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国家德性形象的四层逻辑建构
2019-12-15李长泰
李长泰
师德问题是国家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立德树人成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宗旨和教育的核心价值面向,教育的首要方向是立德树人,既是指教师立德,又是指学生立德。教师自身有良好的师德,则能够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上有德和有用的人。师德的重要内容是公德,教师有公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公德的人。为国家服务的公德信念是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基础,师德的建构必须面向国家公德,确立师德的国家形象,即是说师德凸显国家理念和国家内涵,以国家德性形象为旨趣的师德建构更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本文拟从教师国家德性形象要义入手,略论师德的内涵建构与路径切入。
教师除了自己内在的德性要求外,还必须将内在的德性展示出来,注重师德的国家德性形象建设,教师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和代表,表征为内在的国家信念标准和外在的国家形象标准,师德的内涵以国家形象作为最高内涵。师德建构追求国家形象标准,教师必须有国家德性形象观念的义理约束和德性规范约束,将国家德性形象内化为公共德性。以国家理念为核心价值的师德建构要求教师成为国家德性形象的标杆,展现国家形象,教师代表的是国家德性形象,师德要求教师以国家形象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将国家形象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自身德性。
一、师德的国家智德形象基础
教师是国家德性形象代表,德性的内在约束和规范使教师在德性上始终以国家公德形象要求自己,将自身造就成一个有学问和有智慧的人。教师在大众群体心目中是学问的象征和代表,学问是美德,追求学问和追求进步即是美德,有智慧是一种美德,因为德性需要学问的增进和智慧的提高,“尊德性而道问学”[1](P35),知识、智慧是德性的起点,师德建构的第一层逻辑是国家智德形象的建构。
教师的学问理论高深,广博深厚,相对于百姓而言通晓天下大事,通达天地人三方面的知识和规律,必然受人崇敬。在中国古代,教师被称为儒者,扬雄将儒者定义为通达天地人三界的人才,他说:“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2](P514)教师是国家知识学问形象的标杆,精通天地人三才的学问思想,体现了大智大德。《大学》的“格物致知”二目即是要求教师有博厚的知识,才能达到对德性的体悟,教师之所以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因为教师有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教师以国家形象约束和规范自身推动了师德向公德上迈进,实现了自我约束和自身规范,教师的国家学问形象主要体现为知识水平标杆、先进生产力水平标杆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标杆三方面的智德。
第一,教师以自我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学问的进步为智德,代表国家知识能力水平的标杆。师德的国家学问形象要义使教师以科研的最高水平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学问知识水平,追求学问的最高境界和智慧标准,建立智德形象。朱熹说:“大凡师则求其贤于己者。”[3](P506)教师是国家知识水平和学问水平的代表,知天、知地和知人,必然高于普通人。众人以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问深度作为学习的标杆,向往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视野,教师是众人追求的知识标准和学问标准,教师是国家知识形象和科研水平的代表,具有智慧的德性。基于教师师德的国家知识形象和学问水平形象的要义,教师必须时时不忘提高自我的知识能力和科研水平,教师向学生展示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广博的知识视阈,将国家学问形象发挥得淋漓尽致。程颐说:“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1](P189)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P189)意思是说教师代表了国家学问形象,因为教师有广博高深的知识学问水平才能实现传播德性、弘扬大道的目标。
第二,教师以紧跟国际学问前沿和生产力发展高标准作为智德,代表了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标杆。师德的国家学问形象要义使教师紧跟国际学问前沿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标准,不断提高自身学问的现实运用能力,追求先进生产力标准,达到智慧的德性。“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P31)博学笃志而不穷,研究没有停息是做学问的道理,真正的学问是学与行相结合,知行合一,“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4](P1670)。教师以国家学问形象约束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推陈出新,力求将科研成果和知识发现推广到现实运用之中,达到学问和知识运用的良好效果。《大学》说:“《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1](P5)作为国家学问形象的代表,教师要紧跟国家发展使命和国家生产力的高标准,不断跟踪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将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教师的国家学问形象的生产力标杆的要义,教师必须时时不忘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和扩大知识视野,以先进的生产力标准提升自身的学问研究水平,将国家学问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达到传递智慧的效果,以达到提升德性水平的目的。
