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视域下的博物馆送展下乡工作研究
——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例
2019-12-15梁莹
□梁莹
送展,是指博物馆通过各种途经,将馆内特定展品及其附件、资料、讲解等交付他方用于特定展览或活动的行为。送展对象多样,包括博物馆对博物馆的送展、博物馆对学校的送展、博物馆对机关单位的送展、博物馆对企业法人的送展,以及博物馆对社会大众的送展等。送展不仅有利于扩大特定博物馆的影响力,更能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本文所称馆校合作视域下的送展下乡,主要指博物馆与高等院校合作,博物馆提供展品、资料,高校提供人力,深入基层,以乡村居民为观众的送展。本文拟以馆校合作为基本切入点,以送展下乡为基本研究对象,就当前形势下为何需要将二者结合、如何将二者结合等问题进行初浅的分析和研究。
一、新时代博物馆送展下乡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公众传播知识、文化,推动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任,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要求下,博物馆已不能再满足于开门迎客这一被动提供服务的方式,送展工作开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而送展下乡则是送展工作中最为复杂、最亟需研究并改进提高的一环。
第一,送展下乡是文化下乡的重要环节。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三下乡”由此成为全国范围的常态性惠民工程延续至今。文化下乡着眼于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素养。虽然送展下乡并不在“三下乡”行政指令性工作范畴,但从其性质、目的来看,无疑也是文化下乡的组成部分。相较而言,送展下乡以具体的实物和直观的讲解反映历史文化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在“下乡”这一工程上无疑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二,送展下乡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历来是备受关注的重点。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晏阳初、陶行知、梁潄溟等便纷纷“上山下乡”,进行乡村建设试验,试图复兴在西方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军阀地主压迫下濒临崩溃的乡村。建国后,“三农”问题也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则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不断发展完善。2018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一号文件即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意味着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和重大民生工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方位振兴[1]。这一振兴,依赖于人文、自然等社会科学知识的潜移默化。博物馆种类众多,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等同心发力,携手送展下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第三,送展下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要求。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基本有了保障,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有论者指出,人类需要大致可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性需要。指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第二层次是社会性需要,主要包括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的需要;第三层次是心理性需要,即“由于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2]。就此而言,历史类博物馆重在反映中华民族薪火传承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设蒸蒸日上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则重在体现珍贵的民族技艺、民族遗产、民族艺术、民族瑰宝,科技博物馆则反映着国家民族历史上重要的发明创造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固然各有特色,但在培养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无疑是共通的。也正因此,送展下乡对于平衡城乡文化生活差距,满足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有着极端重要的意义。
二、馆校合作与送展下乡结合
如何让展览深入社区、深入校园、深入基层,加强对外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近距离感受博物馆的魅力,一直以来都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该馆与高校合作送展下乡的模式,体现出深化改革、服务人民的意旨,且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各方的合作共赢。
作为免费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平时发放已是门庭若市,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激增的游客对军校旧址形成了极大的压力,馆内工作人员疲于接待,送展下乡已是有心无力。即便强行执行,也难免顾此失彼,收效甚微。而毗邻军校的广州大学城则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师范大学等众多知名学府在内,学生数量非常庞大。加以高校暑期需开展“三下乡”活动,这就为博物馆和学校合作带来了契机。在此背景下,将博物馆送展下乡的目的与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的要求相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大学生年轻活力,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素质素养等特点,而且对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甘于服务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大有助益。
为此,自2018年以来,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加强了对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志愿者宣讲队伍培训,从黄埔精神、到各类展览和宣讲礼仪入手,力求将展览原汁原味送到乡村地区。这支队伍由军校旧址工作人员和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共分成16支队伍,奔赴番禺、揭阳、汕尾、中山、阳江、肇庆等6个地区,走进18所乡村学校、社区,受众人数超过1000人。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将“黄埔军校校史”、“黄埔群英谱”、“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等专题巡展送到乡村,传播黄埔精神,加强农村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爱国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此外,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还配合开展“送课下乡”报告会宣讲活动,派遣宣教人员和志愿者前往乡村落后地区,给乡村社区党支部成员和乡村学生带去精彩丰呈的主题报告会,讲述黄埔军校的历史文化,宣传“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受到了宣讲地区师生和村民的广泛好评。
