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动画助力“陕元素”文化传播

2019-12-16王文中刘平章

传媒 2019年7期
关键词:丝路陕西动画

文/王文中 刘平章 陈 璐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并在促进丝路沿线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等方面,注重文化传播的助推之力。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对外传播“陕元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利用新媒体动画提升陕西文化对外传播效果,赢得丝绸之路文化传播话语权,为陕西经济和文化服务,是当下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陕元素”传播困境:文化内涵深厚与表现形式单一

“陕元素”是指陕西境内历史遗迹、古城街区、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老字号等物质文化遗产,陕西民风民俗、各种节庆和特色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人文化的自然遗产等。其中,又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典型代表。

1.文化内涵与传播不匹配。近年来,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然而,陕西文化的传播,目前受时空的制约,表现形式单一。有些传播方式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理解起来都有难度,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更遑论对内涵的理解与领悟。例如,以乡愁为主题的短片《记忆中的砖茶》,意在向受众传递陕西的芙茶文化,可画面只是图片叠加文字,播放量仅6000次,评论区更是无人问津。究其缘由,正所谓不触及内涵的表面文章难以打动观众的心。在海量资源高速交融的信息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传统方式力所不逮。

2.文化传播与互联网新媒体脱节。陕西文化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单一,而且缺乏国际化语言、不注重互动。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和歌舞表演受时空限制,文化共享难以实现。如《陕西日报》开辟特刊“新丝路周刊”,主要报道陕西各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举办的文化传播活动,但很可惜只是昙花一现。再如,陕西电视台每周的《名师高徒》节目整合了大量戏曲资源,但定时定点的演播方式只有真正的戏曲爱好者才会成为观众。还有,陕西歌舞剧院的《仿唐乐舞》是我国第一台古典宫廷乐舞,按照唐代燕乐表演形式悉心编排,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唐代歌舞表演,至今已演出24000余场。但是,歌舞表演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传播还受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文化共享。

总之,由于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的局限,致使许多优秀的陕西文化只能藏于民间,无法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众所周知,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共享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等,有64个国家,不同国家间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受众群体,仅以报刊、电视节目、现场表演的传统表现形式进行文化信息交流,远远不能达到国家战略的要求。

二、新媒体动画优势:交互与开放的新体验

新媒体动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生理、心理全方位综合效应,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新型媒介形式。当下,应以新媒体为依托,构建数字动画表现形式的“陕元素”IP品牌推广模式,从而抢占文化产业的制高点,将深厚的陕西文化精准高效地传播给丝路沿线国家的用户群体。

1.传播方式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新媒体动画作为综合艺术的载体,借助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宜表达文化符号特有的抽象概念,这使它成为文化交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卓有成效的工具。例如,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新媒体动画表现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长带飘飘的红斗篷、古老气息的皮影戏、大佛林立的山洞、武侠元素的客栈、力学和美学融为一体的悬空寺、诗情画意的中国水墨风,再配上唢呐、鼓和锣融合的传统音乐。可见,新媒体动画作品让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如梦如画的魅力,直观地感受到来自东方的神韵。

2.动画语言是世界通用语言。新媒体动画辅以新媒体介质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让全球化视听符号跨越语言障碍,消除国家之间、社群之间的隔阂,缩小文化差异,成为互联网时代人类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纽带。如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铁臂阿童木》等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成为深深影响全球几代人的经典动画作品;再如美国产业模式结合中国题材的动画片《功夫熊猫》系列,就是新媒体动画配以中国古典画风,多样化动画表现形式直戳人们心中对萌宠熊猫本能的爱意,一举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文化中的侠义情节,让全球人领悟了神秘的中国功夫。

3.交互性和开放性拥抱互联网。新媒体提供了即时、信息化、智能化、讨论和辩论的互动开放平台,人们可以自由进行信息传播和实时反馈;弹幕、论坛和留言等信息交流方式更是突破了人类信息交流单向传播的模式,信息交互呈现出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例如,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受众能自由点评的特点,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实时自由点评的互动模式,大大加强了观众与制作者、观众与观众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了新媒体动画的传播。

