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工作综述

2019-12-14胡春柏孙斯琴格日乐

草原文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吉林大学匈奴墓地

胡春柏 孙斯琴格日乐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截止目前,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30~70年代,为初始阶段,这期间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人骨的研究如星星之火。第二阶段为20 世纪80年代至今,是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出土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是针对单个遗址或墓地的个案人骨研究成果逐步积累、对于区域性人种分布及匈奴等北方民族的人种类型的初步探索、古DNA 和稳定同位素等新研究领域的拓展、古病理研究的科学性显著增强。

一、初始阶段(20 世纪30~70年代)

最早对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古代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是日本人三宅宗悦,1938年出版的《赤峰红山后》收录了他的《赤峰红山后石椁墓人骨的人类学研究》,该文发表了他对赤峰红山后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石椁墓出土人骨的观察和测量结果①。1975年发表的《赤峰、宁城夏家店上层文化人骨研究》是国内学者对内蒙古地区出土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最早成果,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潘其风、韩康信两位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完工、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等三处东汉时期墓地发掘所得较完整的颅骨做了观察和测量、种族类型分析以及基于四肢长骨的身高推算,此外还通过与公元前1 世纪贝加尔湖地区匈奴墓颅骨数据的比较,对这三处墓地的族属进行了探讨②。对桃红巴拉M1 残颅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认为就其可以观测的项目来说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且其颅长等七项数值都没有超出北亚蒙古人种的变异范围,另外桃红巴拉M1 有相当高的面高,这与外贝加尔匈奴高面型的特征相符③。对毛庆沟墓地人骨进行了鉴定、观察和测量,认为毛庆沟墓地居民的颅面部特征主要接近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只是较大的面部扁平度等特征可能比较接近北亚类型④,此外还对大甸子、大南沟、朱开沟等墓地出土人骨进行了研究⑤。另外邵福根、时墨庄对察右前旗豪欠营湾子山辽代契丹人骨进行了测量和研究以及面貌的复原⑥⑥。

二、发展阶段(20 世纪80年代至今)

8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发掘的广泛开展,新发现的人骨材料倍增,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好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民族遗留的、种族类型丰富的人骨材料,吸引了越来越多从事人骨研究的学者。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体质人类学方向的师生就是其中最为庞大的一支力量,另外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青年学者也都积极加入到内蒙出土人骨的研究中来。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的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针对单个遗址或墓葬的个案人骨研究成果逐步积累

由性别年龄鉴定、颅骨形态的观察与测量、种族类型分析等几部分构成的基础的人骨研究报告数量大增。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人骨材料源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时代上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青铜时代、秦汉时期、魏晋时期、辽代、金代、元代、清代,地域上由原来呼伦贝尔高原、科尔沙地西部、岱海黄旗海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零星的几个地点,向西扩展到乌兰布和沙漠和阿拉善高原,向东扩展到科尔沁沙地腹心地带,鲜卑族、契丹族的颅骨材料更为丰富,新发现了室韦、蒙古、东胡等族的人骨材料⑦。另外,对四肢长骨的测量和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⑧。

2.对于区域性人种分布及匈奴等北方民族的人种类型的初步探索

随着公开发表颅骨数据的积累,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综合性的研究。主要表现是:对一个地域内不同历史时期居民的种族类型和发展脉络进行总结,代表性的文章有《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商周时期至汉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及相关关系》⑨、《先秦时期我国居民种族类型的区系划分》等⑩。朱泓先生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先秦时期中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居民划分两个古代人种类型,即古东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⑪。古东北类型,是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土著类型之一,特点是颅型较高,面型较宽阔且颇为扁平。古华北类型的居民是内蒙古长城地带最主要的原始土著,特点是高颅窄面、较大的面部扁平度,伴有中等偏长而狭窄的颅型。张全超博士在系统分析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和蒙古国以及贝加尔湖和外贝加尔地区北亚类型古代居民颅面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将北亚蒙古人种中以圆颅低颅阔颅为特征人群与以中颅低颅阔颅为特征的“古西伯利亚”类型人群区别开来,命名为“古蒙古高原”类型,这类人群主要生活在蒙古高原,内蒙古境内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北亚蒙古人种都属这一类型⑫。另外,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部分“古中原类型”居民向北迁徙来到内蒙古中南部,西岔石棺墓群、后城嘴、西麻青、毛庆沟、饮牛沟、忻州窑子、小双古城、将军沟等墓地都发现有此类居民⑬。魏东博士对绿城青铜时代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表明,在内蒙西部的阿拉善高原有古西北类型的居民⑭。

