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2019-12-15倪彩霞

文化遗产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研究

倪彩霞

2018年12月2日至4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山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与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四川大学、中国社科院等近60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主持开幕仪式,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林华勇教授、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分别致辞。会议讨论共分四场,围绕四个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根据会议发言的内容综述如下: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大非遗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刍议》,全面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提出、兴起和发展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适应非遗保护工作需要而兴起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独立还有距离。报告提出:在继续开展基本范式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意识,构建学科共同体。非遗学科共同体是基于明确的非遗学科认同和归属的学术共同体,是对非遗和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具有强烈、持续的责任感和学科指向的个人与机构组成的群体。现在建立非遗学科共同体有好的机遇也存在困难,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者介入非遗研究,还是基于自己原有的学科范式或者界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立研究自信心不够,持续度比较低,或一直在重复最初的、基本的问题研究。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对民众生活文化记录和研究是非遗保护的基石》提出,文化传承的本质是社会对传统的认同,和大众在这种认同基础上的生活实践和发展创造。从国家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在确保国家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这要求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法建立在对大众日常文化生活的历史、现状以及变迁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这与相关艺术学科建设目标高度契合。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多年来开展十大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出版工程,现在继续承担《中国节日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等重大工程,昭示着文化专项、艺术专项研究领域转向综合文化研究,民族民间文艺范畴的大量研究工作现在是在跨学科中进行。

会议中,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范式、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华南师范大学陶伟教授发表《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研究:来源于Web of Science的分析》,统计了2003年到2018年在Web of Science上以非遗作为关键词搜索的文献一共148篇,主要期刊基本涉及人文、社科各领域。最重要的两个刊物,JCH以跨学科为主,注重对文化遗产的批判性研究。另外的IJHS更强调对文化遗产的跨学科研究。在西方,自然科学参与到非遗研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涉及研究主题有:非遗概念、非遗保护、被建构的非遗以及反抗与协商、不同尺度下的人与非遗的互动关系、现代性与非遗、自然科学对非遗的研究。

中大非遗中心孔庆夫博士《音乐非遗学刍议》提出建立“音乐非遗学”的构想。报告认为:现在音乐学分支学科大多数实际上在做音乐非遗的研究,音乐非遗学的建构可分三个领域:音乐研究、传播研究和音乐非遗学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鹏昱老师《从认知论看“非遗”的分类与代表性名录设计》提出:非遗代表性名录分类中出现的交叉、混淆现象,是认知规律决定的难以完全消除的现象。为减少这种现象,应确立非遗各类别的“典型范畴”。四川文理学院胡郑丽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刍议》提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互通互融、彼此影响的关系,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非遗课程注意结合地方非遗资源,依托专业所在院系的师资力量和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组建团队开发精品课程。

天津大学王明月博士《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田野调查的若干思考》提出:随着社会变迁和研究的深入,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面临三大问题:在关注文化意义的同时,要关注动态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关注总体性特征的同时,要关注手工艺人个体实践的多样性;要由单一区域向多场所调查延伸。华南理工大学何平教授《关于口述史研究思考》认为:口述史是活形活现的历史研究,强调真实、细节的实录,还应该有一定史论。问题访谈应该根据研究对象制订具体的调查方案,进行史料收集和整理,力求还原历史。在非遗口述史专题片制作中,不应该由公司团队操作,采取一套标准化的问题去完成访谈。

除了专题报告,学者们就这一议题进行了热烈的点评和讨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孙建军研究员认为:目前我国艺术学科的建设还薄弱,应该在艺术事件、发生发展史以及艺术实践等领域,从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生活等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认为:非遗学科建设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人文学科和技术融合成为大趋势。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桢研究员认为:非遗学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学科的轮廓和面貌已经呈现出来,这次研讨会适逢其时。作为一个学科的提出,要有一个实践、理论和学术研究积累的过程。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文峰研究员认为:学科建设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理论的角度看,非遗涉及的传统学科非常丰富,其中的共性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其次,要充分考虑非遗保护与研究的中国特色。再次,非遗理念在不断深化,其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个学科或领域,都是非常有意义、有前途的。中大非遗中心董上德教授认为:现在非遗研究个案很多,怎么在学科建设上做进一步的努力,宋教授的意见非常有价值,很有针对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马知遥教授《非遗评价原则的置疑和创新发展的问题》提到,非遗评审存在乱象:评价标准和原则模糊,一些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得到认定后,以利益驱动为追逐目标。报告提出:非遗评审标准应侧重稀缺性,强调三代以上传承;传承人方面应加强抢救性保护;非遗文化创意产品与非遗文化产品要有清楚界限,采取不同发展路径。

