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结构问题研究
2019-12-15张华
张 华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课程结构主要问题
(一)课程结构静态固化,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同程度的脱节
经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追踪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很多单位表示,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看上去知识丰富,但能用到实习就业岗位的少之又少,甚至很多高职毕业生都表示,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通过调查,很多教师也表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很难推进,以至于大多数高职现在还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知识教学生。
(二)课程结构失衡,理论和实践“两张皮”
经过调查,部分高职院校对课程结构对标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进行了系统的修改,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实践课时落实不到位,部分课程的实践课时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仅有的实践项目也不是实践性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无源之水。从课程的具体实施模式来看,仍然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在知识性的传授,很少进行虚拟的仿真实训式教学,使得理论和实践脱节。
(三)优质课程比例少,教学资源陈旧
随着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和高职的信息化大赛举行,一定程度上对陈旧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改革,但同时专业资源库建设建成后,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课程更新慢,甚至有些课程没有任何更新。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建设在线网络课程,课程通过验收后,大量闲置,优质实用的课程比例小。
二、课程结构问题成因分析
(一)高职课程的一体化设计缺位
1.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的实践性被弱化。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实践性学时设计不科学,尽管有实践性课时的设计,但是设计的具体教学项目不能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不能发挥主动性。大部分的实践性学时被理论学时所代替,不能支撑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同时大部分的课程仍然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教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也没有利用好校内的实训室,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可想而知①。
2.课堂教学设计只重视“教”,不重视“学”。大多数高职课堂仍然是教师为主体,上课还是以知识的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少,只是进行被动地接收,学生的互动少,教学形式老化,虽然有的院校进行了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在部分示范课中引入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总体而言,适用范围小,仍然以教师为主,大多数课程实际没有翻转创新。
3.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职学院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缺少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也没有对学生毕业设计职业资格的考核,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单独考核评价,还是依靠单一的期末考试和老师主观的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
由于用人机制的障碍和待遇问题使得高职院校对优质师资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第一就业选择不是高职院校,使高职院校不能汇聚一线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现有的师资由于培训落实不到位,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只在“纸上谈兵”,没有落实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的实践培养计划,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止步不前,从而开发不出优质的课程,创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优秀课堂教学模式。
(三)经费投入短缺
经调查,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存在着课程建设课程改革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有单列的资金使用计划,但是实际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尤其在新的教学资源建设及师资培训上不舍得投资,使得教学资源改革难以推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缺少。
三、课程结构改革措施建议
(一)深化校企合作,设计集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1.大力开展订单培养课程建设。建议高职院校和行业专家一起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改,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作用进行订单课程设计,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在此基础上设计“金课”等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设计职业培训课程。建议和行业专家一起设计岗位实践训练课程,加大岗位实践训练课程在专业课中的课时比例,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建议开设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学期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使学生实现在校学习期间就能零距离地获得实习就业岗位训练。
3.设计产学结合课程。建议根据专业就业实习岗位,联手行业专家,开发产学结合课程,可以是小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甚至可以是一次讲座,可以在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开设,在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校内的实践基地内学习课程,可以由行业兼职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让学生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实战课程”,努力实现学生毕业就业的一条龙。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职业化
1.完善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深入行业一线进行交流与挂职,建立行业互通的交流机制,与行业发展共赢;加强校际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培训基地,与兄弟院校协同研修,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省、国家的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进修班、研修班,积极参加资源库建设、金课建设等项目,在开发课程的同时实现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
2.引进行业专家,优化教师队伍。创新高职院校的用人制度,积极引进行业专家,通过聘请产业教授、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上观摩课、现场教研等形式,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在行业专家的引领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努力实现兼职教师动态管理,优化教师结构。
3.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考评管理制度。建议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尽可能地取得执业职格证书和技能证书,对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提供平台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细则,可适当扩大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范围,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完善“1+X”证书的考核机制
建议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特色,深化校企合作,设计符合行业需求的校级职业证书,同时可以获取省级、国家级职业认证资格,并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中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又能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或者职业资格,一专多能,拓宽就业的领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②。
(四)落实高职学分银行,完善全方位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体系
1.完善专业群内课程学分互换制度
完善学生的弹性学习制度,在相关课程结构模块内,设置专业群内的弹性课程,弹性课程可以是部分专业课和技能训练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就业面进行自主选择,只要是专业群内的课程完成考核,达到要求即可获得相应学分,专业课学分达到相应比例和要求就能够申请毕业③。同时建议加大选修课比例,选修课的总学分限定的情况下,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积累学分。
2.设计专业群间、校际学分互换制度
通过课程设计平台,设置相应的弹性任选课程,允许学生不按照常规的学期进行学习,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校级共享平台,实现专业群之间、校际专业之间课程的选择,只要弹性的课程经过考核合格,就可以实现学分互换,存入自己的学分银行,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随时积攒学分,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创新化。
[ 注 释 ]
①李杰.高职院校的校企多元化合作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16.7.
②沈于兰.浅议成人教育中的学分银行的建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③余丽霞.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教学运行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