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晚报如何做好文化报道
——以《银川晚报·文化周刊》为例

2019-12-16刘文静

传媒 2019年7期
关键词:晚报银川宁夏

文/刘文静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银川晚报·文化周刊》多年来一直深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结合当下时代的要求,不断在继承中创新,用眼力、脑力、笔力挖掘文化报道的“好故事”,触角丰富细致,既有对久远文明履痕的探索,也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的展现;既有对多种类文化遗产的客观报道,也有对当下文化现象的深度思考。

全媒体时代,面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有料有趣有情的故事,更吸引打动读者。但“好故事”需要好记者来讲,特别是处于C位的人文类“好故事”,更要棋高一招发现、写活,讲出背后的精彩。

精准的眼力,发现“好故事”

眼力,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考量,考验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和发现力。

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是因像电影一样有扣人的情节,有难忘的细节。当新闻发生时,告知信息和讲述故事是有区别的,告知信息只是说明、转述,而讲故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还原事件发生的过程,有场景、人物、细节,也有背景的恰当使用。

2016年,银川市两位爱发明的大叔成为网红,如果只是按照一般社会新闻简单就事写事,那实在是有些可惜。人的天性是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听刻板的叙述和空洞的说教。《银川晚报》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背后可能有更多新鲜好玩的故事,于是采访了这两位网红大叔,在《银川晚报·文化周刊》刊发了《只念过一年书,造出播种机、清扫车,66岁的张德谦两项发明获专利》《白马大叔张洪生爱发明,做出会走的龙舟和水陆两用飞机模型》文章,让读者全面了解了两位民间大叔发明背后的创意动力及发明过程中的趣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百姓生活的各种纯手工制作的器具、食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艺术,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其中不少老手艺甚至面临着失传。《银川晚报·文化周刊》为了记录老手艺中的文化、情感和故事,自2016年起开设了“老手艺”栏目,记者在城市、乡间的角落寻找这些渐行渐远的情感,先后报道了古法酿酒、浑然天成的沙雕、精密的戏曲化妆、会唱歌的唢呐哨片、重生的美味烤蛋、镂空之美剪纸、几近消失的打绳、千年古瓷“浴火重生”、会笑的泥巴等,推出了一批极具感染力的好故事。

一座城市的灵动,是由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谱写的。《银川晚报·文化周刊》还开设了“讲述”栏目,记录普通人不平凡的生活故事。比如,“一个护工的内心世界”“我是一名女狱警”“两个90后入殓师”“不为人知的人体模特”“急诊科里的‘南丁格尔’等,一个个普通人精彩的人生故事,让这座城市变得不平凡。这组人物报道正是因独特的眼力,才有了独家的好故事。

敏锐的脑力,挖掘“好故事”

脑力,说白了就是思想深度。好故事,是要有温度,有深度的。

自2016年起,《银川晚报·文化周刊》就开设了“脸谱”“地名故事”等栏目。其中,“脸谱”栏目是采访报道对宁夏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老学者,是一个带有抢救性记录工程的特别报道。然而,这类人物报道写不好,就是呆板生硬的成绩堆砌。“脸谱”在推出时,就准确定位,用有细节、有温度的故事,讲出老专家老学者们真挚的情感、敬业的精神、朴素的生活,而不用那种高冷不接地气的人物故事。

当然,每采访一位脸谱人物,记者都要做足功课,充分了解有关采访人物的所有资料信息。正是记者在一次次聊天中,凭借观察力、思考力去发现人物的闪光点。“脸谱”先后推出了“考古学家王惠民”“旱农专家杜守宇”“敢为人先——农学家戈敢”“曹有龙宁夏枸杞拓路人”“宁夏大地找水人”“73岁,野外勘测步履不息”等一批老专家老学者的精彩人生故事。

生动的笔力,写出“好故事”

笔力,简而言之,指的是独特的文字风格,语言文字的表现张力。如果一个好故事,没有一个好记者用生动的语言和清新的文风表现,那这个故事是没有生命力的。

2015年10月5日,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其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杰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此事引发了世界对中医药的广泛关注。《银川晚报·文化周刊》也及时做了报道,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宁夏中医药制造业,在近6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中国中医药研发的种种改革,也经历了中药生产的辉煌期与低迷期,给宁夏留下了一段特殊的中医药制造发展史。在专题策划中,如果这样的报道仅从中药生产改革的角度写,可能会生硬,读者不会感兴趣。于是,《银川晚报·文化周刊》记者从当年的技术人员入手,由他们来讲当年宁夏中医药发展中的故事和细节,记录了当年技术人员的执着追求和人文情怀。

