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修复理念下的湿地公园施工技术与营造法则

2019-12-15刘山山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施工技术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城市生态环境修复理念下,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对平衡城市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和调节城市空气起到很好的帮助。另外,还具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的功能。

关键词:城市修复理念;湿地公园;施工技术;营造法则

一、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一般是对公园的湿地系统进行重新恢复或者人工建设,对湿地水资源进行恢复,以便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对地下水起到净化的效果,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繁殖栖息环境。在发挥城市生态职能和保护自然生态效益方面,湿地公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湿地公园内的自然风光会吸引很多游客来参观,对城市社会效益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湿地公园内的水生物种对保护生态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提升了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態效益,而且还避免了人类活动对水生物种造成的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起到了很大帮助。

二、 城市修复

城市修复是现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发展理念,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破坏生态平衡行为进行修复和改造,确保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修复理念一般来说需要很长的应用和推广周期。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修复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非常重要。

三、 湿地公园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存在不足和偏差

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起步比较晚,导致我国很多城市对湿地公园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还以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没有把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中,导致过去几十年,很多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数量很少,质量也不高。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基于此,城市修复理念下的措施湿地公园在各个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文化理念的差异,导致每个城市的湿地公园的建设水平和作用都存在差异,甚至一些城市没有对湿地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导致城市生态结构遭受了严重破坏。

(二)专业化欠缺

基于我国对湿地公园的作用认识比较晚,湿地公园开发和保护人才也相对缺少,更没有丰富的开发和管理经验,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湿地公园与国外城市有很大区别。专业化指导不足是目前影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湿地公园实际建设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建设效果还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成本的浪费。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湿地公园数量还不多,对湿地公园建设也没有积累起丰富发建设管理经验,也是阻碍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在对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阶段,要把周边自然环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周边居民区和工业区等因素进行统筹安排,要把这些影响因素更好的衔接才能发挥出湿地公园的建设效果。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还要对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本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造价超预算现象。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对各环节的成本投入无法精确估算,虽建设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队伍管理制度不明确,造成了预算与实际成本支出存在很大差异。

四、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恢复措施

(一)植被恢复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植被是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植被对恢复湿地环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湿地公园中的植被恢复程度直接决定了地下水的自我净化能力,尤其是其中的直水植物对恢复地下恒定水位很重要。

(二)水环境恢复

为了恢复湿地公园内的生态水循环,第一,可以减少湿地公园高耗水植物的种植面积已实现节水目标;第二,在公园出口修建橡胶坝以对控制湿地公园内的水流速度和流量,实现生态滞水效果;第三,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实现生态供水;第四,湿地公园对水体净化能力很强。因此,为了净化城市生态水环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以构件人工湿地公园来净化城市水质。

(三)科学规划,完善系统建设

湿地规律是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的规律之一,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公园的规划必须要尊重湿地生态环境,在规划设计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要以自然原貌为主体,最大限度地保留湿地公园的自然生态属性,使湿地公园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方面正在不断积累经验,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没有形成一项完善的建设和管理系统,但是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效果。随着国家对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越来越重视,目前正在加强对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是湿地公园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创新融资渠道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属于公益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其资金来源渠道大多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但是,由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融资渠道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多渠道融资机制来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五、 结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都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关注。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要不断增加对湿地公园的投资力度,重视湿地公园的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牛元莎,董卫.历史信息转译的山水城市营造法则推演:以隋唐洛阳城为例[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2015.

[2]沈湘璐,王娟,陈天.中国传统特色山水城市理论[J].城市住宅,2016(11).

[3]陈雨茜,钱云.浙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适宜性”探讨:以桐庐县深澳村为例[J].城市建筑,2017(19).

[4]吕杨.城市修复理念下的湿地公园施工技术与营造法则[J].城市住宅,2018(5).

作者简介:刘山山,江苏智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施工技术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