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
2019-12-16高明翰
高明翰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吉林 长春 130600)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主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是引导一个人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兴趣激发着学生学习,只有一个人有着内在学习的动力,那么这个人才会去学习。并且,大多数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所以他们的学习目标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而更多的是对高中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问他们提供一个相较以往更广阔的、更高的音乐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使学生领略更多的音乐风采和艺术魅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感受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修养。
一些高校曾为了进一步探究学生的兴趣点,为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曾对高校做了一次研究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这两种音乐类型较为熟悉,也更加热爱。反之,对于一些古典乐等知识,学生则是很陌生,学生对于这类曲目的知识也是很缺乏的,就连一些名曲,学生也是很难说出曲子的名字和创作者。
所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知道耳濡目染何其的重要,高中生对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熟悉也就是由常常身处于这样的环境所感染的,所以,这给了高中音乐教师的启示就是,要运用这样的规律和学习心理,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多去欣赏和感染好的通俗音乐。具体落实在课堂中,老师可以每节课拿出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去听一首通俗歌曲,师生共同感受音乐,在学生听完之后,老师要对这首歌曲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白这首歌曲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的原因,它好在哪儿,它的哪些特点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和兴趣,它顺应了时代的哪些因素。通过老师对这首歌曲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发现音乐之美,自然的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音乐认知。
二、加强音乐欣赏与生活中的感受的联系
高中音乐教学和以往各个阶段的教学不同表现在,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对音乐所传递的情感更加敏感,对音乐所传递的情绪更能把握,只是还未有更深的把握,介于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要在这一方面积极引导。通常情况下,老师可以将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和意境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本身就要对这个作品的精神和意境十分的了解。例如,在讲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说出这首音乐的创作背景,交代这个独奏曲是贝多芬由自身的一段恋情引发出来的,告诉学生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一定要感受一下大音家贝多芬与他的美少女学生之间美好纯真的爱情,但也在这段恋情中产生了许多的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心理的起伏变化都是影响创作者的心情,进一步会在乐曲的情感有所体现。
引导学生在感受经典作品的同时,感受创作者也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情感冲突,这就会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艺术、对经典的理解。体会这种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真正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所有美好的艺术作品的源头都来源于生活。使学生明白任何一种经典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都包含着对真情的流露,要在作品中感受这种生活和艺术的结合,体会这种艺术的生活化,以及生活的艺术化。并且,高中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值青春期,正值一个人一生中情感最为丰富的时候,各个感官和思想也是发展到一生中最为敏锐的时刻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完全利用学生这一环节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感情经历带入到作品中去欣赏作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特征,将经历融入到作品中去,结合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把自己的经历融入到作品之中,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掌握和领悟音乐欣赏的方式和方法,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能很好的完成,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要做的由浅入深
不同的民族所具备的语言不同,进一步导致学生所具备的音乐也不同,具体表现在内涵、审美等方面,作为一个民族的特有文化,音乐彰显着民族的精神和审美品味,这种文化的独特性融入到民族的血液中。所以使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鉴赏来进一步学习民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外国音乐的学习也可以从乐器入手,使学生先了解外国的乐器,然后再向他们介绍外国音乐,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的亲切和熟悉。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慢慢去适应外国音乐,这样一步步深入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加强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对器乐独奏曲的学习安排,这种曲目大多都较为单一,可以更好的把握,所以老师可以将这个作为自己的教学起始教程。
四、结语
从整体来看,高中教师要争取掌握一些要鲜明的教学主题,体现当下音乐时代的特征,深入学习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课本,分析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并且纳入到教学实施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