四川大学丁淑梅教授发表《作为非遗的传统艺术价值与国际化传播:以美国博士生白爱伦的川剧学习实践为例》。以白爱伦的川剧研究与修习实践为例,从文化理解与传播路向、身体训练与价值认同、在地化实践与国际化传播等层面思考戏剧非遗作为一般知识、个体技艺与群体互动的关系,及其创造性转化的途径。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不断产生国际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体验比认知、考量更为基础和重要。

中央美术学院陈捷教授《市场化条件下传统建筑彩绘技艺的当代传承问题》介绍传统建筑彩绘的历史,及当前传统建筑彩绘队伍的经营模式。公营队伍整体趋于老化弱化,骨干流失严重。私营队伍在壮大的同时,面临市场需求对技艺传承的巨大冲击,技艺传承出现同质化、低劣化等问题。

遇到一个毛遂自荐希望寒假来杂志实习的大一学生,交谈中感觉她和大多同龄孩子不太一样,说话不多不少不害羞又不啰嗦地恰到好处,有很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且态度积极地去争取。从大一的寒假开始,到后面的几个假期,都已经做好了实习计划。

榆林学院贺智利教授《陕北跑驴的保护与传承》概述传统舞蹈陕北跑驴的历史与传承现状,提出对策:树立非遗的保护理念,多组织活动让跑驴深入人心,开展全面宣传,政府管理部门给予资助,加快跑驴市场体系改革,开发与保护跑驴人才。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张梦宇老师《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非遗传承实践》介绍了发展中心在非遗的社会教育、社会传承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专题片”已积累超过730T的资源量;“戏曲动漫进校园”、“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等项目积极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晋中学院钱永平老师的《基于城市文化规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非遗保护实践出发提出:保护文物古迹很早就是城市规划的原则之一,非遗代表的活态民间文化却仍被忽略,极大削弱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报告提出:非遗有必要纳入当地城市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娟娟博士《探讨如何结合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当地经济——以非遗资源不太丰富的村镇为例》提出:乡镇的非遗保护特别需要摸清家底,最大化利用,实行“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策略。中大非遗中心石雅云博士发表《濒危非遗项目的技艺传承与身份认同——关于湘西苗锦芭排的田野调查》。湘西苗锦芭排制作技艺目前已濒临消亡,报告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苗锦芭排技艺传承现状及问题成因。

中大非遗中心胡小宇博士《以古鉴今:探讨当下的“非遗”在解放前的传承模式》探讨在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戏剧等成为非遗之前,存在一种活态化、制度化的传承模式,其主体就是传统行会。报告认为:通过梳理我国传统行会的历史,分析其组织模式和相关制度,对当下的非遗保护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中大非遗中心段晓卿博士《虚拟现实在戏曲类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模式的研究》提出:常见的数字化保护手段难以全面、深入地介入戏曲传承与保护,虚拟现实作为“融媒介”典型代表,能够实现对现实空间的高度还原,通过多通道感官信息的自然交互产生强烈的临场感,为戏曲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可能。

中大非遗中心周波博士《系统原理视域下的非遗教育管理研究》提出:随着传承人群研习培训的实施,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的介入客观上改变了非遗教育传承的固有结构和机制,非遗教育传承由个人、家庭为主的封闭式转变为由多方主体参与的开放式。中大非遗中心刘洋博士《试论日本无形文化财传承组织——保存会》提出:日本无形文化财不少是团体认定,以保存会的形式保护和传承。报告通过对藤野村歌舞伎保存会的调研,思考非遗的团体认定问题,以及如何激发民众支持和参与非遗的传承。