另一个表现是开始对匈奴、鲜卑、契丹等北方民族的人种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述,涌现出一系列的优秀成果。其中最为精彩的是关于南北匈奴在人种类型是上否存在固有差异的讨论,潘其风先生根据在东欧和匈牙利发现的匈奴墓葬中有属于古西伯利亚类型的头骨,推测组成北匈奴的主体居民是古西伯利亚类型,而大通匈奴人骨颅面部特征不同于古西伯利亚类型,进而推测南北匈奴在体质类型上可能早就存在差异⑮,这种观点得到了乌恩和朱泓两位先生的支持,乌恩先生认为鄂尔多斯杭锦旗桃红巴拉、阿鲁柴登、准格尔旗西沟畔、玉隆太、速机沟等是林胡的遗存,凉城毛庆沟、饮牛沟、崞县窑子、和林格尔范家窑子是楼烦的遗存,而林胡和楼烦最终都加入了匈奴联盟⑯。朱泓先生进一步阐述桃红巴拉、崞县窑子、毛庆沟、饮牛沟可能代表了南匈奴的祖先类型。北匈奴中的古西伯利亚类型很可能就是在大漠以北的草原居民中发展起来的,南北匈奴在种系构成方面本来就存在着不同的来源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长城地带的遗存与西汉时期的匈奴遗存之间存在很大的时间缺环,现有考古材料不能确切说明哪些人群加入了秦末汉初的匈奴联盟,青海上孙家寨的颅骨尚不能确定是否能代表南匈奴的人种特征,因此,据此得出的南北匈奴在人种类型上的差异还需要新的确定的人种学材料的支持⑱。后来又有研究指出匈奴人种的构成具有突出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当地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内蒙古地区的新店子、阳畔、井沟子等古蒙古高原类型的居民应与蒙古高原和外贝加尔石板墓的居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部分古代居民很可能加入到匈奴联盟当中⑲。相对于匈奴人种的热烈讨论,对鲜卑、契丹等族的研究则略显沉寂。朱泓先生认为平洋、完工都是拓跋鲜卑先世固有的遗传学性状,至于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所具有的北亚人种成分,是匈奴人或与匈奴具有相同种系渊源的部族基因流入的结果。契丹人种族成份中主体因素是北亚蒙古人种,但与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等拓跋鲜卑相比低颅性质有所减弱,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契丹人与高颅的东亚、东北亚居民发生更多的血缘融合,另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种系渊源上与拓跋鲜卑有别。契丹为宇文鲜卑的一支,宇文鲜卑与南匈奴存在着遗传学联系,而南匈奴是一个颅型偏高的人群⑳(这种推论建立在南北匈奴存在体质差异的基础之上)。《东胡人种考》一文从被认为是东胡后裔的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的种族类型出发,否定了属于古东北类型的东北系曲刃青铜短剑墓主人和属于古华北类型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为东胡的说法,认为年代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人种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的井沟子居民是东胡㉑。

3.科技的进步带来研究领域的拓展

将DNA 检测、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新的科技手段应用到古代人骨研究当中,为人类骨骼考古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DNA实验室和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对内蒙古出土人骨DNA 进行研究的主力军。他(她)们对吐尔基山辽墓、龙头山遗址、三道湾鲜卑墓、西园春秋墓地、崞县窑子墓地、将军沟墓地、大堡山墓地、新店子墓地、商都辽墓、尖山辽墓、山嘴子辽墓、耶律羽之家族墓、哈民忙哈遗址、砧子山元代墓地等多处出土人骨进行了线粒体DNA 的研究㉒。关于通过核DNA 的检测来探索父系遗传上的亲缘关系,虽然有学者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由于 Y-DNA含量非常低,加之技术的限制,并未取得成功㉓。

国内通过人骨中C、N 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始见于1984年,逐步成熟于21 世纪初期。首次对内蒙古地区出土人骨做饮食结构分析的是2003年发表的《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其中包含了对兴隆洼遗址出土人骨的13C 和15N 检测和分析,认为该遗址居民的植物性食物以C4 类为主,且有一定量的肉食摄入㉔。此后一些学者采用同种方法陆续对新店子等十余处墓地和遗址的居民进行了饮食结构的分析㉕。

4.古病理研究的科学性显著增强

对于考古出土人骨病理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几乎是与传统体质人类学应用于考古研究同步的。一般来讲,一份完整的人骨研究报告往往包括了对病理现象的观察。但是,由于绝大部分从事古代人骨研究的学者并没有医学背景,加之我国考古学诞生之初证经补史的初衷,导致对古病理的关注度并不高。受西方考古思想的影响,古病理研究的重要性日益被国内学者注意到了。关于疾病形成原因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行为模式、生存环境、健康状况、社会发展。进入21 世纪以后对于内蒙古地区出土人骨的病理研究也向着更加科学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代表性的成果是对赤峰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人类椎骨疾病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制订了人类椎骨椎体的退行性关节病和黄韧带骨化这两种疾病患病程度的分级记录标准,并对患病率和患病程度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两性的对比发现退行性关节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男性颈椎患病较多,而女性腰椎患病较多,黄韧带骨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男性胸椎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作者认为其差异暗示行为模式上的差异㉖。

