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2019-12-16文张鸿俊
文张鸿俊
人物名片
叶嘉莹,号迦陵,教师、文学家、作家。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93年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后荣获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2018年12月,成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2019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叶嘉莹说自己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她说自己“好为人师”,天生是教书的料。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从此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教了70多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地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台湾地区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种气质的形成,与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大家族,本姓叶赫那拉,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族人。叶嘉莹的父母对她进行“新知识、旧道德”的家庭教育,虽然准许她去学校读书,但生活上对她约束极严。她被关在四合院里长大,甚少与外界接触。封闭的庭院,在她眼里却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窗前的修竹、阶下的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的吟咏对象,也让她自小养成了内向文静的性格。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受震撼:“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读初中二年级时,北京被日本人占领,叶嘉莹整年吃不到白米白面,只能吃一种混合面。“酸酸臭臭的,又干又粗糙的渣滓。在老舍《四世同堂》里,祁老先生的曾孙女宁愿饿死也不吃。”但是叶嘉莹没有怨言,拌上最咸的酱吃下去。
1941年,叶嘉莹才17岁。父亲远在大后方,失去音信,母亲忧思成疾去世。身为家中长女,她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幸而当时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还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精于古典文学的伯父十分欣赏她的天分,并引导她走上诗词创作、研究的道路。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她在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叶嘉莹至今保存着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信是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妥善保存。后来,她把笔记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顾之京,并一起整理成书。
叶嘉莹写过:“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生,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的事,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会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让这有限的生命之火为点燃其他木柴而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大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选自2019年第7期《思维与智慧·下半月》,本刊有删改)
粉丝心语:
匪匪走了:一生忧患不断却依然乐观处世,成就斐然却仍旧心思纯净,如今鲐背之年,叶先生依然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坚定的传播者和传承人。双手合十,潜心敬拜。
樱桃小丸子:以前了解叶先生只是作为高考语文的素材,她的一生有的写,值得写,而且能写的不俗。而现在再去了解叶先生,则是被她的胸襟和情怀所折服。只有真正热爱,才能让叶先生90多岁高龄依然站在讲台上神采奕奕。
叶嘉莹经典著作必读书单:
《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迦陵论诗丛稿》《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唐宋词名家论稿》《清词丛论》《词学新诠》《迦陵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