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民宿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9-12-15舒伯平
◇舒伯平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给游客提供居住和活动的空间场所,还能使游客充分感受乡村的生活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提升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向往之情。而要想充分达到这一旅游目的,乡村居民务必要进行合理的民宿景观设计,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宿景观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概述
(一)乡村民宿景观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近年来也得到了稳步提升,而对于长期处于城市生活节奏的城市居民来讲,也更多地期望到乡村进行旅游来体验舒适的乡村生活。乡村民宿作为游客到乡村旅游最常选用的居住场所,其可以使游客更为深入地体验乡村生活,和当地居民进行更加亲密的接触,从而有一种回到大自然的真实感。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旅游文化和民宿景观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乡村民宿所能带来的旅游价值都是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来体现的。景观设计师通过将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融入乡村民宿景观当中,来充分发挥乡村民宿的旅游价值[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文化遗产的种类而言,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后者是通过一定形态体现出来的,而前者则一般没有具体形态,以一种知识体系或精神文明传承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由于没有具体的形态,使得其传承工作比较困难,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被运用在了实际工作当中,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而就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来讲,其不仅可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还能利用该类文化遗产来促进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民宿景观设计当中,成了当前乡村旅游业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
二、设计元素分析
(一)色彩元素
在进行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色彩元素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宿景观中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蕴含不同色彩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不断发展和传承,通过对这些色彩元素进行搭配,不仅能做到对这些历史文化的有效体现,还能使民宿景观具有更多的色彩美感。回归大自然作为我国乡村旅游文化的主要发展路径,使得我国大多数乡村民宿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都考虑到以绿色作为其主要色彩元素,从而使游客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在进行实际景观设计时,景观设计师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色彩元素和绿色进行有效结合,如在一些主打革命发源地的乡村,设计师就可以运用绿色来进行民宿外观的点缀,在室内则运用红砖进行墙体砌筑,从而体现出浓烈的革命气息[2]。
(二)图案元素
由于我国疆土非常辽阔,且民族种类众多,使得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拥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常常以不同的图案形式进行传承,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如比较出名的剪纸图案文化,以及云南装饰纹样等。景观设计师对这些图案元素进行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做到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还能使民宿景观具有更多的神秘感和文化气息,极大地提高城市游客的向往之情[3]。
(三)材质元素
就不同文化遗产所组成的材质而言,就算该类文化遗产具有同一使用性质,也会因为材质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精神,给游客不同的观看体验和使用体验。例如,我国农家很多使用物件都是通过编制而成的,且其编制方法多种多样,有藤编、棕编以及竹编等多种编制方法,这些不同的编制办法所采用的材料和具体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所编制而成的实用工具也具有不同的使用形式,代表着农家不同的历史文化。景观设计师就可对该类不同材质的编制方法进行有效利用,将其协调地展现在乡村民宿景观当中,从而使游客能感受不同材质实用工具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对乡村文化有更为全面的领略[4]。
(四)象征元素
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要体现的精神文化并不在事物的本身,而在于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如在我国民间文化活动中比较出名的木偶戏和皮影戏,则是主要通过象征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时,景观设计师就要做到对其象征意义的充分了解,从而在民宿的整体设计中达到对文化精神的象征体现。
三、具体应用方式
(一)实景还原
所谓的实景还原,即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进行充分体现,让该类文化遗产以真实的形态展现在游客面前,从而使游客更为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在进行文化遗产的实景还原过程中,主要有三种还原方式。一是将文化遗产利用展示或演出的形式在民宿内进行表现。如传承者可以通过戏曲、舞蹈以及手工工艺等方式来进行传承和表现,让游客进行观看和学习,从而使文化遗产不仅在口头上进行传承,而且让更多人能认识到该文化遗产的魅力。二是通过建设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建筑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承。如我国山东胶东半岛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草房,其是该区域所使用的主要民宿建筑形式,游客通过在海草房居住,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该区域所特有的生活特色,进而领略其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三是将文化遗产和景观设施进行合理的结合,在保留文化气息的情况下供游客进行使用和观看,从而使游客能在住宿过程中处处感受到各类景观设施所带来的文化内涵,让民宿景观的赏析价值得到显著提升[5]。
(二)重新组合
我国乡村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大多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但要将这些文化遗产全面地体现到乡村民宿景观设计中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强行将文化遗产融入景观设计中,还可能使民宿景观显得非常突兀,这并不利于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此,景观设计师就可对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元素进行提取,再将其融入民宿景观设计当中,从而使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体现更加柔和,让乡村环境更加和谐统一。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殊元素主要包括色彩元素、图案元素以及材质元素等。景观设计师在对这些特殊元素进行选择时,一定要确保所选择的特殊元素极具代表意义,且能很好地和其他民宿景观进行结合。如对于脸谱这类文化遗产,景观设计师就可对脸谱的图案元素进行有效提取,然后将其运用在建筑墙壁、窗帘以及各类家具当中,在赋予这些民宿景观以不同装饰元素的同时,也做到了对脸谱文化的有效体现和传承[6]。
(三)形态转换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转换,使其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也能极大地提高游客的吸引力,使其对该类文化遗产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形态转换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景观设计师可以将平面形态的文化进行立体展现,将抽象的文化进行具体展现,以及将静态文化进行动态展现等。如在我国具有非常高文化价值的太极拳,就可将其刻于石壁上进行展示,对于一些情节比较丰富的传说故事,也可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角色演绎,从而让传说故事真实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虽然形态转换可以让文化遗产有更好的展现形式,但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可进行形态转换,对于一些模式比较固定且精神文化比较强烈的文化遗产,民宿景观设计就最好不要对其进行随意的形态转换,否则就很有可能引起游客的反感,不利于乡村文化的整体发展。
(四)合理阐述
由于很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这也使得很多游客很难做到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有效了解。故景观设计师在将文化遗产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时,不要一味地追逐景观上的体现,要充分了解到该类景观是否能让游客进行真正理解以及其文化价值是否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为做到对一些背景较为复杂的文化遗产的合理体现,民宿景观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到对其进行合理阐述,如对于一些具有叙事象征意义的格萨尔文化,景观设计师就可在将该文化遗产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时,在景观旁进行立碑,运用碑文来进行该类文化背景的解释,让游客对其所具有的文化背景有更多的认识。此外,对于一些礼仪风俗类文化遗产,也可将其展示在民宿墙壁上或进行实际表演,让游客进行更为直接的了解。
四、结语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中华儿女创造出了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当代国民的责任和义务。故在进行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务必要充分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在提升乡村民宿景观质量的同时,努力将文化遗产融入设计当中,做到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