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中运用问题驱动激活学习探究

2019-12-15陈小元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思考探究问题

陈小元

摘要:在课堂中,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考虑知识的导向作用,师生加强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教师积极地主动与同学沟通、合作,共同完成数学问题中的探究。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获取新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探究  思考  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往往是单向的,教师负责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学习知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互动不够,学生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追求知识的精神,探索能力不强。而现代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加数学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探究过程,通过探索问题,交流思想、合作完成、讨论结果,最后形成知识和能力。以下,本人就结合自己近两年来的新课改实验教学的一些实例,谈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以问题为起点   激发学生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的探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探究,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究。探究什么?学生必须明确,我们以问题的形式为出发点就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向”:①课程目标应由“关注目标”转向“关注问题”;②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探究”。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两个“转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围绕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探究中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其实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学生在小学就知道了,但为什么等于180度呢?就这样简单一问,学生就产生了好奇心。课堂设计的重点是对学生数学探究的指导: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一张三角形纸,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明确其目的是将这些角“凑”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角A和角B都移到角C处,有哪些方法?如果不移动能否作出某些辅助线,实现这种移动效果?在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形成共识。

二、利用问题驱动  促使知识“升华”

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过程,数学探究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探究,利用问题的驱动,学生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使知识升华,产生新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形象表示:

                           

显然,数学探究离不开探究中的“问题”,只有探究中的“问题”才能驱动学生的思考,使数学知识得到升华。

例如我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底盖3个,如果一个盒身和2个盒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能否把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底盖正好配套?”在指导学生探讨这一问题时,我提示学生可以假设不允许一张白卡纸同时做盒身和盒底盖,也就是说一张白卡纸要么做盒身,要么做盒底盖。我先拿了7张白卡纸让学生做试验,鼓励他们动手试一试,同时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互相交流方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此时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假如一张白卡纸可以剪开,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盒底盖呢?学生很快就探讨出了结果:可以配套做成17个包装盒。我再进一步引导:这个问题可不可以用方程来解决?讨论到这里的时候学生自然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求出它的解,最后也能找得到符合题意的解。

三、运用问题驱动  加强师生探究互动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历程。教师应加强师生间的积极“互动”,这个“互动”需要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了解学生探究、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习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例如我在教学《实数》时要求学生“如何在数轴上找出表示无理数 的点?”课本上是采用面积的方法来说明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即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分别沿它的对角线剪开,得到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将它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如图六),学生很容易就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所以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这就是说,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这个问题学生搞清楚了后,我就将学生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其中三个小组学习找 的方法,分别探讨如何找到 、 、 ,另外一个小组做练习题:“观察下列各方格图中的带阴影的图形,如果它们都可以剪开,重新拼成正方形,那么所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这些正方形一样大吗?(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试如何剪拼成一个正方形)”(如下图)。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研究,教师则巡视学生分组探究的情况,给学生适当作些提示,解答学生的疑问。而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如图七探讨的是 )。

这样,学生经过合作探讨,基本上依靠自己圆满解决了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總的来说,实施新课改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力求在数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多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合作,共同在数学探究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考探究问题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