜剧片、惊险片、传记片等诸多类型组成的主流电影,也产生了如《西线无战事》(刘易士·迈尔斯东,1930)、《亂世佳人》(维克多·弗莱明,1939)等颇具艺术个性的非主流电影;查尔斯·卓别林也拍出了《城市之光》(City Lights,1931)、《摩登时代》(Modern Times,1936)、《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1940)等喜剧杰作;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琼·芳登(Joan Fontaine)、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等众多明星也纷纷闪耀于银幕。[5]
也是在旧好莱坞的鼎盛时期,今日已为世人瞩目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学院奖即奥斯卡金像奖(Oscars)诞生了。1928年,首届奥斯卡金像奖礼成。自此至今,该奖项已颁发91届。90余年来,奥斯卡奖项几经增删,已从第一届的12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增至25项左右(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由美国导演公会的全体会员提名。被提名的导演所执导的影片至少要于颁奖前一年在洛杉矶地区的商业影院放映一周以上,之后,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导演部门的现任会员再次对被提名的导演进行投票来决定最佳导演奖的获奖人选。对英语语系的导演工作者来说,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可谓毕生追求,一生获奖一次已难能可贵,然而,创造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奖奇迹的人迄今仅有15位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弗兰克·鲍沙其和弗兰克·劳埃德就是这十余位幸运者中的两位(均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均为“演而优则导”的他们如两驾急驰的马车,自由驰骋在旧好莱坞辉煌鼎盛期的初年,为美国乃至世界影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弗兰克·鲍沙其:书写现实的达观诗人
弗兰克·鲍沙其(Frank Borzage)1893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盐湖城,成长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一生40余年的导演生涯中,“才能虽不及金·维多②,但对艺术却坚持得更久一些”[6]的弗兰克·鲍沙其,执导的影片只有十余部,但却有三部影片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七重天》(1927)、《坏女郎》(1931)和《永别了,武器》(1932),两次摘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桂冠,成为乔治·萨杜尔认为的200位“最重要或最知名的电影艺术家”[7]中的一位。
弗兰克·鲍沙其从影之初,是在西部片里扮演牛仔的演员。1913年,他开始担任导演。1927年,其执导了根据厄恩斯特·G·帕尔默的舞台剧改编的,讲述一战前夕巴黎无家可归的流浪女戴安(珍纳·盖诺饰)备受情人奇科(查尔斯·法莱尔饰)虐待和欺凌的情感经历的爱情故事片《七重天》(Seventh Heaven)。这是“一部极具感染力的情节剧”[8]。尽管当时的法国观众对这部影片所表现的稀有的优点很难领会——巴黎被描写得过于幻想了。但乔治·萨杜尔还是这样称赞鲍沙其的导演水平:“他在当时号称‘理想的一对情人——珍纳·盖诺和查尔斯·法莱尔所主演的一些影片中,却是一个善于表现柔情蜜意和内在感情的诗人。”[9]《七重天》一反已有情节剧的俗套,关注日常生活,揭示小人物的内在心理和真实情感,因而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公映后,影片受到美国影评界和广大观众的欢迎。弗兰克·鲍沙其也因之首次获得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奥斯卡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项殊荣的导演。同时,该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珍纳·盖诺)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1931年,弗兰克·鲍沙其执导了《坏女郎》(Bad Girl)。这是一部兼有闹剧风格的喜剧片(既有纵情的欢笑,又有深情的倾诉),讲述一收音机店的青年工人埃迪(詹姆斯·邓恩饰)与少女多萝西(萨莉·艾勒斯饰)的爱情故事。在该片中,导演率先使用了俚语和重叠对话(在当时的影片中,只有土匪和记者才讲俚语),并以片尾埃迪称初生的孩子为“美国未来的总统”来暗示美国未来的民主,从而在不脱离现实背景的情境下,将这一小人物的爱情故事叙述得动人而有深度,受到观众和电影评论家的普遍赞誉。《坏女郎》也被认为是该年度美国最好的影片之一。由于片中显露的出色的导演艺术,弗兰克·鲍沙其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另外,此片还赢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弗兰克·鲍沙其执导的影片还有《诙谐曲》(1920)、《秘密》(1924)、《周而复始》(1925)、《懒骨头》(1925)、《马路天使》(1928)、《利里奥姆》(1930)、《青空天国》(1933)、《没有比此更大的光荣》(1935)、《欲望》(1936)、《只到我们再相见》(1944)、《我永远爱你》(1946)、《月出》(1948)等。