第三,教师不断丰富道德知识的水平,代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标杆。教师的国家学问形象要义使教师以丰富的道德知识水平和完善的社会管理能力成就自身,代表了国家道德知识的发展方向,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标杆。中国古代的士人以较高道德知识水平著称,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道德知识深厚而成为国家德性形象的标杆,具有先进的国家管理能力和道德知识水平。孔安国说:“士,理官也。”[4](P130)士人具有高水平的社会管理能力,是社会贤达。教师是国家学问形象的代表,道德学问深厚,深悉国家、社会、人际关系的内在机理和运动规律,以先进的道德伦理建构和调节能力引导社会关系的发展,代表了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是国家社会价值观的制定标杆和话语标杆。因此,教师必须时时不忘研究道德知识的发展和国家道德伦理关系的变化,以先进的道德关系标准和良好的道德伦理规则管理社会,不断提升国家的道德水平,代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提升国家管理水平,引领国家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将国家学问形象的道德方向展示给学生。
总之,教师师德的第一层逻辑建构是智德形象建构,即建构和追求知识智慧,达到高超的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知识和智慧水平,代表了国家的知识和智慧形象,以此为目的建构一种智德。智德要求教师有内在的智慧道德,以追求知识智慧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展现了国家智慧的形象。
二、师德的国家道德形象实义
德性能够促进知识的发展,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美德和知识相互促进,有了知识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趋向天地人三才合一。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推动人的发展,美德成就人本身,即是说道德成就人本身。因此,教师是国家道德形象的代表,道德要义是师德的根本要义。中国古代儒家言必称君子,余英时就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5](P271)而君子以德性内涵为根本,是古代国家、社会的道德形象代表。朱熹说:“君子者,才德出众之名。德者,体也;才者,用也。君子之人,亦具圣人之体用。”[3](P578)古代君子类似于当今的知识分子,教师也要以君子德性为根本,立德树人,培养君子仁人。道德是德性的本质,师德建构的第二层逻辑是国家道德形象的建构。
第一,教师以国家道德良知形象的最高标准约束、规范自身,将道德良知作为人格的修养标准,修养内心的德性良知。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和解惑,教师必须恢复内心的德性良知,有内在的德性良知才能正确地传道、授业和解惑。教师本心不明,无法向学生传播正确的道理和知识,教师首先是有德性良知的人。张载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6](P20)教师内心有天德良知则是有大智慧,有了良知,小知识则举重若轻,无师自通,因此教师必须返回良知本性,塑造道德形象。朱熹说:“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1](P1)教师必须复归良知本性才能成为教师。基于教师良知的德性要求,教师以自身是国家良知的化身为最高标准约束规范自己,修养自身的道德返回到良知本身的善,才能教书育人。教师有善的良知,明德至善,则教书育人才有底气,言传身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P17)本性是良知之性,以良知之性行事则是道,以道育人则成就教育事业。教师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和代表,必须返回到本身的良知之性。
第二,教师以国家道德正义形象的最高标准约束、规范自身,将道德正义作为个人行为的标准,达到内在的心正和身正。良知是内在的本性,教师修养身心返回到良知本性的同时,将良知德性推向发展,实现行为正义。教师是德性人,以国家德性正义形象约束、规范自身,行为体现为正义,身正而义正,即是说教师的行为是正义的体现,行为本身内含了德性。儒家注重在行动上塑造道德形象,道德是儒家教育的核心价值观,郑玄说:“名曰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儒之言优也,柔也。”[4](P1668)儒者行为是道德行为。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P143)教师自身要有道德正义,行为以道德正义为目标,教师才能正大光明地展示自身形象。基于教师的国家形象通过德性是否符合正义来衡量,教师必须时时不忘正义的标准,权衡、规范自身的行为,关键时刻能够舍生取义。
