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广电新闻深度化操作与实践

2019-12-16胡晓静

视听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时政广电民生

胡晓静

在当前广电媒体娱乐化的大潮和新媒体迅速崛起并凸显“全息式”报道的冲击下,城市广电媒体如何顺应当前以受众为主导的新闻传播趋势,时政类新闻如何走出枯燥与乏味,民生类新闻如何避免世俗与琐碎,新闻专题如何体现理性和深度,这都是城市广电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受众接受心理,拓展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民生类新闻报道的深度,对新闻进行深度化处理是城市广电媒体新闻类节目提升品质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城市广电媒体新闻类节目模式化表现

(一)时政类新闻报道的浓厚说教味

时政新闻一直是城市广电媒体报道的重点,也是城市广电媒体承担宣传功能最为主要的体现,但“时政新闻是给官员看的”的理念在很多城市广电媒体新闻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报道内容政治性强,表现形式上创新比较难,导致了城市广电媒体的时政类新闻普遍出现一种怪象:领导重视,报道体量不小,但传播效果较差;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存在“冷、硬、浅、陋”的现象;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及各种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中充斥着浓厚的说教味儿,受众接受度不高。

(二)民生类新闻报道的“五小”现状

民生类新闻凭借其贴近性、服务性,是城市广电媒体收视的重要利器,主要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记录老百姓生活的原生状态,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在报道题材上存在“五小”的情况,“小车祸、小火灾、小纠纷、小突发、小投诉”成为民生类新闻报道的重点。在民生新闻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民生新闻不能仅局限于社会新闻,要把镜头对准到“大民生”问题上来,企图摆脱民生类新闻的“五小”现状,但收效甚微。信息量不大,报道事情琐碎,竞争的同质化,导致了城市广电媒体大量播出资源的浪费,传播效果不佳。

(三)新媒体传播方式应用效果不佳

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不管是国家级广电媒体还是地方广电媒体,都不遗余力地建设以网台互动为主体的融媒体中心,通过搭建新的传播平台,构建新的传播体系,推动新的传播生态。在这种背景下,新媒体传播、新媒体写作、新媒体信息接收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常态。城市广电媒体在新媒体传播人才和融媒体传播投资建设方面都处于劣势,如何保障新媒体传播效果,成为城市广电媒体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城市广电媒体新闻深度化的操作

(一)确立信息内容的“传播点”

对城市广电媒体的新闻节目来说,在新闻选择、节目制作过程中,不管是前期采访的记者,还是后期的编辑,必须要根据广电媒体的传播节奏,调动受众的收听(视)情绪,使受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传播的信息内容。这要求记者要研究并确立每一则信息内容的“传播点”,确立了传播点也就确立了传播节奏的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传播点”有着各自相应的节奏要求。现场型新闻需要的是对事件发生过程的原生态呈现,节奏要清晰、流畅、有起伏,能完整地交代过程,同时又要突出细节和感情;质询型新闻节奏要紧凑,要有逻辑推进的紧张感;资讯型新闻节奏整体比较平缓。根据不同的传播点进行节奏把控,然后再进行深度化操作,比如民生类电视新闻大量使用同期声,尽量用画面说话,解说词只用于补充情节链环,以最大限度地营造现场感和真实感。这种对电视本体的回归使当前民生新闻大大超越了传统新闻的表现。

(二)非事件性新闻的事件化处理

不管是时政类新闻报道还是民生类新闻报道,很多情况下事件本身具有非事件性,这导致了新闻处理过程中的新闻由头不够鲜明,受众关注度不够,这需要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前进行深度策划,对一些非事件性新闻进行事件化处理,这样就可以提高新闻的关注度,同时增加新闻的厚度。这种非事件性新闻的事件化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抓住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寻找共同的点,把“问题”凸显出来。2.选择有新闻感的人物,把“人物”拎出来。新闻人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够体现新闻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戏剧性和悬念,一开始就能吸引读者;要有一定的新闻性和接近性,最好是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是受众身边的人物。3.强化故事意识,把“故事”拎出来。非事件性新闻的“面”往往容易成为“事件”的由头和载体。因此在寻找故事的时候,可以从新闻背景里找,也可以从事件原因中找,记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式报道发现。通过以上策略就可以把非事件新闻进行事件化处理,这样也可以提高新闻的生动性,同时增加新闻的深度。

(三)集纳组合式报道

对于城市广电媒体的新闻节目来说,深度报道可以从深度空间的挖掘和广度的发掘两个方面进行处理。深度空间的发掘指的是对选题意义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为受众设想出一个理想核心新闻事件的特定空间,该空间里包含事件发生的背景性因素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事件或人物观点。一次成功的深度报道总具备充足的深度空间,并且空间内的主题与背景之间高度契合,互相映衬,从而在加深受众认识并引发其思考上发挥重要作用。如城市广电媒体在处理时政类新闻时,可以采取民生化的手段,调动提炼要点、解释名词、链接新闻、提供背景等编辑手段,化严肃为简易,化冗长为简洁,旨在引导受众迅速进入新闻的“核心”,让受众看得明白,并能从中有所收获。而在处理琐碎化的民生类新闻时,“小民生”理念向“大民生”理念转变,扩展题材范围,使报道对象呈现分层次性,以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四)故事化叙述

