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降E大调圆舞曲》
2019-12-16李天宇
李天宇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众所周知,作为钢琴诗人的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不仅对波兰的音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肖邦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在他整个创作生涯中共计创作了二百多部作品,在这之中他最重要的创作题材就是圆舞曲了,肖邦对圆舞曲的创作进行了创新,他在继承传统的圆舞曲的风格的基础上,创作出带有自身独特风格的圆舞曲作品。下面我打算从《降E大调圆舞曲》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风格特点以及演奏处理这四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进行分析。
一、创作背景
肖邦于1810年出生于波兰,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就创作出了第一首钢琴曲,从而被称为音乐神童,1831至1845年间是肖邦创作的高峰期,这首《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这首作品是肖邦于1831年在维也纳创作完成的,而这一时期正是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从文学领域向音乐领域过渡的时期,所以许多艺术家在此时开始突破自身束缚、并且越来越注重对解放个性的追求以及主观情感的抒发,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显示出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以及伟大气魄,从肖邦的这部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自身束缚的突破以及对个性的追求。
二、音乐分析
在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之后,下面我将对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与和声织体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这首《降E大调圆舞曲》的曲式结构相比之前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结构,而是采用了五段体的曲式结构,全曲可以分为五个大段落。第一部分为并列的单二部曲式,调性为降E大调,这一部分的主题明快活泼,营造出了一种华丽的音乐氛围,同时具有华丽的美感,第一部分的A段,由第一句的动机发展而成,引出主旋律,第一部分的B段与A段是并列对比的第二个舞曲,调性是降A大调,这一段的旋律更加灵巧轻快,更加突出了圆舞曲的特点;第二部分利用急促的顿音以及大跳等表现手法,这一部分也富有很强的舞蹈性;第三部分的调性为降D大调,这一部分是整首作品最华丽的部分,其中运用了倚音和半音阶,使得这一部分成为最突出的部分;第四部分转为了降G大调,这一部分是作品充分体现抒情性的地方;最后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段,采用了华丽的演奏技巧,最后把全曲推向了高潮,并在这种氛围中结束了整部作品。
三、风格特点
这首《降E大调圆舞曲》也正是因为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才成为了肖邦所创作的所有圆舞曲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首,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对风格特点进行分析。
(一)采用同音反复的写作手法
在这首作品中,肖邦运用了大量的同音反复的写作手法,从而进行情感思想的抒发,表现出肖邦本人一种执着的情感思想,这种手法既对作品的音乐处理带来影响,更是对思想情感的抒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用装饰、变奏和自由速度的旋律
肖邦的这首作品也应用了大量的手法,例如装饰、变奏以及自由速度的旋律这几种手法,对音乐内容进行丰富;又通过运用变奏,使得钢琴旋律发生变化,具有器乐化的倾向;还通过运用自由速度的旋律,使得钢琴音乐更加平稳自然,带给人更加独特的音乐享受与情感体验。
(三)采用延迟重音的节奏处理方式
除了上面的手法,在节奏处理方式上,肖邦在创作这首作品的过程中还采用了延迟重音的节奏处理方式,重音的位置有的设置在长音符、附点节奏上,有的设在装饰音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它既可以落在各个小节的第一拍上面,同时也可以落在各个小节的第二拍上面,甚至也可以落在小节的第三拍上面等,此外通过这种延迟重音的节奏处理方式还给人带来独特的音乐体验与感受。
(四)融入了古老的舞蹈节奏型
除了上面叙述的三种特点,肖邦的这首《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还运用了欧洲民间音乐的一种古老的舞蹈节奏型,使得整首作品更加富有特点与魅力,这也是肖邦的这首《降E大调圆舞曲》表现出的又一种重要特征。
四、演奏处理
除了完整准确地完成这部作品,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思想情感的处理,比如在乐曲一开始,就需要凝造出的那种明快自然、华丽辉煌的音乐氛围,以及到乐曲中间要表达出的那种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中间又掺杂着一种细腻灵巧、活泼的情感,最后到乐曲的结尾部分,更需要演奏者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情感,使整首乐曲在这种氛围中结束,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在对作品可以熟练完成的基础上,更加需要注重的对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那种思想感情的抒发,从而更好地对这首优秀的作品进行诠释。
五、结语
这首《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为他所创作的所有圆舞曲中最为重要的一首,在音乐表现力与情感抒发方面都是值得学习的,这篇文章我主要从这首圆舞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风格特点以及演奏处理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浅层的分析之后,更是被他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与音乐表现力所吸引,他这种独特的肖邦风格不仅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更是对19世纪后半期欧洲民族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