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12-16张舰心

传媒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件形式知识点

文/张舰心

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符合新时代人群的认知规律而出现的一种互联网化数字资源。这类课程区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特点。目前国内微课市场非常火爆,有荔枝微课、千聊、微吼这类为微课提供工具支持的平台;喜马拉雅FM、得到、沪江CCtalk、网易云课堂等提供微课内容的平台。千聊于2016年3月成立,是国内较大的微课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将从“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的 1.0 时代进入“体验+ 数据+联结+开放+智能”的 2.0 时代。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创新教学方式,将微课形式有机地融入教学实践中。

一、微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1.碎片化内容便于学生使用。传统课程时长一般在40-45分钟,很容易让学生陷入疲劳,而微课的时长不超过1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压缩知识体量,内容更加紧凑,可以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可以把这些内容下载到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查看和调取自己需要的课程内容,实现移动学习,从传播的角度来讲非常便捷,打破了学习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界限,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这种方式不仅方便了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评课。碎片化的授课形式不仅是微课给高校教育带来的便利,更是新时代、新技术驱动下的必然结果。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一代对阅读和学习的需求就是逐渐走向碎片化、移动化、数字化的。新闻学的特点非常鲜明,时效性很强,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必须保持高度的时效性,而便于传播和调取的微课形式则可以很好地满足新闻学教学的这一特点。

2.主题明确,内容简洁。微课的主要应用是针对课程中的具体知识难点、疑点进行讲解和演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程,其学习导向明确,教学内容精炼,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便于学生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预习或者复习。虽然时间变短了,但是减量不减质,这种形式也可以有效倒逼教师精炼自己的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同时,可以节省时间,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自我满足感。新闻学、舆论学等新闻专业课程理论性很强,利用微课课件提炼知识点,梳理重点难点是很好的补充手段。

3.情景化的资源构成,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微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是基于传统课程内容,构建一个教学闭环,而不是替代手段。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有益的尝试,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手段,也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这种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相对独立的内容,对传统课程进行补充。微课可以将知识点进行规律化的结构整合,相对独立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进行多元化重组,在多种课程和情境下使用。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对重点内容存在疑惑,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内容,查漏补缺,更有针对性,实现对传统课程不可逆、不可重复的有效补充。而且微课内容将知识系统打碎成不同片段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辅导,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微课在高校新闻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对探索中的微课形式缺乏正确认识。做微课,对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教教师,尤其是年纪稍长的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热情与能力都各有不同,很多老教授对于学习和掌握PPT、录屏、截屏等相关多媒体软件及各类微课平台工具都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一些微课平台软件甚至涉及多种媒介工具的融合功能。当然这些只是工具的更新,更重要的还是教学思维上的转变。目前来说,绝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还不够准确。错误地将微课形式认为是一股脑地将传统课程内容转移到视频中。这样没有变化的照搬照抄很容易导致阅读疲劳,学生无法准确掌握课程的重点,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完全失去了微课的优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综合图、文、视频、动画等多样性的形式,言简意赅地表达,重点鲜明且突出,形式丰富而巧妙,给学生更直观的刺激,从而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知识内容的碎片化、肢解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宏观体系。碎片化的内容往往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让学生无法对整个学科形成体系化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尤其是新闻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新闻报道的全面性要求新闻报道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描述不完整而未能够还其以本来面目、不能够将新闻事实真实展现在受众面前的片面报道是不被允许的。这种全面性思维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在新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然而,微课教学形式将原本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分解成几个片段,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后果。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做好体系搭建和知识点的关联性讲解,避免学生对新闻学内容理解的片面性。

3.部分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学生很难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微课教学将学习的自主权利交还给学生,只有实现课堂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良好互动与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但是,正因为微课将一部分课程内容通过视频等形式放在课余时间,缺乏了课堂上的约束感,也可能进一步恶化那些不能够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形成自主性越强学习效果越好,自主性越差学习效果越差的两极分化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界也在迫切地寻求能够有效地督促和监控学生学习的方式。从内容上来讲,微课应该是因材施教,为不同接受程度和学习自主性的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微课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刺激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三、微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内容设计有方法。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时长上来说,一般以10分钟左右为宜,过长,则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太短,则无法将知识点充分解析。总之,微课的教学节奏,需要快慢适当,内容有的放矢。内容的表现形式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辅助以音频、图文、动画等多种形式,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完善教学活动。微课内容在保持课程知识的相对独立性、简短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微课内容之间的连续性,让学生既能体验到微课学习的便捷有效,又能学习到相对体系化的知识。教师应按照不同环节教学的需要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等课件。

2.课程实施要到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将课件传到每位学生的手中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自由学习。但是教师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性的交流与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在通过微课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迭代微课内容。例如,新闻采编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布置作业,学生将作业以微视频的形式回传给教师,教师对作业进行及时点评与反馈。对于新闻史、新闻概论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借助微课视频课件介绍当时的历史环境,利于学生更深刻生动地记忆和理解。学生也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便捷的学习方式,做好课前的微课预习,了解下节课的学习重点;课堂上既充分吸收微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够将其融入这个课程体系中;课后积极参与微课作业,与教师保持紧密联系,实时反馈。

3.搭建微课网络和教学体系。微课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那么一个健全的微课网络管理系统是必要的。首先,安排维护人员时刻对接教师的最新课件及微课视频,及时更新和管理微课知识系统,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接收最新的微课内容。建立相应的功能,方便学生存取和调阅自己需要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和编辑。其次,将微课课程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像其他课程一样分配合理的学分,将学生的微课学习成果纳入考核体系进行学习质量评估。

微课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种学习方式,高校教育应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但是也要理性看待新鲜事物的利与弊。微课归根结底只是传统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是针对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的视频课件,不能取代复杂而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高校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微课将灵活性与分散性比较强的知识点用更便捷的方式呈现出来,针对特定的教学目标传递针对性知识内容,这是符合技术手段趋势的授课方式,是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接受事物规律的手段,更是教育行业自我发展必须做出的调整。微课的发展历史还很短,体系也不成熟,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教育实践者不断地探索。

猜你喜欢

课件形式知识点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