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

2019-12-15王丽宾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海绵城市城市规划

摘 要:“海绵城市”是指一个城市的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可以有效地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水循环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淡薄,同时,在金钱观逐步增强的恶劣形势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了一个难题,并涌现了出许多“海绵城市”发展难题。比如,水资源短缺、水资源遭到污染、地表水滞留甚至导致了洪涝灾害的出现,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正常交通与景观,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保证城市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进行一个“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是必要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研究方法

一、 引言

城市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我们发展城市过程中要考虑周全,正确处理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眼前的环境问题,更要以长远的目光来分析、考虑、解决问题。

二、 在我们进行规划时要注意以下规划原则

(一)规划良好的“海绵城市”要求我们要树立实践第一性

我们要在实践中获得方法,在实践中检验方法;并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特点,所有的城市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一些植被、绿化面积、下垫面性质、地理位置、城市功能区的不同划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城市会有自己独特的气候。并要采用一些像做实验等的实践方法来检验这个方法的合理性、最佳性。这样我们才能以合理的方式建设绿色“海绵城市”。

(二)我们要始终敬仰生态,遵循自然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为生态是上天赋予人类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笔财富,并要充分利用它来谋求社会的最大化的绿色发展。并且我们都明白自然生态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一旦违背,人类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此期间,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所谓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针对水资源的保护,还指在城市建设中提供的相应的安全保障。同时,我们还应该,向城市有关部门提议: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有明确的合理的规划方法

要在合理的资金范围之内实现对环境优化的最大力度!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方案不仅要结合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还要有针对性;更要体现出设计人的长远目光。

三、 城市规划方法

(一)合理、协调城市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着方方面面,比如:经济与环境问题的矛盾,就像工业区需要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而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城市的“绿色发展之路”也会受阻。选择合理的实验目标对象,将乡村作为一个实验目标,得出适合、普遍的的研究方法。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指导下,尽力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同时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必要时采取一些科学技术。

(二)维护与修复天然海绵体

天然海绵体,顾名思义便是一些自然水资源。像沼泽、湿地、地表水、地下水以及上天赋予的雨水、雪水等自然水资源。必要时关闭一些重污染企业。同时,我们还要采用一些生态措施,比如:采用培育水生生物、疏浚河道、增加分流、增强河流坡度以此来促进河流的流动性、生态砌岸,等绿色修复方法,完善绿色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地表植物的重要性,可以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重要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净化被污染的水源、淡化海水并跨区域输水。

(三)建设LID设施

可以使用一些渗水砖,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级配层间采用土工布或黏土封水,对于上层应该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使雨水进入透水沥青混凝土层面结构的内部,从而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绿色可持续循环的目标。要采用LID路缘石,合理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道的区域,避免城市地表水积存的问题;还可以建立雨水花园。

(四)人工改造生态海绵体

成功建设城市海绵体,需要我们做以下措施。第一,建设人工绿地、园林,达到削减城市污染、排放污染、存蓄雨水、调蓄洪水的目的。第二,构造城市水系统保护现有的自然水资源,必要时采用人工降雨、区域调水等方法。第三,转变传统的建设工业和居民区模式。大力鼓励传统工业贯彻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绿色道路,采用绿色新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科学技术作为辅助;加大对绿地的建设;将集中绿地分散化。充分利用绿地景观资源和收集的雨水。合理调整雨水管道,根据城市的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区域的用地性质总体布局城市雨水的支流管道和干流管道。

四、 结语

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我们还要坚守实践第一性,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良好的绿色“海绵城市”,促进城市发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会出现,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人人都有环保意识,城市将会发展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瑾,冯祥源,高莺.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规划策略探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一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C].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2015.

[2]王强,关芳,崔硕,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北京永定河文化新区雨水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水务,2015(5):1-5.

[3]王虹,丁留谦,程晓陶,等.美国城市雨洪管理水文控制指标体系及其借鉴意义[J].水利学报,2015,46(11):1261-1271,1279.

作者简介:王丽宾,邢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海绵城市城市规划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