第三,教师以国家德性勇敢形象的最高标准约束、规范自身,将责任担当作为个人行为的动力标准,达到“仁以为己任”的效果。教师的国家道德形象由德性良知到道德正义,必然发展为勇敢的品性,具有责任担当精神。勇敢是教师的德性,勇敢的德性体现为责任担当精神。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P156)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勇敢的担当精神,“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P149)勇敢是仁人君子的德性,因为仁者有责任担当精神,代表了国家德性的形象,没有勇敢的德性即是懦弱,就没有担当精神,遭人唾弃,如果是教师,则使教师的形象尽失。朱熹说:“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勇者,或血气之强而已。”[1](P149)勇敢的德性能使教师见义必行,勇敢是行为的动力。基于教师的国家形象通过勇敢的德性而产生行为动力,勇敢就应该成为教师的国家形象,教师必须时时不忘责任担当精神的标准,以担当精神矫正自身的行为,关键时刻能够勇敢面对国家的需要,时时向学生传播责任担当精神。
总之,教师师德的第二层逻辑建构是道德形象建构,即建构和塑造道德形象,返回到道德良知、实践道德正义和勇敢担当社会责任,教师的道德形象体现了国家的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水平,代表了国家的社会道德形象。道德形象要求教师有内在的道德规范约束,以追求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共存为目标,展现了国家整体的形象。
三、师德的国家风范形象展示
教师代表了国家智德形象和国家道德形象,也要有外在规范和行为展示,师德的外在约束和行为展示成就了教师的国家形象,要求教师在行为上展示出国家形象,教师是具有国家风范的教师,这是师德的又一要义和逻辑,教师为人师表,行为风范展示为教师的国家风范标准。教师的国家风范形象既有“内圣”的德性要求,又有“外王”的风范展示,达到了内圣,必然走向外王。教师的国家智德形象和道德形象向外发展试图建构其外在的行为风范形象,以达到教师承担天下教育责任而实现天下太平的目的。风范形象是德性形象的展示,师德建构的第三层逻辑是国家风范形象的建构。
第一,教师以国家诚信形象的最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身,将诚信作为行为的外在标准,以诚信展示自身德性,实现守信的外在形象。诚信即是言行一致,是风范展示,言行一致则德高望重,赢得威信。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1](P50)以忠厚为人处世才能有威信,从而获得信任,外在风范是威信。“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1](P102)诚信为人,言行一致,得到更大的尊重。教师如果言行一致,以诚信约束自身的行为,展示国家风范的形象,就受到众人的尊重,赢得威信。扬雄说:“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2](P96)教师以国家德性形象为根本约束自身,言行一致,赢得威望,学生尊敬教师,社会崇尚教师。教师以德性形象约束自身,以诚信为根本,将诚信作为行为展示的标准,代表了国家风范。基于教师的国家诚信形象的要义,教师需要谨言慎行,将谨言慎行内化为德性,时时刻刻注重言行的风范作用,成为慎独戒惧的君子。教师既遵守大道,又能在细微处见精神,大到国家治理,小到日用洒扫应对,都是遵守师道风范,既能大也能小,体现了教师国家风范的形象。
第二,教师以国家礼仪形象的最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身,将礼仪作为教师行为的基本风范,以良好礼仪展示教师的形象。教师是国家形象,有礼仪,有容貌,这种国家形象展现为有礼仪教师。教师是礼仪的形象,有礼仪的形象才能教育人,启迪学生。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P132)视、听、言、动四个方面都以礼的风范来表现,成为礼仪之师。“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P137)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1](P298)礼是一种风范,既是约束又是展示,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根本,没有礼仪风范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代表,必然是风范礼仪的形象,有风范礼仪的形象才能成为不同于普通众人的人民教师。基于教师的国家风范礼仪形象要义,教师以礼仪来规范和约束自身,使自身成为一个有文明和礼貌的人,在学生面前言行恭敬,循规蹈矩,遵守礼仪风范,展示出良好的国家教师形象。
第三,教师以国家谦和形象的最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身,形成文质彬彬的形象气质,展示出君子的形象。教师有威信容貌,言行一致,体现了教师的气质不同凡响。气质是人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体现为外在状态与风格,教师的国家形象体现为文人的文化气质,以“文”成就教师的国家形象。荀子说:“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7](P256)教师文质相和,使教师气质明显提升,展现出国家文人的气质形象。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P89)教师文质彬彬,展示为国家谦和文人的形象,而不是普通众人的粗野形象。教师是谦谦君子,虚心接受他人的言语和意见,风范谦逊。基于教师的国家谦和形象要义,教师要以态度谦和、谦让为外在的形象进行展示,文质彬彬,态度谦让,以和的方式教育人,以辞让的态度感化人,时刻以稳重虚心的态度面向学生,展示出教师的国家风范形象。
