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依恋理论浅析我国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
2019-12-15高艺源
高艺源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089
处在成长期的留守儿童,在个体发展与社会融入中所产生的越轨行为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留守儿童常年无法与外出务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从依恋理论的视角看,这对留守儿童在自我认识、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一、依恋理论与留守儿童
依恋理论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首次正式提出,Bowlby主要研究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反应。实验发现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吸允、抓紧不放、哭喊、找寻跟随和微笑等本能反应,他认为这种适应性反应是婴儿对母亲早期的依恋行为组合。
Mary Ainsworth进一步扩展了依恋理论,她认为婴幼儿在与母亲完全不熟悉之前需要发展一种安全的依赖,即安全感(Secure dependence)。基于测试,Ainsworth将依恋的质量从“安全感”的维度上区分成不同的类型,包括安全型依恋、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不同依恋关系的差别,取决于主要照顾者对婴幼儿发出的信号作何回应。
目前,“留守儿童”还没有一个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赴他乡打工,被长期留在农村老家且需由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群体。外出务工的父母长期与孩子无法进行经常性的亲密互动,使他们极易发展出一种不安全的内在工作模式,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养成,心理和情感都会造成深刻的不良影响。
二、留守儿童的依恋与心理情绪
不安全依恋导致留守儿童难以控制情绪。BarHai等(2007)发现,早期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日后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留守儿童在婴儿时期便与父母分离,无法得到向母亲或父亲发出信号后的反馈,容易形成焦虑型依恋,难以正面地管理和控制自我情绪,常常感到抑郁,躁动不安。比起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他们面对困境时更容易失控或气馁,对外界变得更冷漠,甚至敌视社会。冷漠、低自尊的人格缺陷,为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埋下隐患。
其次,亲子分离间接导致父母教育、引导的缺失。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Kerr和Stattin,2000),而不稳定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儿童选择逃避父母的监护(Allen等,1998)。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无人监护或不良监护的状况下,与父母的交流途径单一,相处时间少。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直接影响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进而影响留守儿童向父母排遣或发泄负面情绪的主动性,致使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或参与越轨行为时,父母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必要的管制,且因缺乏对父母及家庭的安全感和依赖感,他们还会对父母产生抵触或敌意。
三、留守儿童的依恋与外显行为
国内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亲子依恋质量可以有效抑制儿童越轨,反之,失谐的亲子关系会导致儿童不懂得爱与被爱,缺乏自信和信任他人,不懂得回报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何姗姗和杨萍(2015)实验表明,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忧伤和孤僻等性格特点都是依恋关系丧失的反应[3]。崔丽娟和邹玉梅(2010)认为个体对父母家人的依恋程度越高,依恋关系对控制个体越轨越有力.不能对父母产生强依恋进而导致对家庭缺少归属感,留守儿童便成为极易参与越轨行为的弱势群体,即增强留守儿童对父母家人的依恋有利于控制越轨行为的产生。
与焦虑型依恋的儿童相比,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得更加规范,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加顺利,较少表现出情绪问题或越轨行为,当身处潜在的越轨情境中时,具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会更多地考虑父母的感受。相反,焦虑型儿童由于低依恋、低自尊、低自我控制等,往往不会考虑父母的感受,我行我素,容易走上歧途。
不管是母子依恋、父子依恋还是父母双亲依恋,我国留守儿童都面临焦虑型依恋后果的威胁,从心理上的冷漠偏激再到越轨行为和严重的犯罪行为,安全依恋关系的短缺是留守儿童无法避免的痛。
四、总结
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是其作为个体生存的开端和社会性发展的试验平台,儿童与父母的早期依恋关系与其后期人格与行为的养成具有相关性。依恋质量越高,越轨的可能性越小,且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和控制儿童参与越轨。从心理情绪和外显行为两方面来看,笔者认为不安全的依恋会导致留守儿童难以控制情绪,亲子分离则会间接导致父母教育、引导的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在工作模式,进而促使其越轨行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