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体系,做好新时代高校宗教工作

2019-12-14

法制博览 2019年13期
关键词:传教校园政治

张 肖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安全稳定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办学治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安全工作扎实推进,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基地,其安全稳定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高校进行宗教渗透力度加大,推销其政治和价值观念,拉拢学生信教。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是指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事违反我国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活动,企图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1]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使我国政治稳定面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挑战。2016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2]因此,坚决抵制宗教渗透,构建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体系,做好新时代高校宗教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度重视,构建有效防控的工作机制

一是高校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宗教工作。高校党委正确把握和落实中央关于高校宗教工作的政策要求,坚持教育与宗教分离,坚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严禁在校园传播宗教、发展信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办宗教活动,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坚持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宗教方面的重要问题,不断提高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高校党委注重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本校各级干部对高校宗教工作的复杂性、敏感性迫切性、长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宗教工作格局。宗教工作的分管领导是党委委员,宗教工作职能由统战部门负责;高校成立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宗教工作由维稳委员会(综治办)、统战部、宣传部、保卫处、教务处、科研处、校团委学工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各学院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制度,强化问责。高校专门制定意识形态阵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包括宗教工作在内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行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负责制,学校每年与各学院、各部门签订安全稳定综治责任书,完善安全责任追究制,有效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和传教活动。高校坚持双休日、节假日值班及校领导带班制度,发现校园传教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四是建立宗教信息收集反馈和及时处理机制。高校建立安全稳定工作师生信息联络员队伍,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做到班班有信息员,切实加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因素的监控,如发现有校园传教行为,及时上报并迅速处理。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筑牢师生的思想防线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学校把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宗教理论相关知识作为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安排有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组织部分师生参加学习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要通过加强教师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二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抵御宗教渗透、防范校园传教的思想基石。三是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能力,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压力的时候,能够拥有从容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选择到宗教中寻求慰藉。四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强化教育引导,学工队伍把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守好阵地,管好队伍,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不给境外宗教渗透和校园传教提供机会。五是拓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丰富各种社团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

三、阵地把关,针对性阻断宗教渗透和校园传教的渠道

一是高校教务处加强教材的审核及课堂教学管理。明确教材选用流程和相关责任人。坚守教书育人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巡视工作深入课堂、学生评教等活动,确保课堂纯洁性,防止利用学校资源宣扬宗教和错误观念,提高“阵地”意识。二是科研处把关各类出版物、论坛、研讨会、报告会。严格执行学术活动申报审批制度,做到“一会一报”“一事一报”,逐级审批,层层把关。三是宣传部加强校内网站、微信等网络平台的管理。强化信息发布审核,建立监督把控机制,对组织机构账号加强事前审核,确保内容积极、向上、健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网络、微信等平台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严防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渗透。严禁在校园网络中传播带有宗教色彩的信息,对贴吧、微信、QQ群等社交工具中出现的传播宗教言论及时进行引导和批评教育,并在第一时间删除信息,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四是团委严格社团活动审批管理,把控社团活动的文化正确带动性。五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做好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管理工作。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归国留学人员及新引进职工,加强宗教背景了解和审查,对送出校外交流的老师和学生,在出校之前和回校之后及时做好预防和排查工作。在外教聘约和留学生入校时明确要求,必须严格遵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在课堂和校内进行宗教活动。六是保卫处将防范非法传教问题纳入日常治安管理。加强校园巡查,通过24小时巡逻、技防监控、师生员工举报等手段发现掌握非法宗教行为,依法及时妥善处理校内非法宗教活动。保卫处、统战部还主动加强与公安、宗教等政府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指导和支持,及时沟通动态信息,依法治理校园周边的宗教私设聚会点。最后,各班安排学生信息专员,及时向辅导员汇报班级情况,重要信息和突发事件即时报告。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入学生班级QQ群和微信群,随时监控班级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为学校处置各类隐患事件发挥前置“探头”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3]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构建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体系,做好新时代高校宗教工作,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方面。把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工作,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新时代,我们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政治警觉性,充分认识到高校宗教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重要性,积极构建严密的防范宗教渗透体系,认真抓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传教校园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心校园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
爆笑校园
李提摩太的教育传教理念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