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旬夫妇的爱心基金

2019-12-14严德文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5期
关键词:海安父母亲老两口

□严德文 朱 源

令人称道,耄耋夫妇捐善款

2017年重阳节,江苏省海安市九旬高龄的孔锦文、王爱廉夫妇做出一件义举:捐出毕生积攒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孔锦文、王爱廉爱心基金”,用于救助农村特困家庭、贫困老人以及贫困学生。

捐赠仪式举办前, 93岁的孔锦文老人坐车从家里赶到了现场。而他的老伴、90岁的王爱廉因为卧病在床,没能赶来参加活动。孔锦文老人虽然拄着拐杖,但走起路来却稳稳当当,说话的声音显得格外洪亮: “我们年纪也这么大了,现在生活也不愁,自己还有退休工资,我们这些积蓄不要老是放在身边了。我和我老伴商量后,觉得应该把多年来存下的积蓄捐出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把钱用在更有需要的人身上。”老人的一番心里话,激起了台下阵阵掌声。孔锦文老人还表示,如果这些还不够,他以后还将尽自己的力量继续追加。

辛苦挣钱,一生勤俭历艰辛

90多岁的孔锦文和王爱廉夫妇,是海安市城镇居民。

孔锦文15岁就在海安做学徒工,后来和朋友一起开了个杂货店。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孔锦文这个小老板也转变成了商店的一名普通职工,后来在海安五金公司退休。

退休之后,闲不住的孔锦文带着老伴开始摆摊做生意。他说:“我们夫妻俩就到路边摆摊卖布,做点小生意。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去摆摊,卖到晚上,扛布扛得肩膀疼,到了晚上再把布寄放在别人家,第二天继续摆摊,一年四季都是如此,风里来雨里去,这小摊一摆就是十多年。”孔锦文做生意从不占人家便宜,更不会占国家便宜,赚的是辛苦钱。“卖货真的就要说真的,好的就说好的,不能以次充好。我摆摊卖布都交税的,不交税我就不卖。”那时,税务部门收完税后要在货物上盖章以示结税,孔锦文每次批货后都会自己用架子车将一车的货拉到税务局盖章,然后再拖回来卖。

据孔锦文夫妻的子女介绍,父母亲都非常勤俭,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节省,不能暴殄天物。“我们过去过的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浪费。”

助贫济困,经常资助贫困人

孔锦文、王爱廉夫妇的爱心捐赠,并非一时之举。早在当年开店铺时,孔锦文夫妇就在店门口常年摆着热水、茶叶,主动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的茶水。孔锦文有时候去上海为商店进货,回来时就带点治疗头痛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常用药品,以备家庭困难的患者服用。孔锦文说,那会,附近的群众谁有了小病,谁感到有点不舒服,都爱来他家找点药吃。

2011年的一天,孔锦文、王爱廉夫妇正在看电视,忽然,海安电视台播放的一期节目引起了老两口的注意。原来,这期电视节目介绍了当地17个贫困残疾家庭面临的困难,希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捐赠。老两口看了节目之后,主动找到当地民政局,在详细了解了 17个贫困残疾家庭的情况后,决定对他们进行帮助。最终,老两口在女儿的陪伴下,挨家挨户地给这17个贫困家庭送去了救助金。

孔锦文的女儿说:“父母亲做了多少好事,恐怕自己都数不过来了。靠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是两位老人家的愿望和梦想。我父亲常说,‘我总结了几句话,助贫济困,世代受益;勤俭做人,幸福永恒。富由勤俭败由奢,知足常乐福气来。’”

对于孔锦文、王爱廉夫妻助贫济困之举,他们的五个儿女也一直表示非常理解和支持。孔锦文、王爱廉的大儿子说:“我们个个都有工作,吃穿不愁,父母亲的钱他们自己做主。” 孔锦文、王爱廉的三女儿说,父母亲的义举其实早就感动了他们这些儿女,因此兄妹几人也经常助人为乐。

猜你喜欢

海安父母亲老两口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务付出十四载讲述 八旬老两口把社区变花园
蝴蝶,你赢了……
拍拍手,灯亮了
清道夫
偶尔
清明祭
海安推进电镀企业治污限期两个月完成整改
父母亲的新朋友———《意林》
做父母不当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