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筝教育的探索及古筝教学模式分析
2019-12-16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张 婧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无论采用哪种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都要紧跟高校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及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古筝集体课教学在高校的推广,高校古筝教师将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笔者结合长期的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经验,梳理了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总结了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阶段性探索成果,以期实现更加优质的教学质量。
一、社会古筝教育现状
目前古筝教育社会普及的状况还算乐观,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大约有上千万人学习古筝,这个数据是根据各个古筝厂卖出的琴数及各大考级机构的考级人数的调查而产生的。其中少年儿童占多半,这既体现了古筝艺术教育发展的蓬勃生机,同时也反映了古筝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急需古筝教师的迫切性。通过调查发现,业余学习古筝者大多在琴行或者古筝培训机构学习,有的中小学及幼儿园也开设了古筝学习班。在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中,这么多人学习民族乐器之瑰宝——古筝”,对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当前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既面临师资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尤其在古筝基础教学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要想满足社会需要,就要有大量的合格的古筝人才。因此,加强古筝师资培养是高等院校一项长期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教学目标,而在师资培养工作中,抓紧对古筝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1]。
二、高校古筝教育现状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早期的专业音乐院校就陆续开始设立了古筝专业,但当时没有专业的古筝老师,是我国的古筝大师曹正先生将古筝专业引进高等学府。他聘请了民间艺人进入高等学府教授古筝,但当时学古筝的学生不是以古筝专业考进音乐院校的,而是院校领导动员其他专业的学生改学古筝。现在,我国高校古筝专业教育的现状在规模上已有了阶段性的提高,除全国各大音乐学院之外,普通综合类大学也开设了古筝专业,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古筝专业教育除本科教育外,还完善了研究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古筝专业教育的深化更推动了古筝艺术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专业方向,但基本上以钢琴、声乐为主,其中古筝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何目前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热衷于选修古筝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古筝音色优美动听、表现力十分丰富,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很多学生愿意选修古筝。另外古筝从古至今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的乐器,喻之为“仁智之器”“众乐之师”,很多学生第一次听到古筝的音色就喜欢上了。(2)古筝相对其他乐器而言,入门比较简单,因为是五声音阶排序所以弹奏的声音非常和谐优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较多学生选修古筝的原因之一。
但是,高校古筝专业教育所存最大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演奏技巧的发展而忽略教学法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只会弹曲子而不懂得怎样教学的严重后果。而且古筝专业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理论水平偏低、文化底蕴不足、民族音乐风格掌握不好、即兴编配和创作能力不强等现象。
古筝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地民间筝乐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河南筝曲来源于民间的说唱艺术及戏曲板头曲,客家筝乐同样也受到汉调器乐合奏的影响。大部分筝乐是吸收和借鉴民间歌谣曲调发展而形成的乐曲,其本身就属于中国传统民间地方性音乐。因此,高校古筝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加强对传统筝曲及理论的学习。高校古筝专业教育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民间音乐为养分,贯彻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将古筝的演奏技术和文化修养相结合,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制定适合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专业教材,从而规范教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古筝教学。
三、高校古筝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校古筝专业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并存,如何保留长处、弥补不足,推动古筝艺术的繁荣发展,成为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促使他们不断地反思教学,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
目前,高校开设古筝课的主要是音乐学院的民乐系(也是表演系),上课形式是精英式的一对一教学,所培养的学生都是注重舞台表演,教师没有从教学法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去培养社会需要的古筝教学人才。目前,中国九大音乐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有限,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而且师范院校的古筝专业招收的学生大多是通过各省的音乐联考进入高校的,上课形式大部分采用的是一对一或一对三的教学模式,不论是音乐学院还是师范院校古筝专职老师都数量不多,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还是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开设古筝集体课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高校古筝集体课的模式一般面对的是选修学生,选修课在大学里的课时安排一般为一周一次,总时长为一学年。因为选修古筝的学生大多数为零基础,那么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把一样乐器学好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建议课程设置的选修课学习两个学年,并通过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增加课时(集体课可以连上二节,而单人课只有一节课)。
四、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众所周知,从学习效率、教学质量等方面来看,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的选择十分关键。集体课教学方式即是通过课程设计同时安排多名学生、多台古筝进行教学。选择集体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增加学时,同时也能培养出更多古筝方面的人才。古筝集体课教学方式往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演奏技术水平外,还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设置科学的课程环节,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弹奏参差不齐、水平相差太大等现象,所以为了营造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环境,老师要多鼓励进度慢的学生,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老师的热情鼓励会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乐于学习。
笔者在星海音乐学院任教时,从2006年至今累积教授专业及选修学生上千人左右,集体课大概15至20人甚至30人一个班,上课效果及课堂气氛非常好,互动性又强,而选修古筝的学生最多时达到130多人,但这只是笔者长期从事古筝教学的一点经验而已,目前高校古筝集体课教学的模式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固定模式。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建议:(1)高校学生的古筝选修课学时由一年变成两年。(2)集体课的学生人数可以十到二十个人、甚至三四十人为一个教学班。(3)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解弹奏方法及手型时通过投影把上课的内容放映在屏幕上,这样学生无论坐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所教的弹奏技巧。(4)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对古筝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对古筝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学习,个别辅导学困生,争取不让任何学生跟不上进度。(5)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并让优秀学生帮助进度慢的学生,这样既提高了优秀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也可以鼓励古筝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步前进,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古筝教学效果。(6)教师在开始教授学生弹奏基础时就要提示学生注意教学法,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古筝的目的性:今后走向社会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古筝教师而不是一个演奏家,所以从学习古筝的开始就要学习教学方法,一定要掌握教师所讲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重点、难点,事实证明选修古筝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许多人成为教学一线的古筝老师。
结 语
为了能够为古筝教学课程活动开展创造良好基础环境,教师在集体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教学力度,采用多样、灵活的方式,确保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此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一边演奏、一边倾听,或者分组进行演奏和倾听,对学生的听觉及审美能力、审美意识进行全面提升。从目前古筝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古筝集体课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值得探索研究的工作内容。因此,古筝教师在教会学生弹奏的同时更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登台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在很多人面前去演奏,以此锻炼自己提高弹奏水平和增强心理素质。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一些培训机构学习听课或者进行辅助性的教学,为以后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古筝老师积累一点经验。总之,高校的古筝集体教学模式应该随着时代及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