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传统音乐形式及传承保护策略*
2019-12-15翟书艺
翟书艺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蕴含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东西方开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互动,为西部地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西部地区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冲击。在音乐领域内,主要体现在西部传统音乐受到新潮音乐冲击,导致西部传统音乐发展艰难,大量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流失,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一、西部传统音乐形式
西部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传统音乐历史悠久,如隋唐时期的龟兹乐、高昌乐、
疏勒乐等,都是西部传统音乐重要历史价值的体现。在当代,如甘肃、青海等地区,各少数民族人民会自发组织“花儿会”等少数民族盛会,人们在盛会中对歌赛诗,是西部传统音乐交流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如东部地区已经失传的部分民歌民谣,许多还保留在西部传统音乐中。如锡伯族人们所说的满语,与祖先一脉相承,满族民歌及音乐特点仍然体现在锡伯族民歌中。而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西部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深入结合,如《草原情歌》、《丝路花雨》、《红高粱》等,都成为了西部传统音乐的代表。而西部传统音乐也逐渐渗透到我国流行音乐中,促成了我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发展。
二、西部传统音乐形式受到的影响
(一)西部大开发导致文化冲击
西部地区处于内陆,交通相对不便利,在封闭的环境下多个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文化习俗。西部人民生活节奏缓慢并且相对封闭,而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发展渠道得到拓宽,在经济、政治腾飞的同时,各种新潮文化也在不断冲击西部传统文化。体现在音乐领域内,西部传统音乐主要是各少数民族音乐,类型相对单一,并且传播渠道有限。而西部开放后,物质条件得到改善,尤其是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下,国内乃至国外的各类音乐形式都对西部人、尤其是西部年轻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现代音响效果丰富多变,对听众感官刺激更加强烈,并且无论是节奏还是词曲,都更加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导致西部传统音乐竞争力更加薄弱,缺乏新一代的受众群,西部传统音乐发展根基不牢固,会导致西部传统音乐逐渐流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文化生态环境发生转变
传统音乐大多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如在丧葬嫁娶等社会活动中,通常会应用大量传统音乐元素,很多活动都无法脱离传统音乐而独立存在。而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内陆,交通不便利,导致经济发展长期落后,西部传统音乐更加贴近自然,与社会活动与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随着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西部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少数民族服饰汉化、建筑结构改变等,都体现出西部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的转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从传统的集体性转变为个体性,依托于集体性参与活动而衍生的传统音乐缺乏独立发展的根基,不仅掌握西部传统音乐的艺人在逐渐减少,肯学习传统音乐的年轻人也在逐渐减少,从而造成了西部传统音乐流失的现状。
三、西部传统音乐传承保护策略
(一)建立音乐文化博物馆
为了最大限度保存现有的西部传统音乐文化,可以通过建立音乐文化博物馆等方式,进行集中储存和管理,保证现有的各类传统音乐类别能够得到妥善的维护。可以搜集民间所使用的乐器,或与演奏音乐相关的服饰、乐谱、文物、影像资料、历史文献。通过西部传统音乐文化展的形式,向社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西部传统音乐文化,感受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而针对濒临失传的音乐形式,可以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对濒危音乐进行记录并长久储存,便于对西部传统音乐的储存。
(二)传统音乐保护与教育文化事业结合
西部地区各类院校应重视与西部传统音乐相结合,通过西部传统音乐文化宣传教育,开办西部传统音乐专业班等形式,培养西部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其对西部传统音乐的了解及兴趣程度,通过学院式教育培养更多西部传统音乐人才。并鼓励各类院校、城市、社区等开展传统音乐节等活动,促进西部传统音乐文化间交流,增强西部传统音乐活力。
(三)重视西部传统音乐创新
西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能满足新一代青年的审美需求,同时促进西部传统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在现有音乐的基础上创作更多具有西部风情的音乐作品。
四、结语
西部传统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西部文化生态环境的转变,西部传统音乐发展举步维艰。因此,需要通过音乐文化博物馆,将传统音乐元素与教育文化事业相结合,寻求音乐形式的突破创新,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促进西部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