三、丝路文化传播:构建新媒体动画与“陕元素”IP融合传播平台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具有动态性、趣味性、跨时空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征。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发挥新媒体动画的传播特点,依托丰富深厚的陕西文化,构建面向丝路沿线国家的融合传播平台,完成信息和文化资源的共享共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1.集全感官动态艺术,赋一带一路文化内涵。新媒体动画在文化的表现和传播上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内涵,不同动画角色的行为、场景设定、声画结合可满足对全感官的强烈冲击力,可全感官动态表现艺术经典,将丝路抽象文化展露得活灵活现。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秦腔,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如果采用全息投影技术,以声画结合的虚拟动画为表现形式,剪辑音乐素材以契合不同的唱腔,并借助外在造型、衣着材质色彩、动作设计等诸多因素来实现秦腔跨越式全新表达的设计,从而将动画脸谱赋予角色的个性、情感等方面表达;后期再配合专家深入独到的讲评,就能充分展示秦腔中的唱腔、角色、脸谱、题材、唱词、伴奏等艺术特点,呈现出秦腔的独特魅力。因此,动画版的秦腔有可能打开戏剧界文化传播的另一扇大门,给国内外受众带来具有不同视听体验的文化盛宴。

2.讲陕西故事,略丝路文化。在陕西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如何提升丝路文化在沿线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把“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积淀融入陕西故事,以新媒体动画形式充分诠释。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阳线胡”,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翘楚。该剧种包含了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创造性的独有特技赋予提线木偶艺术生命,栩栩如生。线戏的唱腔委婉细腻、音乐苍凉悲壮,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用新媒体动画视频呈现阳提线木偶戏艺术,将让“悬丝而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充分激发各国观众探究中国文化的兴趣。

3.借多元化传播模式,生陕西文化IP品牌。互联网时代,优质文化IP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将催生出陕西文化传播的IP品牌,助力于陕西文化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对外文化输出。在视觉享受的基础上加以陕西美食的对外宣传和销售,逐步催生出一批陕西美食文化的IP品牌。为大众呈现一份“有味道”的独特文化的同时,也催生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众多IP品牌。另外,重视各种非官方媒体和个人的对外传播,大力扶持本土西部电影、陕西传媒网,扶持一批知名公众号、企业、网络达人,也以点带面盘活了陕西文化的对外输出。

4.导入VR虚拟交互体验,触陕西文化魅力。在新媒体时代,VR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交互体验,使得创作者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互动模式可以帮助动画在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场景设置等发挥最佳的艺术效果,促进丝路沿线国家人们更好地理解陕西文化深层次的内涵。如用VR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皮影戏打造出全新立体的视觉效果,使其从民间娱乐屏幕走上互联网虚拟共享平台,为更多人所喜爱。用户可通过互联网视频和VR眼镜全方位、多视角,全身心感受如同真实环境带来的体验,皮影戏的文化传播转变为娱乐性、多样性、真实性与交互性共存的用户体验模式。身处异地的受众不但可以欣赏精彩的皮影戏表演,亦可通过互动体验了解皮影戏的台前幕后。

5.倚非线性编辑技术,助非物质文化传承。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新媒体动画与陕西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保护和传播的目的。新媒体动画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文化传承历史,浓缩为几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如陕西凤翔木版年画,采用数字动画非线性编辑技术,记录古老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过程:从创建三维立体的木版模型到手工彩绘的全过程,配合制作者的现场讲解,完整地记录了木版年画制作工艺流程,以数据形式完成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四、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凝聚多元文化之力,助推经济融合与发展。在“丝路文化”语境下,丝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深入交往也将促使各国深挖本民族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播新模式。新媒体与文化符号交融,动画技术与VR虚拟交互运用,将开启新媒体动画的多元化传播。利用新媒体动画交互体验构建“陕元素”IP传播新战略,定能讲好陕西故事,传承好陕西文化,为陕西文化乃至各国的文化传播开辟全新的文化融合路径。

猜你喜欢

丝路陕西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丝路•山海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我的动画梦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丝路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