总之,教师师德的第三层逻辑建构是风范形象建构,即建构和塑造教师的外在风范。教师的国家风范形象要求教师以国家诚信形象约束和规范自身形象,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以国家风范礼仪形象要求自身,对外展示为容貌端正和文明礼貌的国家教师,以国家谦和形象展示自身,展示为文质彬彬的文化气质形象。国家风范形象要求教师有外在的风范约束,将内在心灵的世界和外在形式的世界实现和谐统一,展现了国家艺术的形象。
四、师德的国家至善形象理想
教师是国家智德形象、国家道德形象和国家风范形象的象征,还是国家至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代表着国家理想形象,畅想着民族的未来和前程,是国家未来理想的引导者。师德最后以国家至善形象为逻辑要义,体现为国家未来理想和民族希望的引路人,是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代表。至善即是理想状态和完美境界,至善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和精神追求的理想。教师除了完成传道、授业和解惑等职业功能外,还必须引导学生走向完美的精神境界,实现审美功能,因此教师的国家至善形象就必须在师德上体现出来,培养这种形象是师德的要义和逻辑。至善形象是德性形象的理想层次,师德建构的第四层逻辑是国家至善形象的建构。
第一,教师以国家理想的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身,将国家未来理想作为奋斗的目标,在教师身上尽情展现国家的理想前程。《大学》说大学之道是“止于至善”[1](P3),就是说大学问就是追求至善理想。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P278)儒家强调国家至上的理想境界,主张以国家理性作为道德约束的重要理性,人生的价值就是为国家服务,人生价值的实现即是与天下国家同在共存,人的存在以国家的存在为重要基础,凸显了国家理性在人的精神思维中的重要性。国家理性是教师的思维理性,时时以国家为念,以国家理想作为自身理想高级追求,国家的未来在教师身上得到体现,行动上为国家奋斗,话语上凸显以国家为中心理性,对国家未来前途充满了理想。学生看到教师展现的是国家未来的理想图景,必然激发奋斗的动力。朱熹说:“致知,是主善而师之也。”[3](P402)学生因教师对国家充满理想而效仿教师努力学习。
第二,教师以民族希望的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身,将民族强大的未来作为奋斗目标,在教师身上尽情展现民族的发展前程。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教师以民族未来的美好希望激励和提高自身,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师不断学习奋斗,推陈出新,展现出未来民族的希望。朱熹说:“不温故固是间断了。若果无所得,虽温故亦不足以为人师,所以温故又要知新。惟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也。”[3](P575)推陈出新是教师的本分,教师必须给学生展现民族未来的希望。教师重任在肩,时时不忘民族未来的希望,以此推进自身的行为,内化为师德。
第三,教师以至善至美的高标准约束和规范自身,将家、国、天下的太平作为奋斗目标,在教师身上尽情展现社会太平的善境。至善是社会追求的目标,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希望建立理想国家,“为了能够使国家秩序井然,必须提升人的灵魂,使之能见到普世之光。超越了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人们就能够寻求和发现真理”[8](P271-272)。约翰·罗尔斯说:“善就是理性欲望的满足。”[9](P95)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社会发展必须有崇高至善的价值引导和价值追求,这种崇高价值尽管不可能马上实现或者完全实现,但却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方向,这种精神追求可以将社会引向公平正义、和谐发展,充实人的精神内心,避免空虚、孤寂和恐慌。教师要有这种至善至美的精神状态,展现未来天下太平的善境。学生看到教师展现的未来天下太平图景,精神上必然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总之,教师师德的第四层逻辑建构是至善形象建构,即建构和塑造教师的至善形象,展示出教师的国家理想形象。教师的国家至善形象要求教师以国家理想约束和规范自身形象,做到以国家理性和国家精神为中心,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尽情展现国家的理想和未来。师德的培育既是一种道德功能的培育,还是一种审美功能的体现,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形象。
综上所述,教师师德有国家理性的内在要求和约束,师德有国家德性形象的约束和规范,教师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和代表,教师时时以国家形象为念,是国家形象的体现者。师德的国家德性形象体现为四层逻辑建构:国家智德形象、国家道德形象、国家风范形象和国家至善形象。师德以国家智德的最高水平为内容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师德以国家道德的最高标准为内容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师德以国家风范的外在展示为内容要求教师言行一致、表里合一和谨言慎行,师德以国家至善的最高境界为内容要求教师体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