专题报告后,学者们展开了精彩的点评和讨论。刘祯研究员认为:马知遥教授提到非遗评审中存在的问题,深有感触。非遗保护从最初的无例可循、逐步调整到现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传统建筑彩绘的问题,是非遗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陕北跑驴作为民间舞蹈,与民间小戏一样展现了民众的文化传统,希望地方政府更多关注和投入。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是文化和旅游部新成立的机构,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李松主任认为:关于非遗实践,应该进行分类分别保护。非遗的开发利用,要警惕学术的商业化倾向。传统建筑彩绘事业,民营企业承担不了,建议有些非遗综合保护。马知遥教授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异质文化如何弥补文化隔阂,在跨文化教育中爱上当地文化,并成为当地文化的自觉转播者,丁淑梅教授的研究很有价值。董上德教授认为:城镇化中的非遗保护问题,值得关注。关于数字化保护,技术化意味着标准化,艺术的个性和灵感等变数也要考虑。丁淑梅教授认为:日本民间组织和民间资助在非遗保护体系中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三、传统戏剧、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研究

刘文峰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与民间小戏传承》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核心理念:代代相传、得到创新、持续的认同感、文化的多样性。我国的传统戏剧,特别是民间小戏具备了以上所有的核心理念。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莫过于对民间小戏的影响。在当前传统戏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中,对民间小戏的关注尤为重要。民间小戏的研究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对民间小戏的概念、种类、发展规律、艺术特点、保护传承做了全面梳理和探索。

刘祯研究员《民间小戏文本及评价问题》提到,随着文化自觉和学术发展,民间小戏处于学术边缘、被遗忘的状况在逐渐改变。无论溯源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抑或探讨当代的戏曲生存状态,民间小戏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可以说,中国戏曲发展最基本的一种状态是小戏——从它的形成到当代的发展。报告从戏曲史上民间小戏的处境与地位;20世纪戏曲学术发展中,民间戏曲是严重缺失的一环;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民间小戏具有独立的审美品格;民间戏剧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展开。

董上德教授《广东地方戏曲传承实践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的地方戏剧近十年呈现繁荣景象,这跟政府、文化部门的大力推动和支持有关系。广东地方戏曲传承实践的成功经验在于:重视传统剧目的“活化”;注意寻找新编剧目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点”;将培养新人放在院团的“头等”位置;政府文化部门与院团联手推动剧目的创新,实行多渠道传播,有效培养新的观众,扩大戏曲艺术的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青年演员对于“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重视前者,忽视对后者的深入理解;过度重视舞美,使某些舞美设置“掩盖”了戏曲的特征;剧本的文学性有待强化,尤其要避免“主题先行”的误区。

西藏民族大学李宜教授《藏戏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介绍了西藏藏戏的历史与表演形态,提到各地区藏戏之间缺乏交流,保护措施有别,国家级传承人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等情况。报告提出:希望政府部门建立专业的藏戏保护机构和培训机构。

中大非遗中心倪彩霞老师发表《黄燮清到唐涤生〈帝女花〉的艺术因革》。《帝女花》是粤剧经典,原为清中叶的传奇作品,1957年由唐涤生改编创作而成。两部作品在创作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曲文和声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粤剧《帝女花》的成功不仅在新变,还是在坚持古典戏曲诗性美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新。中大非遗中心刘梦颖博士《“非遗”话语下的防灾、抗灾民俗》提出:贯穿人类进化史的自然灾害在破坏日常秩序、威胁人类安全的同时,也形塑着人类的精神世界。“非遗”话语下的防灾、抗灾民俗,由于被纳入国家政治文化建构体系,逐渐偏离“迷信”的意识形态评判,其科学性、心理作用机制等得到彰显。