以下乡为手段,能够充分实现彼此的互利共赢。而相较于送书下乡的枯燥无味、送影下乡的单纯娱乐,送展下乡更为直观有趣通俗易懂。也就是说,博物馆提供文化资源,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合作送展下乡,既解决了博物馆人手缺乏以致心有余力不足的困境,又能完成博物馆送展下乡的要求和任务。既能解决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经费、目的不明确、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又能推动大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其服务精神。既能丰富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乡村居民因担心脸难看而对送展敬而远之,以致下乡而不亲民的尴尬。这无疑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三、馆校合作送展下乡的推进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已经开启了馆校合作的送展下乡工作,有关馆校合作送展下乡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较为罕见,在实际操作上同样尚处于探索阶段。馆校合作送展下乡要避免出现文化下乡、送展下乡中曾经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从整体着眼,全面统筹、合理衡量、科学规划博物馆、高校、乡村各方的利益、需求、资源。
首先,强化服务理念,探索送展下乡的多种方式。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送展下乡归根到底是服务群众。馆校合作送展下乡过程中,尽管学校和博物馆会有专人统筹负责,但最关键最主要且直接与观众接触的仍然是大学生自愿者。在送展下乡前,博物馆应与学校做好相关的前期培训工作,重点介绍服务过程中的原则、方法、技巧,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的处理,送展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注意事项,展品情况与讲解内容的详细介绍和拓展知识等。与此同时,为了给乡村提供更好地服务,避免千篇一律带来的审美疲劳,博物馆自身也应强化服务理念,并与学校、学生、乡村居民沟通,集思广益,不断探索送展下乡的多种形式,如以有奖问答、漫画、卡通形象等增加趣味性。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制作了“南越王不倒翁”并送展至封开县博物馆,开幕当天便得到小朋友一致欢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思路[3]。
其次,坚持从实际出发,摆脱送展下乡的形式主义。馆校合作下的送展下乡,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摆脱博物馆和学校完成任务、学生公费旅游、村干部简单配合、村民兴趣缺失的形式主义窠臼。具体而言,其一,博物馆要充分考虑自身与辐射地区的实际,以选取送展内容,做好长期规划,争取实现送展下乡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属性先进[4]。一方面,送展要结合博物馆展品与送展地区的实际。在送展下乡活动中,优先选取与送展地区关联较深的内容进行送展,并考虑当地忙闲时段、风土人情、语言习俗、人口构成等,在此基础上再搜集意见,循序渐进,以点及面,层层推进,减少村民在认知和接受上的隔阂,吸引村民注意力,培养其兴趣。其二,博物馆要与学校切实沟通,考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不同学校专业、院系等设置并不一致,学生素养、知识构成也不一样。在送展下乡工作中,首先要根据送展区域考虑学生生源地,尽量在学生自愿者中搭配适量送展地区生源,尤其是懂得当地方言的学生。当地学生使用当地方言充当自愿者,自然能拉近展览者与当地村民之间的距离,形成彼此互动,生动活泼的良好展览氛围。其次,要结合送展内容考虑学生专业、知识面、特长、工作及实践经验。送展下乡作为一种需要专业知识、技能的活动,不能毫无门槛,对大学生自愿者需要有特定的要求,包括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导引、宣传、讲解、后勤等分工不同,要求也不能一样。因此,博物馆要与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充分协调,不局限于专业、院系乃至学校,合理搭配人员构成。
再次,完善制度保障,建立送展下乡的长效机制。尽管“三农”问题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三下乡”也已开展了二十余年,但农村文化建设始终未能脱离“压力性体制”的窠臼。政府以“文件号召”掀起热潮,地方政府和各级机关单位以行政任务加以规划,自上而下一时而兴,但热潮一过便无人问津。也正因此,文化下乡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送一回、乐一阵”、“饱一顿、饥一天”、“正月里来二月里走,留下十个月是盼头”的现象[5]。不仅“政府所倡导的文化样式往往无法落地生根”,“被国家话语界定为所谓的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农村文化活动”更是“陆续复生”[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实际便是一个以文化教育、熏陶、培养人的过程。文化建设非朝夕之功,送展下乡要想真正取得成效,便不能时兴时废,而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经费保障制度,送展下乡作为在博物馆应当常态化地一项工作,需要做好资金预算,设立专项经费,具体根据每年送展下乡的人数和规模,当地的消费水平,志愿者的交通食宿及补贴,展览所需的宣传费用,展板展架幕布横幅的花销,场地、饮用水、扩音器、导览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支出等制定。建立严谨的馆校合作制度,博物馆应认真思考,仔细选择,与适量适当适宜的高等院校及其院系形成长期而严谨的合作制度,从志愿者选拔、经费使用、出行路线出行方式选择、住宿饮食标准、送展区域送展规模送展时间送展间隔的规定、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应急事件处理、志愿服务的馆校考核及奖惩等方面,全面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防止可能出现的不愉快,保证合作皆大欢喜。
博物馆、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基本单位和典型代表,应当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馆校合作这一“文教合一”的形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的一大趋势。如何借助馆校合作的平台,以送展下乡的方式,更好地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为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做出贡献,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应当主动思考和长期深入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1]《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日。
[2]何星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4日。
[3]彭清云《博物馆送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何以会发生》,《中国文物报》2014年4月30日。
[4]张春华《让农村文化建设形神兼备》,《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7日。
[5]张才行《送文化下乡还须“扶”文化留乡》,《农民日报》2015年1月14日。
[6]陈浩天《文化强农: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与治理路径》,《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