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创新

2019-12-15高红

文物季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信息

□高红

当前国内的大部分博物馆传播信息的方式依然是通过实物陈列来实现,这种传统的传播信息方式,传播渠道单一,依靠说教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难以做到有效的互动,属于一种单向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参观群众难以切实感受到展览品的文化内涵,也会使得参观群众逐渐失去兴趣,难以实现传播价值。在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博物馆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博物馆。

一、区县级博物馆信息传播困境分析

博物馆中的藏品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博物馆中藏品的管理对博物馆来讲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让文物活起来”。我们应该积极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区县文博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前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目前区县博物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信息传播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有待改善。首先是现代化管理问题,当前还有一部分区县级博物馆,在管理中不够现代化,对于馆内信息宣传渠道过少,导致馆内参观人员较少,博物馆是城市中的文化资源,参观人少属于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博物馆应该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比如互联网、微博等进行馆内信息宣传,提高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其次是博物馆略显枯燥,与过去的生活环境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文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博物馆可以举办一些趣味性活动,吸引观众。第三是传播范围比较小,有些区县级博物馆已经开始与学校共同组织活动,但是范围仅限于县、区内,因此信息传播的效果不够理想,博物馆利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家都在使用的APP进行信息宣传,可以使外地游客来参观,这样游客回到故乡后,也能够起到口碑传播的效果。

二、博物馆信息传播新途径

我国当前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大幅提高,博物馆事业同样取得显著发展。大多数博物馆在利用新媒体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会结合观众教育,而实现博物馆这一教育职能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观众自己在展览空间中的阅读、观察来完成。

博物馆属于非正式的教育机构,对人类的非物质以及物质遗产进行传播和展示,但是在观众的心目中,依然将其看作为一个古董仓库。信息传播模式依然是以往的单向直线性传播,在国内的大部分博物馆中,器物依然保持着定位的传统形态,在展柜中定点摆放展览,旁边配以说明牌就实现了宣传。这就导致大部分观众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很难真正触及到文物的深层价值。因为博物馆具有公益性质,政府在其上的投资也十分有限,大部分的博物馆讲解员都是自愿加入的志愿者,以此来增强和扩大信息传播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为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以及文化塑造带来了曙光,将其引入到博物馆展示当中,有助于充分发挥传播性能。

新媒体这一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一技术研究所的负责人的一份项目计划书中首次被提到。随着新媒体行业不断地创新发展,其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深入,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如何进一步应用以及创新都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就什么是新媒体大家莫衷一是,但是其具备的积极作用却是大家都认可的。在我国,熊澄宇教授给出这样的答案,其主要指一种依托于信息处理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媒体形态,当中包含有在线网络媒体以及其他的离线数字媒体形式。喻国明教授认为其主要是指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所有具有这种性质的传播媒介都可以认为是新媒介。匡文波教授针对新媒体的看法是,其代表着一种相对概念,是针对传统媒体来说得到发展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属于一种与旧媒体相比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时间性概念。

不管谁给出的答案是准确的,其在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媒体具备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互动性与连结性。其在实际展览设计中的体现就是,通过各媒体之间内部的融合协作,吸引观众眼球并且与其进行有效的互动。这种传播方式是对以往单向传播模式的颠覆,属于一种非线性传播,能够充分调动观众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全方位感官,使得观众更好地接受并且消化信息。

在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应用新媒体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近观众与博物馆的心理距离;

(2)减少更新博物馆信息的成本,满足各种观众对信息的需求;

(3)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具有互动性、直观性,增强观众的参与度[1]。

通过新媒体这一途径,为参观大众能够同时提供个性化信息的媒体,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实现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对等的关系,并且交流者之间还可以同时实现个性化交流。利用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以及独特的互动优势,将会促进博物馆的信息传播。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与新技术相结合,才能够在社会中做到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当前信息传播模式令人堪忧,还需有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作为中介,满足用户或公众对博物馆信息传播欲望和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满足如下三点要求:一是满足公众传播欲望;二是能够海量存储信息;三是应用数字技术。

