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报道应把握好“三个关系”
2019-12-16李均
李 均
教育,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教育的新理念、新做法,借助媒体传播得以走向千家万户。基于媒体传播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考量,2018年9月,常州市教育系统与广电系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建内容中心,用各自的资源和条件开展合作,建立包括广播、电视、PC端、手机端、纸媒在内的教育全媒体传播矩阵,为全市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方位、多渠道、优质的线上线下服务,共同推动常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把握好“大”和“小”的关系
和教育有关的新闻,每天都在发生,有的看起来很大,大得和全国人民都息息相关,有的看起来很小,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具体来说,“大”就是格局大,政治站位高;“小”就是切口小,从小事、小处入手。在教育系统,有很多看似习以为常的小事,只要深入挖掘,就能够找到与时代特征、与国家大事相关联的新闻点。所以,常州广电教育全媒体先后策划、报道了多件与思政课相关的新闻。江苏省道德模范、盐城市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数年来自掏腰包,在全国各地奔波,为新四军、八路军老战士落实待遇,为烈士后人寻找先辈坟墓或牺牲地,为生活困苦的老战士修建房屋等等。围绕这一先进典型,常州广电教育全媒体策划了“特殊思政课 打造常州盐城两地红色驿站”的主题活动。2019年5月31日,徐振理先生走进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结合他新挖掘整理的史料,以《解舜臣营救蒋英》为题,为孩子们讲了一堂故事性很强的思政课。
在同时展开的新闻报道中,既聚焦普通人——退伍军人徐振理,又挖掘了这堂特殊思政课的红色基因与内涵,还呼应了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小事件”中折射出了“大意义”,在“小报道”中体现了“大格局”,也因为此,这条报道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所以,对一个在基层从事报道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要在实践中取得成绩,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辩证地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坚持做到从大处着想,从小处入手。在采写新闻时,站得高,看得远,突出大主题;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坚持通过小事件、小切口、小细节来反映大主题。
二、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时常看到记者或通讯员将教育报道仅仅当作教育系统的新闻,如同黑板报一般写作教育新闻稿件,就事论事,简单潦草,缺乏广传播、冲“爆款”的预判。这种只注重内宣,不注重外宣的现象,让教育新闻报道索然无味。
以2019年6月21日某媒体发表的《南财开设“宿舍心灵驿站”》稿件为例,整篇稿件都是宣传视角,花了很多笔墨叙述“宿舍心灵驿站”的基本情况,却没有将这一创新项目放在整个大的教育背景、社会环境中去采访。2018年7月6日,教育部网站已经就“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再刊文,如果写上述稿件的记者或通讯员能够将南财“宿舍心灵驿站”放在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以及响应教育部号召这个高度上,就赋予了这条报道更大的社会意义,而报道就能从内宣转向外宣,具备了更广的传播价值。
再以常州两所学校近期的两条“爆款”新闻为例。2019年5月,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大部分孩子迎来10岁生日,学校拟为他们组织一场集体成长礼活动。在信息报送到常州广电教育全媒体后,记者与通讯员集思广益,将成长礼活动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联,邀请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用快闪的方式组织一场传递爱国情怀的“金色生日”成长礼活动。当天下午,全校2000多名师生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时,各方阵交互展示,家长在场边合唱,在歌声进入高潮时,一面覆盖大半个操场的巨大国旗隆重铺开,让这场成长礼活动有了更深远、更宏大的意义。原本,学校通讯员只考虑发一篇内宣报道,但经过策划、适度拔高,这场成长礼活动就有了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也具备了外宣的价值,随后,该报道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另一个案例也发生在2019年5月。5月30日下午,常州市钟楼区邹区实验小学举行“六一”活动。一场大雨突然来袭,现场2900多名师生、家长,用时5分20秒有序完成退场。在常州广电教育全媒体记者的报道中,除了点赞这场“教科书式”的撤离,还围绕常州学校中开展的安全教育做了深入的采访,制播了《5分20秒!2900人“快闪” 雨中“教科书式”退场》的新闻报道,受到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微评、人民网、凤凰网、荔枝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转发。
所以,做教育新闻报道,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挖掘新闻价值,努力通过资料查阅、多方采访、深入思考,做出教育和社会中文化、政治、经济、法治、民生等多个领域的关联。如此,生产出来的新闻作品,才会传播得更广,登上更多主流媒体的版面,甚至“上头条”。
三、把握好“远”和“近”的关系
把握好“远”和“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求做教育新闻报道的记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在教育系统,每位教师、学生的成长,都是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长期跟踪、深入观察,如果匆匆下结论,那是很不负责任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教育新闻报道对于人成长过程的关注是浅薄的,对于结果的报道却过于注重,这是亟待修正的。
《雕庄小学足球队:我们离冠军更近一步》《智运会上夺首金 “魔方小将”是如何炼成的》是常州广电教育全媒体近期采制的两条报道,不管是已经夺冠的“魔方小将”,还是闯入总决赛的“足球小将”,记者都没有以夸张的辞藻来粉饰他们,毕竟,在一两次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只是他们成长路上绽放的一朵小花而已,不可以被拔高到绚烂无比的程度。同样,常州广电教育全媒体发出的《跟着妈妈去支教》《冯春华谈峰华:扎根乡村的“夫妻教师”》等报道,则将镜头对准了普通学生和教师,关注了他们在一个阶段甚至几年里的成长经历,让动态观察、跟踪采访成为生产优质教育新闻报道的“新常态”。
对于长期做教育报道的记者来说,应当用更多的版面或时间来关注普通教师、学生的成长,贯彻“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展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目标。同时,教育新闻报道不能只关注眼前“近”的事物,更要用“远”的视角,沉下去的心态研究教育事业中的人和事。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在教育报道中,要努力看到人情味。做到这一点,需要记者开展有思想、有深度的跟踪观察、研究,而这,其实是一种深度报道。只有让事实展示更充分,让教育新闻报道更高远,才能更好地展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