弗兰克·鲍沙其擅长拍摄反映现实生活的爱情故事片,他往往将平凡人物不显眼的爱情故事置于宏阔的现实背景下进行富有诗意的叙述:抒情的细腻或心理的写真。不管是他的《七重天》《坏女郎》,还是他后来改编自欧纳斯特·海明威反战小说的《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钟声》)、正面揭露美国失业问题的《青空天国》(又译《人的城堡》)以及根据法拉达的小说改编,描写上世纪20年代德国现实的《小人物现在如何?》,无不如此。用乔治·萨杜尔的话说:“他并不满足于描绘狭小的恋爱故事,而是经常把这种故事放在时代和社会的背景当中。”[10]
作为“电影界重要的浪漫主义者”[11],弗兰克·鲍沙其很重视演员的表演:“制作一部影片不外乎安排布景、把摄影机对准那些演技精湛的演员,让他们按照一个好剧本演戏而已。”[12]尽管导演的这种说法有欠妥之处,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培养出了珍纳·盖诺这位红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明星。她借以夺得首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三部影片,便有两部出自鲍沙其之手——《七重天》和《马路天使》(另一部为弗莱德立希·茂瑙1927年执导的《日出》)。然而,这位对艺术坚持得更久一些的电影大师,在其由洛丽泰·杨和斯宾塞·屈赛主演的“充满诗意,也充满真实”的“杰出作品”[13]《青空天国》之后,“忽然对电影失去兴趣” [14]。在二战前夕,鲍沙其辛酸地宣称:“某些导演的重大错误,就是他们把工作看得太认真了。”[15]自此,在断断续续执导了几部影片后,弗兰克·鲍沙其在电影界悄然沉寂十余年之久。在那部可谓其晚期唯一作品的《渔夫西蒙》之后不久,即1962年7月,这位曾一度创造奇迹的导演便永远离开了人世。
三、弗兰克·劳埃德:敢于创新的浪漫勇士
弗兰克·劳埃德(Frank Lloyd)1887年生于苏格兰,1960年去世。在20余年的从影岁月中,他执导了两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骑兵队》(1933)和《邦蒂号兵变》(1935),五部使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的影片——《非凡的女人》(1929)、《令人厌倦的河流》(1929)、《阻力》(1929)和上述两部影片,并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弗兰克·劳埃德登上影坛之初便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的戏剧和电影表演经验。1913年,他到达好莱坞,逐渐走上电影导演之路。1929年,劳埃德执导了一部描述出身低微的女人艾玛(科琳·格里菲斯饰)与英国驻意大利大使威廉·汉密尔顿爵士(H·B·沃纳饰)、英国超凡的英雄霍雷肖·奈尔逊(维克多·瓦科尼饰)三角恋情的故事片《非凡的女人》(又译《薄命花》,The Divine Lady)。在片中,他要求演员依照规定情境创造出即时即地的真实性、具体性和特殊性,从而成功地塑造出拼命攀附权贵、盲目虚荣的艾玛,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霍雷肖·奈尔逊,高兴后又陷入极度不幸的威廉·汉密尔顿爵士等丰满真实、生动感人的形象。不仅如此,导演在这部影片中还创造性地为作战场面配上逼真的音响效果,使其具有区别性、层次性和立体感。声音的远近、声源的不同、声音的多重混响都清楚可闻、清晰可“见”,给人极大的情绪和感官震撼。在该年度奥斯卡评奖中,以该片被提名的弗兰克·劳埃德击败以《百老汇之歌》一片被提名的哈莱·波蒙、以《在古老的亚利桑那州》被提名的欧文·卡明斯和以《爱国者》一片被提名的厄恩斯特·刘别谦等人,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1933年,弗兰克·劳埃德导演了根据诺爱尔·考华德的同名舞台剧改编的史诗巨片《骑兵队》(又译《乱世春秋》,Cavalcade)。这部影片既豪华壮观又细腻感人,不仅展示了激烈惊人的战斗场面,也表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苦辣酸甜。演员的表演尽管带有舞台化痕迹,但仍令人心动。鉴于故事的英国背景,导演让剧中人物讲英国本地語音,穿戴举止带有典型的英国味,从而成功地塑造出马利奥特夫妇(克利夫·布鲁特和迪安娜·温亚特饰)及其仆人布里奇(赫伯特·芒丁饰)等主要人物形象。片中不少叙事奇观——南非马弗京的雷利夫举行的庆祝活动、军队的出征、齐柏林式飞艇的袭击及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等,都富于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乔治·萨杜尔称赞该片为“一部豪华细致的作品”[16]。正因如此,《骑兵队》不仅赢得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还使弗兰克·劳埃德赢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此外,该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美工奖。
