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圈建设关键要升级服务

2019-12-14《财经》

公务员文萃 2019年11期
关键词:都市公共服务民生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层面城市化战略中对中心城市、都市圈建设等议题的强调,引发人们热议,并令官学两界精神为之一振。舆论普遍认为,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建设为城市化战略重心,符合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规律,能更好地稳就业和促进消费,也能让旨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补上民生短板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围绕城市化发展重心和重点的争论,除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考量,也有城市管理能力方面的考量,说到底就是效率和秩序的取舍问题。地方官员和城市居民一方面想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各种红利,一方面又为交通拥堵、服务供给压力、就业稳定性、治安和潜在的贫民窟等诸多问题忧心不已。

当然,为了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并让周边城市也能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红利,有关部门在鼓励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在同步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战略。然而一方面由于受限于服务能力欠缺和管理能力的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受制于行政藩篱和GDP竞争情结,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间的基础设施难以共享,公共服务难以均等化和一体化,结果导致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间经济要素和人口流动不能实现动态平衡和最优配置,既无法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压力,也无法令周边城市分享中心城市发展红利。

如果能更好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现服务能力深化、管理能力升级和秩序与效率兼得,相信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城市居民,无疑都不会对城市规模合理有序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有序增长感到抵触。而冀望从中心城市发展分得一杯羹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官民想必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实现服务能力的升级和深化,分为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前者主要负责公共服务的供给,后者主要保障民生服务的供给。当然,公共服务的供给在保障公益属性的同时,也不妨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对民间资本开放,以取得更高的服务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在公共服务方面,地方政府要摆脱GDP情结和面子工程导向,以弥补民生短板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优先考量。日前,中央有关部门要求加快发放地方专项债并扩大使用范围,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其用意和导向不言而喻。

在城市管理方面,现在不少地方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的参与配合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明显改善。据报道,在阿里等公司的参与下,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于2016年10月启动,数据显示,通过红绿灯的自动调控,可以把行人和车辆过红绿灯的时间减少15%。而最早试点启动的萧山区已创新实现了120救护车等特种车辆的优先调度,“城市大脑”根据交通流量数据,自动调整沿线信号灯配时,为救护车定制一路绿灯的生命线,并减少对其他交通的影响,到达现场的时间节省一半。

而在衣食住行等民生服务供给方面,互联网平台公司也可以发挥较大作用。据报道,美团等互联网服务平台公司发挥技术和平台优势,为商家输出IT基础能力,通过自主研发餐饮、酒店管理系统,将商家业务经营数字化,帮助其不断优化经营服务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这在盘活那些老字号商店和饭店的服务供给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既有利于保留城市文化底蕴,又盘活了特色服务文化资产。

进入服务经济时代,都市圈既是各项服务的主要消费地,也是服务的主要供给中心。依托互联网服务平台公司提供的生态和圈层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创业,比如美团等基于在生活服务业的深耕和大数据积累,为商家提供选址租赁、员工培训、数据分析等全流程服务,并分享产业趋势、管理方法,既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供给,满足都市圈的服务需求,也可以创造更多的服务岗位,并形成良性循环。此外,通過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群之间的公共和民生服务能力的优化共享,可以更好地实现不同人群居住空间的优化配置,比如更多的年轻人集聚在中心城市打拼,而更多的老年人分流到周边城市享有更安静的居住环境和更悠闲的生活节奏等等。

(摘自《财经》)

猜你喜欢

都市公共服务民生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穿越水上都市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