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真相时代媒体责任的思考
2019-12-16倪敏
倪 敏
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后真相”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即诉诸情感和个人的信念要比客观事实对公众的舆论作用更大。后真相时代则是指:在这个时代,真相没有被质疑,也没有被篡改,只是变得次要了。人们不再寻求真相本身,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自己想听想看的东西。谎话、流言、绯闻在网络上广泛地流传,呈现出真相的样子。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盛,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网络环境下,我国也逐渐进入了网络舆情的“后真相”时代。
一、后真相时代我国新闻业的现状分析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形成“人人皆媒”的网络环境
移动互联网给予了“后真相”极大的发展空间,社交媒体极大地消解了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去专业化”和“去中心化”催生了“人人皆媒”的网络环境,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特点,使得新闻的传播不断地倾向碎片化,假新闻、流言等呈现出病毒式的传播趋势。人们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相较于传统媒体,更愿意从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
(二)算法技术生成个性化内容推荐
网络环境形成的海量信息,已经无法通过人工编辑进行有效的分发,如何在庞大信息环境中帮助受众获取有用的信息,获取受众注意力,是当下媒体人思考的问题。于是,在算法技术的支持下,媒体可根据用户过去的阅读习惯、转发的内容、年龄、地域以及性别等特点,刻画用户图谱,并进行精准推荐。算法推荐在满足用户个性化内容的同时,也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工具奴隶”,经过算法的过滤,用户获取了极致化的内容,与用户偏好一致的信息环境被建立了起来,但是,用户长时间被禁锢在单一类型的信息内容中,在反复相同的声音中逐渐巩固了自己的价值观,失去站在客观理性世界一面,为“后真相”的显现催生了“动力”。
(三)公众的碎片化内容消费
社交媒体具有开放、互动以及去中心化等特征,受众因此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参与表达的权力。随着媒介产品形态的变化,受众的消费习惯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与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受众等待阅读新闻媒体筛选过后的新闻,慢节奏的生活让受众拥有足够多的耐心等待真相不同的是,社交媒体环境下追求最快速最高效的方式获取观点和信息,不需要经过过多的思考和检验,消费场景日趋碎片化和移动化。随着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移动媒体端口的涌现,人人都拥有记录和发表事件的权利,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结论和发表观点。但是真相需要通过不断地挖掘、核实以及求证的过程才能显现,拼贴的事实碎片难以还原事实本身,碎片化的内容消费为网络舆情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四)“信息茧房”和“回声效应”凸显
技术的更迭,为公众摆脱了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的限制,“技术赋权”给予了公众更多的自由选择权。面对空前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海量的信息,公众的心理机制也呈现了两种特点:一种是“确认偏误”,即人们在搜集信息时,会受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先入为主”的状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无论信息是否合乎事实,人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偏好去看待和评价;另一种是“认知捷径”,是指当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和形势时,不愿意将各方的信息践行全面系统地归纳,仅仅从个人已有的思维框架来分析和判断,正如李普曼说的:“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由于上述两种心理机制的存在,之前习惯于由社会权威和大众媒体提供信息的公众,短时间内在突如其来的“选择权”面前,容易以惯有的思维构建起一个个“信息茧房”。
再加上个性化的推送机制,为公众过滤掉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契合公众兴趣点的内容形成更加封闭的拟态世界。例如,微信中性格相似的人结成群体,微博上,对某一观点的偏执和某位“大V”的盲从,当这些力量横行网络时,网络世界成为情绪和成见的“秀场”,产生“回声效应”。它使用户所获取的信息都在支持用户现有的知识与观点。相应的,内容获取不再作开阔视野之用,反而却在汲取内容的“爽感”之中,收窄眼界,进而故步自封。
二、对后真相时代媒体责任的思考
“后真相”实际上体现了这个时代新闻与事实之间纽带的断裂之状。社交媒体的众声喧哗和无数次的“再阐释”,将真相重重包围,当真相不再是公众的唯一追求时,情绪、观点和立场占上风的环境里,新闻与事实之间的指涉关系则逐渐被消解。大众传媒迫于市场的压力,逐渐失去了阐释意义的权威,让位于社交媒体上的个体。在一个个没有编辑把关、充满倾向性的自媒体平台上,谁的嗓门大,谁的声音甜美,谁就可以获胜,首先被牺牲的是真相。当真相逐步退位,大众媒体如不及时调整、扭转失语的困境,舆论环境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一)重拾对事实报道的话语权
在“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受众的分解和流失让主流媒体的权威逐渐被消解,话语权也在喧闹中渐渐丢失。但是,正是社交媒体的喧闹和良莠不齐给了主流媒体很大的机遇,无论是从资源、设备、人力、物力上,主流媒体都比自媒体有很大的优势,自媒体在一些重大的实践中,并不具备采编权利和能力,主流媒体的价值尤其重要。
随着“后真相”的愈加泛滥,真相显得弥足珍贵和重要,主流媒体由此而得到更多的关注。深度的调查报道费时费力,主流媒体依靠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将真相层层揭开,逐一显现。因此,主流媒体应该回归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以扎实的事实背景、深入的采集与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增加事实的承重,以真相赢得受众的重新关注,重拾新闻报道的话语权。
就在2017年,英国老牌媒体BBC宣布不再只依靠“快新闻”,专门推出了“慢新闻”概念,如BBC 国际总监兼新闻部副主任Francesca Unsworth所说:“除了继续延续我们在突发新闻上的优势外,未来几个月中BBC将更加关注慢新闻。这意味着对话题有更深入的分析,还原事件的情景,并为观众提供新闻头条背后的事件(What)和原因(Why)”。
(二)重塑媒体公信力
保罗·莱文森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媒介的演化趋势是继续不断地复制人类传播的自然模式。只有那些符合人类“自然”传播情境的媒体形式才能在时代的推进中存活下来。保罗·莱文森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的“后真相”来临,是人性的弱点的显现。后真相时代所体现出来的弊端,也应该在时代中找到解决的答案。因为,主流媒体需要做的是投身于新的技术洪流当中,使用新的技术工具以及新的媒体组织形式,找到重建舆论平衡的点,最重要的是公信力的回归。
社交媒体与用户建立关系的一大法宝即“亲和力”,但是背后更重要的事实被忽视了:媒体的价值在于用专业的理念、方法以及工具,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事实信息,公信力才是与公众建立关系的最终纽带,也是媒体价值的最终体现。越来越多的媒体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下的“事实核查”就是媒体公信力再塑的体现。“事实核查”即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调查手段对重要人物的言论和互联网信息进行核实,给公众呈现清晰、严格审查后的事实。例如美国颇受欢迎的事实核查网站PolitiFact和FactCheck.org等,国内类似人民日报《求证》、腾讯新闻《较真》等栏目。“事实核查”的兴起,正验证了媒体人坚守责任、重拾公信力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