故事化就是借助讲述故事的形式,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揭示矛盾、冲突构成的曲折情节,依托过程的展现来表达主题。在故事化叙述中要注意叙事的技巧与结构。以人物为主的叙事,人物命运中的悲欢离合本身就是一种节奏,应该让他们凸显,让受众的情绪节奏紧跟着人物命运的节奏;以事件为主的叙事,事件发展进程本身也是有节奏的,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却狂风骤雨。在进行故事叙述时,可以采用对话法,原话引用,原汁原味,突出新闻的准确性;也可以通过细节法,通过细节描写,活灵活现,彰显新闻的生动性;还可以通过场景法,用完全写实的手法,把行为动作和视角感受表达出来,构筑一个个视角场景,增强可看性。如两会报道等时政类报道,可以打破原来的动态硬新闻、代表委员的建言建议、重点和热点话题的组合式深度报道等固定模式,可在报道中选择社会热点与两会热点的交集,再在交集中寻找那些关注、建言过这一热点的代表和委员,讲一讲跟两会相关的故事。这就与其他两会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会场一个片段一次采访的碎片式记录,而是对单一主题的有情境、有细节、有脉络的持续记录。这样引入故事化叙事,为偏于严肃的两会报道增添了轻松的色彩,给两会报道的阅读带来了有起有落的节奏感。相比较动态消息,对话和组合式深度报道,沉静生动的故事讲述能让读者觉得更加亲近,从而打破时政报道硬朗干涩、见事不见人、见骨不见肉的单薄印象。

(五)民生化表达与多样化评论

现代受众的信息接受渠道多样化,不再是被动性的接受信息,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对受众接不接受信息内容、怎样接受信息内容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管是时政类新闻还是民生类新闻,都要改变以往传播的语态,进行针对性传播和亲和性传播。时政新闻的报道要强化民生化表达,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实现有高度、有深度的贴近,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把政治话语转变成新闻话语、百姓话语、经济话语,在选题上注重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化为受众关注的热点、亮点,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服务效果。另外,如今的新闻报道已经进入了“观点时代”,受众不再满足于了解事件本身和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还要求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反映和思考,因此新闻媒体不仅仅充当社会生活“记录者”,还要积极充当社会“守望者”“思想者”,帮助人们树立观点,引发思考,引导社会舆论。城市广电媒体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引入多种话语体系,通过新的传播技术创造全民参与互动的节目形式,让民众有机会从媒体的受众成为媒体话语的发表者。

三、城市广电媒体新闻深度化的思维和能力

(一)采编人员的深度意识

城市广电媒体的新闻深度化意识应该是所有新闻采编人员一种思维方式。不仅仅局限在深度报道类新闻节目中,日常的时政类新闻和民生类新闻都应该加强深度,扩大信息量,强化传播效果。因此,不管是对时政新闻的深度挖掘,还是对民生新闻的广度开掘,新闻采编人员都要不断拓展下面几种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在思维方式上,问题意识一般由一连串“为什么”牵引,引导受众深入发问、质疑、辩驳、探寻,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予以证伪。新闻采编人员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传播活动,因此面对任何新闻线索,新闻采编人员都要有意识、有能力进行追问。二是证据意识。具有强烈的证据意识是记者必要的素质。在新闻深度化过程中,记者要极力避免在采访过程中乱下结论,对新闻事件的基本判断应该有充分的事实作为依据,做到有理有据。对事实性证据的寻找和追问应该成为记者采访遵循的逻辑主线,这种证据追寻的过程无疑会增加新闻的深度。三是质疑意识。不管是对事件调查类报道还是对以人物采访为主的报道,采编人员都要有质疑意识。在以事件调查为中心的报道中,被访对象一般从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角度陈述问题,并非总是客观可靠的,这就需要采编人员向采访对象进行质疑发问,以提高信息的信度与效度。而对以人物采访为中心的报道,为避免使对话内容陷入琐碎化、平面化,唯有通过记者不断质疑,才能充分地调动采访对象思维,挖掘出更生动、更出彩的内容。

(二)采编人员的延伸思维

不管是对于创新难度较大的时政类新闻还是对比较琐碎的民生类新闻,采编人员都要发挥延伸思维,在接收到任何一条新闻线索时,编辑部都要对选题进行如下分析:提前准备了什么、有无资讯链接、栏目以前是否做过类似报道、可否形成报道回放、能不能拓展选题形成组合报道、有无追踪后续、可不可以做现场口头报道、后期制作有无特殊要求(图表)、后期发稿有无特殊要求(口播、电话连线)等。应当说,这种延伸思维不仅体现在单条稿件的处理上,还要形成普泛性要求。采编人员要有类型报道延伸思维的新要求,根据信息的共享性特点做连续报道,根据信息的扩缩性特点做深度报道,根据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做综合评述,根据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的特点做全方位报道。这样的处理将会大大提高新闻的含金量。

(三)寻找公共话题、提升话语引导力

公共话题是提升民生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效手段。虽然民生新闻涉及的大多是普通百姓生活的日常琐事,新闻界也提倡把报道视角对准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并不是说民生新闻就是关注百姓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小事。媒体应该有意识地把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典型化,把视角对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将百姓关心的日常出行、子女教育、食品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问题,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重点报道,引起社会公共话题讨论,从而推出系列的解释性报道、多角度的深度报道,并通过多元受众互动的方式,对单项报道进行深度挖掘,力求将不同的新闻进行融合。总之,城市广电媒体应该扎根本土,抓住百姓生活中的公共话题,通过话题引导,提升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引导社会舆论。

(四)新媒体的话题互动设置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反馈不仅是一种传播形式,更是媒体提升品牌、引领受众的有效手段。在民生新闻深度挖掘的内容和形式中,不可忽视受众的参与,对城市广电媒体来说,新的传播生态需要新的传播思维和方式。城市广电媒体要有效利用新媒体的各种互动手段,收集与传播受众的观点。城市广电媒体可通过主动融合新兴媒体,把交互融合贯穿策划、采制、编辑和多渠道传播的全过程,着力丰富报道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尤其是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策划设计融合媒体产品,力求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双创新,构筑区域舆论引领新高地。

猜你喜欢

时政广电民生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时政要闻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时政资讯
时政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