三、博物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传播方式

1.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宣传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因此区县级博物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播。将博物馆的信息在网络中发布,可以有效拉近博物馆之间距离,实现了博物馆之间更好的互相学习以及信息交流,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建立区县级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在官方网站中发布权威、可靠、真实的信息,也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人士的喜好,在贴吧、新闻等网络信息中发布相关信息,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博物馆的信息,使博物馆信息走进人们的生活中。

在网络的平台上,博物馆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比如,加拿大魁北克市一博物馆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发起了一个网上展览,参展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等十几个国家,展览的主题是新千年与博物馆。在展览中,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所有国家都单独负责一个单元,就成长、意识、宗教、外来文化冲击以及宗教等方面对人类这一永恒主题进行了共同阐述。此次活动并不能简单地看做一个展览,其最主要的是能够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是利用和保存人类文化资源的重要对话。由此不难看出,当前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就是合作。

互联网具有交互性、突破空间限制性、时间限制的特征,因此网络传播博物馆信息的接收对象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实地参观的观众,还能够将博物馆信息展现给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所以利用互联网传播博物馆信息具有传统博物馆无法匹及的优势[2]。

博物馆在管理过程中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由于互联网间个体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因此博物馆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能够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建议,促进博物馆的现代化发展。换句话说,新信息源的传播交流又会生成新信息源,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加深了参观者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这种互动就是人们了解博物馆的一个新开始。

2.增加博物馆信息的趣味性

为了促进博物信息的传播,可以采用“迎进来与走出去”方法,让人们先了解博物馆,再热爱博物馆。博物馆举办开放日,或者邀请学校带领学生来参观,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气息。在学生参观博物馆时,可以设计与博物馆主题有关的一系列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博物馆与参观者的有效互动能够增加博物馆的吸引力,在制定相关主题的小游戏时,可以通过软件公司为自己量身定做,在游戏当中要体现博物馆传播信息的主题,以此来改变博物馆以往的传播信息方式。

比如杭州市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当地盛行瓷器文化,受传统地域文化影响,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地方文化标志之一。为了提高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水平以及现代化建设水平,该博物馆在管理中,就实施了互动式交流管理方式,并且初见成效,值得各地博物馆学习。其互动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南宋时期生产官窑瓷器的场景复原了出来,通过视频观赏的形式,再现了当年了生产这些文物时的场景,使得参观者更好地融入其中,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对其艺术、历史遗迹经济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3]。其次是制作了陶瓷釉变和物归原主这两个游戏,当参观者观看历史还原视频后,对陶瓷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博物馆的电脑界面上显示不同的瓷器,可以让参观者根据自己的印象划分其所属角色以及年代,这类游戏适合学生参加,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与此同时,利用瓷器釉变游戏能够帮助参观者对不同温度下氧化铁和氧化铜的颜色有所了解。

3.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当今人们都青睐智能手机、各种APP软件,因此在信息传播中,我们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特点,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有效地扩大博物馆信息的宣传范围,提高世界各地人们对博物馆的期待之情。微博能够支持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分享,由于用户良好体验,当前备受人们青睐,在最近几年,使用微博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因此通过微博的途径传播博物馆信息是一个发展新契机。

在微博当中,所有使用者都具有双向性的关系,使用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关注,因此博物馆的关注者大多数都是人文爱好者,这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博物馆将信息在微博上进行发布,通过微博这一社交软件的使用,正好能够弥补在传统博物馆传播信息范围小的弊端。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地方风俗文化、文物小常识以及博物馆的宣传片。

四、总 结

要想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就必须做好相关的信息传播工作,以此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以及信息服务。只有对自身社会价值不断提升,才能够促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怎样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充分有效的利用新媒体实现博物馆信息传播作用将是接下来博物馆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1]孙欢欢《新媒体与博物馆传播——评《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跨媒体、参与及伦理》,《传媒》2018年第8期,87~89页。

[2]张健萍《新媒体环境下的博物馆知识传播》,《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第2期,88~96页。

[3]黄郁萱《浅谈新媒体时代博物馆宣传的改革与创新》,《新西部》2016年第 17期,94~94页。

猜你喜欢

博物馆信息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订阅信息
露天博物馆
展会信息
博物馆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