报告之后,学者们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讨论。孙建军研究员认为:戏剧研究中民间小戏和地方戏的研究领域很宽广,可以从社会学、戏曲史、观众学、文化传播、地域文化等角度展开。马知遥教授认为:刘文峰教授提出要在生活传承中重新认识民间小戏的价值,在创新中发展,这些观点很有意义。刘祯教授从戏曲层次性和小戏的发展历史出发,提出戏剧学研究在21世纪的研究重心,抓住了戏曲研究的空白点和着力点。董上德教授从广东地方戏的角度,以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戏剧传统在当代如何得到更加积极的传承。李宜教授提到的三面看台、不同地区的藏戏之间缺乏交流等问题值得关注。刘祯研究员认为:以《帝女花》为例探索戏曲艺术的演变,研究非常有意义。黄燮清创作的年代传奇已走向衰弱,地方戏逐渐兴盛。唐涤生用地方戏改编传奇作品,是用富于活力的粤剧来挖掘《帝女花》这部戏曲史上不是很受关注的作品,使其获得新生。董上德教授认为:人类进入21世纪,面对的灾害可能越来越多,尤其是全球暖化带来不可预期的后果,灾害民俗学研究是一个有建设性、有远见的课题。

四、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个案研究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李双芹老师《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非遗传承的研究与实践——以粤剧为例》提出,非遗的高校传承分为“传而不承”和“既传且承”两个层面,以“既传且承”为目标的非遗传承,应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传承,对高校的“传承人”应有合理机制给予保障。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陈月娥老师《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与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粤剧艺术如何导入文化课程。报告提出:与企业项目向结合,开设文化讲座、进行主题设计、运用新媒体开展推广活动等,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吴晴萍老师《民俗视域下的木鱼书研究》提出,自明末后,木鱼书成为广府地区老百姓的重要娱乐方式,以自梳女为代表的女性群体是主要受众及传播者,木鱼书呈现出诸多与女性相关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女性意识。

广州美术学院李红老师《广绣教育传承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广绣的教育传承要在厘清传承什么(技艺还是文化),谁来传承(传承人、传承人群、各类学校学生及感兴趣的社会人群)的基础上探讨具体的方式和方法。韶关学院黎洁仪老师《粤北张田饼印制作技艺与传承研究》介绍,广东新丰梅坑镇张田村是目前发现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传统饼印的产销地。报告提出,张田饼印制作技艺传承的直接困境在于地方社会节庆仪式感淡薄,机器化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在后申遗时代,消费升级,张田饼印该如何传承和发展,值得深思。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万桂红老师《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路径——以莞香为例》提出:传统手工技艺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要以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作为保护观念和导向,注重整体文化生态的修复和营构。

东莞市文化馆黄凤琼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保护的现状与对策——以东莞市为例》介绍东莞的非遗资源。目前东莞市已建成广东省最大的地级市非遗展厅,还推出非遗墟市;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研发相关课程;建设活动与传播平台,定期举办非遗传承活动。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开始形成非遗保护的“东莞经验”。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董帅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与共享》介绍了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开放全市非遗点,开展各类活动;开设非遗课堂,举办主题展览;推动非遗进校园;推动非遗文创活动。总之,努力让现代人喜欢非遗。

报告之后,四川大学丁淑梅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关于岭南非遗的个案研究非常有价值,体现了民间传统、非遗地域分化的过程,国家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应该给予更多支持,使非遗在一个动态的分层、活态的地方性中更丰富地传承与发展。关于传承空间,高校应更多承担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偏向于实践性活动,与职业教育对接。关于传承主体,代表性传承人以外,通过学校非遗教育培养起来的新生代传承主体该如何界定?基于代表性传承人所形成的社会传承群体该如何界定?保护政策在这方面应该推进。关于非遗生态,应该让非遗回归日常生活,让它在自然、自发状态中传承和发展,激发其内在的活力和生机。另外,保护政策在中层、基层如何落实到位很重要。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的讨论涉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艺术学的学科建构展开了富于现实意义以及前瞻性的探索。中大非遗中心在推动非遗学科化建设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中山大学中文系、非遗中心在2006年率先设立国内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生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在过去十年中培养了3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当中大多数已经成为研究、保护、宣传和传播非遗的骨干力量。目前中心努力推进的事情有:加大非遗学科宣传,营造学科氛围,建立专门的网站、微信、期刊和系列出版物和专题研讨会;加强文献和案例研究,夯实学科的基础;推进完善学科理论,促进学科范式独立,建立非遗学科理论交流平台,建构理论体系;推动联盟建设,中心已在全国设立14个工作站,一批高校、研究院参与到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中。未来中心将继续努力,吸引更多高校参与进来。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研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Tough Nut to Crack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