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国基本乐理学科的发展概况

2019-12-16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乐理教程教科书

□李 玲 山东艺术学院

一、我国基本乐理学科的发展概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部新的乐理教科书——伊 斯波索宾著的《音乐基本理论》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传播之快,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至今该教程仍为我国基础乐理教学中的指导性教学用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有代表性的乐理教科书。20世纪60年代初,李重光先生编写了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试用的教材《音乐理论基础》,196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后又多次再版。该书出版后,立即受到音乐教育界的欢迎,成为各类音乐教育的主要乐理教材之一。该教材除继承了斯波索宾教材的一些特点外,还增加了民族乐理内容,如调式、记谱法、音律及众多的民族音乐谱例等。70年代末,音乐理论家缪天瑞先生撰写了《基本乐理》,1979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书在写作上的特点是:采取中西并存,突出民族特点的原则;强调从实践到理论、由浅入深的编排顺序;坚持乐理学习与视唱练耳同步,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兼顾固定唱名法的标准;将曲式学、和声学、音响学常识纳入乐理之内,扩大和丰富了乐理教学内容。1996年,杜亚雄先生撰写的专门讲述中国乐理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一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这是由我国的专家撰写的第一部讲述中国乐理的专著。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中国传统乐理教程》,2004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至21世纪,出版了更多乐理教科书。李重光先生在之前《音乐理论基础》一书的基础上,于2004年又出版了《基本乐理通用教材》,该书除了内容上作出调整外,对之前《音乐理论基础》一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也进行了修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乐理教科书出版,如《基本乐理教程》(晏成全、童忠良、钟峻程)、《实用乐理教程》(傅子华)、《新乐理教程》(曲致致)、《基本乐理教程》(童忠良)、《现代乐理教程》(童忠良)等[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出版社出版的乐理教科书及乐理通俗读物不断增加,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学校也选择使用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教材。这种现象表明了乐理教学观念的改革与发展:从现实出发,加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行性和使用性,特别是与我国国情和当前乐理教学的实际紧密地结合一起,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逐步走向多纲多本的发展轨道上来。这种改革适应了世界音乐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总体趋向。

二、我国基本乐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

(一)基础理论问题

第一,将死的理论概念置于活的“音乐”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纯理论的机械性教学模式。乐理和视唱、练耳和节奏训练,与演奏、演唱等课程的融会贯通都试图体现出教以致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增强民族乐理内容。民族乐理与律学、音乐史方面的结合,不单从理论上讲述中国乐理的一般知识,也从律学、音乐史学角度剖析中国音乐特有的文化现象,解释我国特有的音乐思维方式与方法,在对比中使学生对中国乐理与西洋乐理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欣赏”和“中国音乐史”等课程铺垫了基础。

第三,增加了现代乐理内容。随着音乐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现代音乐的一般知识。一些教材在保持传统内容框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现代乐理内容,使教学内容丰富而新颖,如“同中音调”“人工调式”“十二音技法”及“现代记谱法”等。这是乐理内容更新的又一说明。

(二)应用理论问题

音乐教学的进步历来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乐理教学之中,并为教学和教法的改革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2]。理论概念与视觉形象和音响感知相结合,从理性到感性、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把死的概念变成了流动的“音符”,使学生的接受形式和教师的传授形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教法的改革还与接受外来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有关,达尔克罗兹、柯达伊、铃木、奥尔夫及综合音乐感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3]。中小学音乐教育之需呼唤着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乐理教学与律动、与综合乐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与钢琴等课程的“联体”教学等,为高师乐理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广大的乐理教师认识到,乐理教学的目的,不单是一种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素质教育,一种音乐文化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单要利用乐理教学的课堂解决学生在学习音乐中碰到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书本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对音程(音的属性)、音阶、调式、调性、节奏、休止、速度、力度、转调、表情、和弦、旋律、转调及装饰音等方面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养成动手、动耳、动脑、动感情地学习音乐的习惯,使被动的教育态势转变为主动的教育态势。

(三)与视唱练耳课程结合的问题

教师利用乐理与视唱练耳学习互通、互补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从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类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来讲,视唱练耳的学习虽然是以听、唱为主要基本技能教学手段的实践性基础课程,但是其学习却需要以乐理的学习为基础。视唱练耳的学习与各种音乐技能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从视唱第一个音符、聆听第一个音程、模仿第一个节奏开始,视唱练耳的学习就与乐理的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是两者的互通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唱带动乐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中理解乐理。因此,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和探讨相适应的教学法,应当是一种趋势。

结 语

综上所述,20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及教材、教法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对西洋乐理的接受、认可;对西乐理论与对我国传统乐学理论的反思与再认识;在吸收、消化外来理论的基础上加进民族乐理的内容,创造并发展基础理论的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出版了多部乐理教科书,较好地满足了培养不同层次音乐人才的各类教学的需要。但是,通过对这些教科书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在这些教材中存在着较多的概念、定义不统一以及概念表述不明晰等问题。这对我国音乐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但要怎样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又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乐理教程教科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挽碧制作教程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藏起来的教科书
一绾青絲深,此意最绵绵——古风发型教程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画说乐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