1935年,弗兰克·劳埃德执导了他一生中第三部最重要的影片《邦蒂号兵变》(又译《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影片剧情跌宕起伏,叙事张弛有致;布景豪华,场面壮观;演员表演传神到位,体现出角色自身的性格特质。值得一提的是,获该年度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的四位演员中竟有三位来自本片(查尔斯·劳顿、克拉克·盖博、弗朗肖·托恩),这在奥斯卡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最后,影片力挫呼声很高的由约翰·福特导演的政治电影《告密者》,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遗憾的是,最佳男演员奖由《告密者》的主演维克多·麦克拉格伦夺走)。另外,弗兰克·劳埃德还执导了《某夫人》(1921)、《奥利弗·退斯特》(1922)等影片。
弗兰克·劳埃德善于运用声画手段拍摄富于视觉奇观的动作片和改编自小说或戏剧名作的影片。他导演的不少作品既注重主题的深刻性、人物的独特性,也讲究故事的趣味性、动作的观赏性,因而既叫好又叫座。《骑兵队》在赢得奥斯卡三项大奖的同时,也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仅美国国内市场就赢利350万美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对出品该片的福克斯影业公司(1935年该公司与二十世纪影业公司合并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来说,这部忠实地保留了英国戏剧特色的影片可谓其当时乃至后来多年间最重要的影片,因为在米高梅、雷電华、华纳兄弟等大牌影业公司竟相摘取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桂冠的13年间(1928—1940),福克斯影业公司仅以此片问鼎奥斯卡该项奖。况且,该片为它带来了几乎相当于当时生产的12部影片赢利总和的收益。
由于1930年公布的威廉·海斯《伦理法典》一段时期内几乎成为纸上具文,加之随后美国财阀对电影企业的控制加强、美国天主教掀起旨在严格实施《伦理法典》的道德运动,好莱坞影片往往被拍摄成用来劝善惩恶的工具[17]。在这种背景下,弗兰克·劳埃德在拍摄《骑兵队》之后便成为“一些不被重视的导演”[18]之一,《邦蒂号兵变》之后就很少拍片了。无疑,这对美国乃至世界影坛来说,都是一种遗憾。
思及中国当下电影创作实践,坚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似成主流意识形态和业界、学界共识。一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19]显然,回望旧好莱坞鼎盛时期的两位天才导演弗兰克·鲍沙其和弗兰克·劳埃德的电影艺术世界,二人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影像表达方法上的持久坚守及通过故事情节自然流露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及乐观向上的现世情怀,对国产电影未来的发展应有所启示。
①他们分别是:弗兰克·鲍沙其、弗兰克·劳埃德、弗兰克·卡普拉、约翰·福特、威廉·惠勒、约瑟夫·L·曼凯维奇、伊利亚·卡赞、乔治·史蒂文斯、比利·怀尔德、弗莱德·齐纳曼、罗伯特·怀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李安、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②金·维多系与弗兰克·鲍沙其同时代的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曾执导《大检阅》(又译《战地之花》,1925)、《群众》(1928)、《太阳浴血记》(1946)、《战争与和平》(1956)等四十余部影片。
参考文献:
[1]峻冰.论世界电影史的分期问题(1895年以来)——在“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语境下[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10):157-163.
[2]峻冰.电影的形成时期(1895-1927)——世界电影史第一分期回顾[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124-128.
[3][5]峻冰.电影的成熟时期(1927—1945)——世界电影史第二分期回顾[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8-14.
[4][6][7][9][10][13][14][15][16][17][18][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 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298,292,661,268,292,292,292,292,290,289,290.
[8][美]克莉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2.
[11][12][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M].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525;525-526.
[1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