三、小 结

我区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基本是由社科院和知名高校主导的,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对全区范围内先秦时期的种族类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DNA 检测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前沿领域也并不落后。但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基本是针对单个遗址或墓地的,综合性的研究很少见。而且由于DNA 检测和稳定同位素分析一般都是有选择性地取样,这使得某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人群种族的实际情况和当时居民整体的食物结构以及经济方式。例如相关学者根据采自砧子山墓地10 个样本的线粒体DNA 分析,认为砧子山元代居民主要是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人㉗;而传统体质人类学者根据颅骨的观察和测量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墓地存在4 例男性欧罗巴人种㉘。另外将军沟墓地人骨线粒体DNA 分析表明,该墓地居民处于北亚人群谱系的分支上,即其母系主要来源于现代北亚人群的祖先型㉙,而传统体质人类学通过颅骨测量数据的分析认为将军沟墓地居民属于古中原类型㉚。对于这种不同结论的形成原因,两方面的研究学者都没有做出解释。这说明如何让人骨研究更好地为考古研究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内蒙古地区的人类骨骼考古研究会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注释

①三宅宗悦:《赤峰红山后石椁墓人骨的人类学研究》,《赤峰红山后》附录一,1938年。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组:《赤峰、宁城夏家店上层文化人骨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2期。

③潘其风、韩康信:《内蒙古桃红巴拉古墓和青海大通匈奴墓人骨的研究》,《考古》1984年4期。

④潘其风:《毛庆沟墓葬的人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⑤潘其风:《大甸子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潘其风:《大南沟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人骨的观察鉴定与研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8年;潘其风:《朱开沟墓地人骨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⑥邵福根:《契丹女性体质形态的研究》,《契丹女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时墨庄:《三号墓契丹男性人骨的测定》,《契丹女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张守详:《契丹女尸与男性人骨生前面貌的复原报告》,《契丹女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⑦朱泓:《扎赉诺尔汉代墓葬第三次发掘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89年2期;郑丽慧:《内蒙古四子王旗城卜子元代墓葬出土人骨的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魏东:《额济纳旗绿城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人骨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 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张君:《谢尔塔拉墓地的人骨初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地》,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121 页;方启等:《元上都周围墓葬出土元代人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元上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张全超、胡延春、朱泓:《磴口县纳林套海汉墓人骨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2期;张全超等:《黑龙江省尼尔基库区的清代达斡尔人骨》,《人类学学报》2015年3期;周亚威等:《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4期。

⑧张全超、常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4 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张旭等:《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人类学学报》2015年2期。

⑨潘其风:《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商周时期至汉代居民的人种类型及相关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⑩潘其风等:《先秦时期我国居民种族类型的区系划分》,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⑪ 朱泓:《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文物季刊》1998年1期;朱泓:《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代种族》,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1 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⑫ 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85-89 页。

⑬ 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73-82 页。

⑭ 魏东:《额济纳旗绿城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人骨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3 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⑮ 潘其风:《从颅骨资料看匈奴的人种》,《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文集》(二),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92-301 页。

⑯ 乌恩:《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4期。

⑰⑳ 朱泓:《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北方文物》1994年2期。

⑱ 林沄:《关于中国的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期;潘玲:《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133 页。

⑲ 张全超、朱泓:《关于匈奴人种问题的几点认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6期。

㉑ 朱泓:《东胡人种考》,《文物》2006年8期。

㉒ 万诚等:《夏家店等古人骨DNA 的提取、扩增及序列分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5期;许月等:《吐尔基山辽代贵族墓葬人骨遗骸线粒体DNA 多态性分析》,《吉林大学学报》2006年2期;付玉琴等:《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周时期古代人群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5期;常娥等:《内蒙古包头市西园春秋时期墓地人骨线粒体DNA 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6 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64-370 页;常娥等:《内蒙古凉城县崞县窑子墓地古人骨线粒体DNA 研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5 辑),2007年,第356-363 页。

㉓ 张野:《古代DNA 技术在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遗骸研究中的应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15 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93-297 页。

㉔ 张雪莲等:《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2003年2期。

㉕ 张全超等:《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食谱分析》,《文物》2006年1期;张全超:《吐尔基山辽墓墓主人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1期;张全超等:《内蒙古林西井沟子西区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7 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张全超等:《内蒙古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人类学学报》2010年3期;张国文等:《内蒙古三道湾和叭沟鲜卑墓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边疆考古研究》(第10 辑),2011年;张全超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纳林套海汉墓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人类学学报》2012年4期;张全超等:《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汉代墓地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草原文物》2012年2期;张全超等:《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坑”出土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古与文物》2015年4期;张雪莲等:《兴隆沟遗址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南方文物》2017年4期。

㉖ 侯侃等:《赤峰兴隆沟遗址人类椎骨疾病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人类学学报》2017年1期。

㉗ 付玉琴等:《内蒙古砧子山墓地古人的线粒体DNA 多态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期。

㉘ 方启等:《元上都周围墓葬出土元代人骨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元上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103-170 页。

㉙ 刘伟强:《内蒙古将军沟墓地古代居民线粒体DNA 多态性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3-30 页。

㉚ 张全超等:《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人骨研究》,《人类学学报》2006年4期。

猜你喜欢

吉林大学匈奴墓地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义退匈奴兵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黄大年——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