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转型发展
2019-12-16吕丽峰
文/吕丽峰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应“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目前,全国有681所大学开设了1244个本科专业点(新闻学326个,广播电视234个,广告学378个,传播学71个,编辑出版学82个,网络与新媒体140个,数字出版13个),本科生23万,在校教师7000余人。2017年,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应届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创新教育渐入佳境,创业教育问题突出。双一流大学平均创业率为0.7%,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创业人数最多,重庆大学本科生的创业率高达5.47%,而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创业率则不足0.1%。这些数据一方面揭示了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为新闻传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明确了任务。
一、新闻传播专业双创教育现状与问题
1.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新闻传播专业理论性课程远多于实践性课程。理论性课程包括新闻传播史、大众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广播电视学、国际传播、马列新闻理论导读、新闻伦理与法规、广播电视学、新闻编辑学、传播心理学、广告学概论、媒介批评学、人际传播、舆论与受众研究等。新闻实践类课程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影视编辑、图形软件(PS)等。同时,很多高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实践课程方面的投入还很有限。比如,摄影实验室、导播室、录音棚、剪辑设备等硬件及软件配套设施的支持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指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加深课程印象和理解,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机遇,创造创业机会。
2.课程内容与时代需求脱节。当前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是时代的趋势。纵观近几年创业成功的案例,无不与互联网行业相关。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技能,保持与时代同频共振。新闻传播类专业创新创业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中发挥新闻传播学的力量,寻找新闻学创业的切入口。然而,面对数字化和新媒体浪潮的席卷,高校的数字化教学内容和新媒体教学内容的强度还远远无法满足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需求。高校课程内容应时刻保证先进性与前沿性,让学生在就业或者创业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课程内容缺乏融合性。目前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双创教育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如何创业上,这个课题范围太广泛了,并没有把新闻传播类专业知识与创业课程融合。新闻产业融合需要把数字化创新与新媒体创业等现实内容与高校现阶段教育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特色的双创教育。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融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闻教育还需要和不同的领域、行业相融合。“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成为最热门的词汇。新闻传播类专业应该与多学科、多领域跨界合作。尽管现在的高校可以通过选修课和第二专业的学习接触到一些非本专业的内容,但是这在专业度和广泛度上都还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跨界人才的需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还需要拥有更加广泛而丰富的选择性。
二、双创教育对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1.专业知识过硬是基础。新闻学专业大学生创业,专业知识过硬是其创业的根本和前提,也是其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受过专业新闻学教育的大学生不仅拥有完备的新闻学知识体系,更具备专业的新闻学素养,并会将这种素养带入创业和就业中。从事新闻类内容创业,内容的专业性和可读性是其竞争的核心优势。以今日头条为例,作为一款泛信息类服务产品,从广义上来讲,其内容均属于新闻范畴。然而,今日头条却曾被多次约谈和整改,原因无外乎信息内容的低俗化和版权等问题。这为所有内容创业者敲响了警钟,信息类内容,真实性、客观性是其准绳,也应该是所有人创业的初心和坚守。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学生经过多年专业而又系统的培训,在创业中理应坚守和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2.创新创业能力是根本。双创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其实是两种能力。首先,创新思维能力是人才必备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钻研问题,进而打破常规,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以及方案,这往往孕育着创业的商机。这要求高校在日常教育中多采用启发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实践,勇于提问,大胆求证。其次,创业者需要拥有卓越的创业技能。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必须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方法,这种快速学习技能的能力就是其创业技能的体现。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帮助学生打通各类学习渠道,接触各领域知识。最后,想要捕获创业商机,创业者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解读国家政策,审时度势,发现机遇,评估市场,继而展开商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3.社会实践能力是核心。如果说专业知识需求是对学生硬实力的要求,那么社会实践能力则主要侧重考察学生的软实力。如何理解社会实践能力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马云曾说过:“要想成功,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一个正确的事来做,第二件事就是把这件事做正确。”创业者必须得明白做事的正确步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功。拥有了一个创业的点子就是认准了一件事,那么如何将它落地就是正确实现这件事情的过程。这过程不仅会考验创业者的理论分析与运用能力,活动组织、策划与管理能力,甚至还包括其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正确地利用已经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统筹这些元素为一个最终目标运作,这就是创业。社会实践能力是保障创业者可以正确组织和使用这些资源的核心。
三、借力双创教育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转型的路径
1.优化课程体系。过去高校的课程设置倾向于理论性和为成熟产业培养成熟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所要完成的工作是让学生具有开创新领域、接触新知识的能力,所以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必须调整课程设置,适量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比重,增设新媒体和实践性强的相关课程,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保证基础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好校内资源,实现跨专业交叉学科探索,培养学生全方位知识。例如,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类专业需要与计算机类、工商类等相关专业建立跨学科合作,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机会。同时,大幅度增设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严格执行。必须加强学生和老师对这部分课程的认识程度,而不是把这部分内容当成凑学分的选修课,保证学生可以掌握时代科技前沿技术和知识,为创业创新寻找切入点。
2.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概率很低,这与其行业经验与职场阅历的欠缺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个弱点,各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要加强国内外创业资源和模式的引进,同时与国内名校、名企、地方机构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给大学生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这些合作机构不仅包括新闻媒体,也应该包括各行各业的企业,这样才能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接触多领域提供平台。此外,同时,高校与地方政府要加强搭建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平台。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是一种不错的实践形式。
3.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者,其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程度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结果。首先,高校应该聘请更多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方面有经验的教师,尤其是在新闻媒体创新创业领域有过经历的或者对新媒体有深刻领悟的教师,丰富和强化教育队伍。其次,为了让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创业经验,可以聘请知名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客座教师或指导教师,形成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最后,对其他专业课教师展开岗前培训、业务辅导等工作,增强其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了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也可以配置相关资源支持教师以多种形式投身创新创业过程,并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创业。
4.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提供不同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例如,针对一些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非专业性、理论性的课程,建立一套评估课程成果的体系,采用答辩、汇报等方式进行考核,取代传统考试形式。也可以举办大量的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将比赛结果直接作为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学分。甚至,由教师牵头,直接开展创业项目课题,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并将创业过程的参与权重作为考核内容。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新闻传播学的教育工作应该从实用成果出发。然而,大学教育与行业应用严重脱节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为推动新闻传播专业转型,适配行业需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各大高校应该抓住这次机会,从双创教育出发,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更快更好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