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赫钢琴作品《十二平均律》的演奏方式
2019-12-16乔孟楠成都大学
□乔孟楠 成都大学
一、《十二平均律》的诞生及特点
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创作了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整套《十二平均律》的诞生。这套《十二平均律》包含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巅峰,被世人称作钢琴音乐。
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将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份,且彼此之间均匀相等,以便于转调。巴赫创作的48首前奏曲与赋格,便严格地计算了每一个音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与其说《十二平均律》是一套钢琴曲,不如说是一套经过精密计算的数学题。前奏曲原本属于整个乐曲的即兴部分,并没有确定的格式形态,巴赫则赋予了前奏曲独特的意识形态。
在《十二平均律》中,所有的旋律线条在音乐思维上都是横向走势,由三声部或四声部组成,各自都具有独立性,复调音乐这种题材是建立在欧洲的和声基础之上,具有严密的逻辑和立体效果,所以《十二平均律》在音乐上的走向清晰且富有条理。
二、速度把握
巴赫的复调作品,在速度上是最容易区分出来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速度相对缓慢,这也是决定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在巴洛克时期,现代钢琴并没有形成,而是由现代钢琴的前身——古钢琴(羽管键琴)来演奏复调作品,所以在现代演奏过程中,要考虑到乐器的不同特性来进行速度上面的一个控制。巴赫的一生都在为宫廷贵族演奏,其庄重、严肃、一丝不苟是作品的主要风格,但这样的风格并不适用于像肖邦练习曲、贝多芬奏鸣曲这样的速度风格,这与之后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区别很大。在速度方面更是平稳得如同小溪一般。
三、音乐线条
《十二平均律》是巴赫赋予哲理性的作品,像大海,宽广而深邃;又像小溪一样,平稳而长流。在《十二平均律》中,所有的音乐线条都是平缓而无太多起伏的,音乐走向也不似李斯特、贝多芬那般,强弱明显,要与命运对抗一般。巴赫的音乐高贵、庄重,每条旋律的进行就像是经过精密的思考后的,所以在弹奏过程中,没有必要掺杂太多的情绪、太多的对抗,就像是雨天在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听着规律的雨声。在演奏时也需要注意手指之间的配合,无须过多地考虑情绪或者巴赫想表达什么,巴赫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对作品旋律的链接及和声配合的走向。
尤其在巴赫的作品中,鲜少见到凸强或凸弱,很多渐强和减弱的表示也是不占篇幅的,很短地出现。著名的德国钢琴家吉泽金说过:所有的巴赫作品的力度记号都要按比例降低一级,绝不要超过中强,因为当时的乐器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强弱分明的弹奏方式是万不可运用到巴赫的复调作品中的。
这足以说明巴赫在创作时考虑更多的是音乐的本身,而不是表现音乐的音响介质。
四、踏板运用
大多数教师在教授巴赫的作品时,都会强调尽量少去运用踏板,如果有的学生的手指链接做得不错,甚至都会取消踏板的运用,仅依靠手指把旋律连接在一起。会有人觉得踏板在巴赫的作品中其实是极其不重要的。可实际上,它是极为重要且难以把握的。由于运用不好踏板而把巴赫作品演奏失败的比比皆是。
所有学习过钢琴的人都知道,踏板踩得多了,和声就会一塌糊涂,声音也会浑浊不堪;而踏板踩得少了,旋律很多连接不到一起,音色也会干巴巴的,毫无生气。这样两个现象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在运用踏板去弹奏《十二平均律》时,应极其小心,有时使用恰当,仅把旋律连接在一起就已经足够了。而当时巴赫创作《十二平均律》时使用的并非现代钢琴,在音色、混响方面又会出现差异。在演奏中遇到难以连接的旋律可使用踏板进行连接,遇到需要延长的地方也可以使用踏板,但一定要极小心地去听旋律,切不可因踏板而破坏了旋律。
五、声部线条
复调作品之所以难,正是因为它是由两条、三条甚至四条旋律线条组成,且每组线条都独立存在,彼此之间不分轻重,横向思维缜密,纵向连接也很清晰。所以,要弹好一首复调作品,光是要把各个声部之间分清楚,弹连贯就很不容易。尤其需要注意,除高声部旋律外,次声部旋律的出现,其他声部也需要相对减弱一点,彼此才不会出现打架的情况。在《十二平均律》中,有三声部的前奏曲与赋格,也有四声部的。所以在声部线条连接中需特别注意。
学习巴赫的复调作品是每个学习钢琴的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相较于贝多芬强烈的音乐撞击以及肖邦音乐的波澜壮阔,巴赫的音乐的确更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平缓却又孕育着巨大的力量,生生不息。若说巴赫是将复调音乐推向高峰的人,那么《十二平均律》则是巴赫站在高峰创作出来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