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抚你的“情绪肚”?
2019-12-14小语
小语
有不少人,一遇到紧张和压力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情绪肚”:腹痛、腹胀、拉肚子、便秘;还有不少人,长期饱受“情绪肚”的困扰,但去医院里里外外检查一番,却没发现什么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又不容小视。这究竟是得了什么病?能不能治呢?
IBS——当我们出现“情绪肚”时
有时候,我们的肠道会偶尔“调皮”“闹情绪”而不好好工作,进而出现功能性紊乱,表现最多的就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根据排便习惯的异常类型,IBS可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和混合型(IBS-M)3个主要亚型。多发于20岁~50岁的中青年,其中女性多于男性。IBS的症状可频繁、反复发作,做了各种相关检查却无法发现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都会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另外,旅行、改变日常生活规律、饮食不当及女性月经期时,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加重。还会引起部分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精神健康问题。
是工作压力大引起的吗?
引起IBS的原因很复杂,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异常、肠道感染、黏膜免疫和炎性反应、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食物不耐受和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诱发IBS,所以工作压力大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如何诊断?
IBS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腹痛症状为IBS的突出表现,多无明确的诱因,进食后可能会加重。主要有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其他腹部症状还有腹胀、胃灼热、早饱、恶心、呕吐等。除了腹部症状,IBS患者还存在更多的胃肠道外症状,包括头痛、非心源性胸痛、排尿困难等,严重患者同时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如抑郁、焦虑等。
对所有反复腹痛、腹胀或其他不适症状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患者,医生会询问胃肠道相关症状和报警征象,以排除肿瘤或其他肠道问题,及时诊断IBS。
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IBS(IBS-C)是一回事吗?
IBS-C与功能性便秘是同一疾病谱中两种不同表现:
★ 功能性便秘:主要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
★ IBS-C:腹痛、腹部不适症状更突出,部分患者排便后腹痛症状可改善。
IBS-C和功能性便秘的症状类似,有时还会相互转化。慢性便秘的患者腹痛表现突出时,其诊断应考虑为IBS-C;而当腹痛轻微、便秘突出时,或随着便秘的改善腹痛可以缓解,则应诊断为功能性便秘。
如何治疗?
1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是IBS治疗中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IBS 患者对疾病的病因和危害认识不足,或者对症状过于担忧,是导致其就医的主要原因。患者应该了解到:IBS是功能性疾病,不会直接进展成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癌症;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其症状大多能得到改善;调整生活方式也可有效预防IBS复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于有心理精神症状的患者,必要的话也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2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IBS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
★ 腹泻型IBS患者:可以应用解痉剂和止泻药物。
★ 便秘型IBS患者:推荐使用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如利那洛肽。相比于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传统刺激性泻药可导致腹部绞痛,而传统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可增加腹胀症状,这些药物都仅能缓解便秘症状,无法缓解腹痛和/或腹部不适。而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不仅能加快肠道运动,促进排便,改善慢性便秘症状,还可以显著缓解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疗效优于传统药物。
★ 非便秘型IBS患者:可以使用利福昔明改善总体症状。
★ 难治性IBS患者及存在合并症状或心理症状的患者:应该使用联合药物治疗,精神類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法往往有效。同时,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的食物,调整相关的生活方式。
3饮食和生活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缓解IBS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证饮食健康,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限制的食物种类包括:
★ 不耐受的食物;
★ 高脂肪、辛辣、麻辣和重香料的食物;
★ 高膳食纤维素食物可能对便秘有效,但对腹痛和腹泻不利;
★ 避免摄入含有明确过敏原成分的食物。
除了保持健康饮食之外,还应该减少烟酒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坚持定期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IBS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