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要求论略

2019-12-14邢支刚

桂海论丛 2019年1期
关键词:总书记战略农民

□ 龚 晨,邢支刚

(中共贺州市委党校,广西 贺州 54289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汇聚起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绚丽篇章。

一、增强科学认知乡村振兴战略的领悟力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九大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之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和再定位,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及其中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演变趋势的再认识,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我们要科学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深远意图、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相关政策,用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指导推动“三农”工作创新发展。

第一,正确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针对“三农”中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以富有针对性的举措解决农业“短腿”、农村“短板”问题,顺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行了整体部署,科学有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我们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2],自觉提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和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1]我们要认清“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和总要求,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指针,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突出抓好这个“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中促进关涉乡村振兴的人、钱、物、地等要素优先安排。要深刻把握乡村演变发展态势、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特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第三,坚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导向。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重大战略导向。从宏观上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3]。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理当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从微观上看,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没有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4],必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将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预期目标。

第四,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旨归。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意蕴,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实践观,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创造主体、发展主体和享有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了“人民”属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价值遵循,以群众获得感为乡村振兴成效的评价标准,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5]。这充分彰显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品格以及对乡村振兴的“人民”本质的坚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注重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6],以实干促振兴,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7]。在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旨归上,必须坚持以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机制,破除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各种束缚,激发农民主体活力,“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6],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奋斗中、在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中收获到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更多实惠。

二、增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站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的高度把握,充分意识到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管用的举措和行动。如何走好走活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做好这篇大文章?《意见》作出了专门的决策部署,《规划》细化实化了《意见》中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对今后5年的乡村振兴中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进行了详细的专项部署。我们要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意见》《规划》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统筹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协同发展,增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力,狠抓落实,使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具体行动。

第一,突出特色,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导。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的基础工程,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在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树立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整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分类施策,注重特色,不搞一刀切、统一模式、层层加码,强化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要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搞形式主义、“形象工程”,防止走弯路、翻烧饼。“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10]。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论述的精神,既要注意发挥《意见》《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意识,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规划的战略思维,注重不同类型经验借鉴、不同类别模式策划、不同要素融合提升,使之更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规范性,又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在突出区域特色、精准施策、规划引导的同时,注重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质量,使之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要注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统筹,做好城乡双向流动、城乡融合、功能融合、要素融合、协作融合等统筹,提升乡村振兴的整体性、协同性,使之更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第二,聚焦重点,强化五大振兴协同发展。首先是要打好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1],脱贫攻坚应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体上,要注重全面,五大振兴系统发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1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共同提升。在重点上,要找准重要发力点,补短板、强弱项。发展现代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要补民生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作重要指示时指出,“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12]。要弄懂弄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的精神实质,科学辨识五大振兴的重点、难点;吃透《意见》中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的内涵,树立五大振兴要大合唱、一盘棋发展理念;在对表20字总要求,着力构建五大振兴协同推进机制的基础上,找准五大振兴的切入点、突破点,搭建好五大振兴的载体和平台建设,精准施策,不断提高五大振兴的集聚效果。

第三,创新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13],“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1]。强调了体制机制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指明了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意见》在第九部分指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实施当中,并从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的具体决策。针对当前“三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畅通瘀堵、破除壁垒、理顺关系、打通经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支撑和制度保障”[14]。要充分认识体制机制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构建多元互动的、开放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为支撑,着眼激活市场建机制,释放农业发展潜力;着眼激活要素建机制,健全乡村振兴的投入保障制度,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开发农村资源价值;着眼激活主体建机制,培育农民内生动力,进而全面激活乡村活力。

第四,科技引领,强化乡村振兴技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5]。从世界范围内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之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也就是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16]。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聚焦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乡村环境治理、乡村公共文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产业技术、绿色投入品供给、优质农产品服务和供给等科技方面的需求,通过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集成应用一批科技成果和技术模式,打造一批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区、示范村(镇)、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创建、产学研联合协作、典型示范引领、新型经营主体技能提升、成果转化应用等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制度政策保障体系,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科技供给新体系、科技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三、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1]。要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17],明确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内容、工作路径、工作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重要论断,着力强化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政治担当和党建引领,不断增强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力,以自身过硬的信念、能力、本领与作风,以过硬的党员队伍,带领人民走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第一,坚定政治立场,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1]。做好“三农”工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正确政治方向至关重要。必须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治意义,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乡村振兴中来;必须扎实落实好乡村振兴领导责任制,不断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五大振兴全过程各环节,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乡村振兴实施中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的实践中去;必须恪守为民谋利政治立场,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信党的“三农”工作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乡村振兴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正确处理好乡村振兴实施中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等“四对关系”。

第二,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凝聚力,直接影响着其引领乡村振兴的成效。“办好农村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8]。“两个必须”“两个作用”的提出,足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分重视。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依托,注重强化乡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以规范运作的服务阵地、务实管用的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定不移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乡村小微权力治理,全面提升乡村党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以全面提升乡村党员干部队伍执政本领为重点,构建长效机制着力推进乡村党员干部队伍培养工程与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积极探索组织契合、资源整合、功能融合等多元路径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创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效率、整体效能和社会效益。

第三,提升政治智慧,创新乡村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要提升政治智慧,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形成乡村振兴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1],“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9]。为此,要更新人才观念,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创新乡村人力资本和开发利用机制,广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汇聚起全社会力量。这需要我们着力实施农民素质优先提升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把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鼓励科技人才发挥支撑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对农户参与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事业引人、政策引人、感情引人、文化引人、待遇引人、环境引人,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各类统战力量投身乡村各项建设,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优势和新乡贤的积极作用;创新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构建各类人才参与服务的“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机制,以人才融合带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

猜你喜欢

总书记战略农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战略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战略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