讲故事本身是需要能力的,也就是记者的笔力如何。开头如何写、怎么推进、什么地方达到高潮,然后怎么收尾。于是,记者写故事开篇就要抓出最核心的内容,或者读者能够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老手艺”栏目,讲述的是宁夏系列美食故事,这一组报道,记者注重用生动的场景,像电影镜头一样,把读者带入甜蜜的记忆,还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现场感人情味浓厚,读起来轻松亲切,它们有读者看到的名声在外的盐池羊肉,宁夏第一味——辣,来自蒿草尖上的美味蒿子面,贺兰山的馈赠——紫蘑菇,乡间美味黄米糕,朴实无华的生汆面……一道道带着宁夏独特味道的美食,见证着这里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使人们认识了这一方身处大西北个性十足的土地。

其实,记者笔力与眼力、脑力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有了见识,有了思考,最终才能下笔如神。

新媒体时代,传播“好故事”

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改变,更喜欢简洁易读、感性生动、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传统媒体就必须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面对新媒体下的受众,在内容和传播形式上,比过去更用心、精心,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参与和互动。《银川晚报·文化周刊》采写了大量的深度文化报道,其中有记录传统文化传承的故事、匠心故事、地名故事、普通人不平凡的故事,然而,这些好的报道内容,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得更远、更广?

2016年,《银川晚报·文化周刊》推出了公众号“壹度文化”,通过微信平台,把精彩的文化故事经过二次编辑,用轻松的网络语言快速推广,更好地体现了文化报道的时代价值。这也是我们建立“壹度文化”公众号的目的所在。

“壹度”公众号推出后,“好故事”的传播效力、引导能力、读者关注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脸谱”“匠心独韵”“寻味宁夏”栏目中采写的具有人文情怀的好故事,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也让更多读者了解了银川的文化、历史、风物、人情,特别是得到了年轻网友的关注。比如,“银川的第一眼井、第一座水厂……这些老银川的饮水故事,你可曾听过”“寻访银川古桥,哪一座就在你家旁”“植树节,说说咱银川最老的树、最奇的树、最有故事的树”“《流浪地球》火了,宁夏的科幻文学,同样好看”“把古城墙下的这条小路讲给你听”“北方春饼,南方春卷,你用哪种滋味,咬一口”“这碗手工麻食里,能尝到老家的味道”,看到这些轻松有趣、直观生动的网络标题,是不是有想点开的好奇心?

即时性、速读性、分享性、互动性,是当下新媒体的鲜明属性。如何将传统媒体上的“好故事”,通过新媒体讲好、传播好,对这些新媒体属性的分析与适应必不可少。上述新媒体语言的运用,面对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二次整合、精编,图文结合、音视频形式的综合运用,即是我们的探索与尝试,效果上,这对“好故事”的传播和接受度也起到较大的提高与推动作用。其中,特别是家乡的美食故事,更是引发读者的共鸣,热情地在后台点评互动,使新媒体的互动性、分享性得以很好的落地。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编辑在编发公众号稿件时,绝不能简单地将纸媒上的内容照搬到新媒体上,必须精心对稿件进行二次加工,特别是标题制作,稿件的集纳整合,以使之更符合新媒体受众简洁明了的阅读。另一方面,让“好故事”更好地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也不单是内容的编辑和整合,而是在选题策划一开始,就要考虑与新媒体传播的契合度,打通“好故事”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同平台上的界限与藩篱,做到真正的新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已进入深化阶段,但无论怎样发展,“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生存之本,独家原创的“好故事”,更是自媒体无法复制的。而“好故事”是记者用脚走出来的,用敏锐的眼睛发现的,用扎实的文风记录的。

猜你喜欢

晚报银川宁夏
近60年银川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老银川的样子
宁夏
《圣诞夜》晚报
共享单车的“银川模式”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宁夏
银川威力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