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的应用分析
2019-12-14戴梦南周英陈珊汪金发易良杰
戴梦南,周英,陈珊,汪金发,易良杰
(湘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湘潭 411413)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广泛出血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2018 年8 月,我国首次报道发生了ASF 疫情,截止至2019年9 月11 日,全国32 个省份相继暴发ASF 疫情154 起。2019 年8 月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37.4%,此次疫情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控和根除ASF,如何稳步地恢复生猪生产和弥补巨大产能缺口,提高养殖从业者的信心,避免从业者对ASF 恐慌,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地理模型分析,提供空间和动态地理信息,是一门被广泛应用的技术[2]。根据ASF 传播特征,本文初步探讨GIS 技术在ASF 疫情防控和生猪复产的应用。
1 ASF 传播特征
1.1 传播风险因素
感染ASFV 的家猪、野猪(包括发病猪、康复猪)、病猪肉产品、病猪分泌物、排泄物和病毒污染的相关物品等均能传播该病,感染病毒的钝缘软蜱是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ASFV 在环境中比较稳定,能够在肉品、组织、血液、粪便,以及养殖场、市场、屠宰场、车辆等环境中长时间存活。病毒存活时间与所处介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1.2 传播途径
ASF 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存在经过苍蝇、蚊蝇、鼠、鸟类等生物媒介机械性传播ASF 风险。据报道,ASF 在我国主要传播途径是:污染的车辆与人员机械性带毒进入养殖场户、饲喂污染的泔水、感染猪及其产品的调运[3]。
2 GIS 技术在ASF 疫情防控和生猪复产的应用分析
ASF 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有可能导致ASF 疫情的发生,因此ASF 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疫情防控涉及到不同社会群体(政府、生猪养殖企业/户、屠宰加工企业、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餐饮业及生猪服务从业人员等),针对ASF 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结合GIS 技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用需求分析。
2.1 生猪信息及作用分析
采集本地区规模养猪场和散养户的相关信息(包括存栏数量、生猪流向、猪只死亡数等方面的数据),痕迹化管理实现数据的真实性,构建GIS 生猪信息数据库。利用GIS 的查询功能、空间统计功能和分析功能,生成统计报表、分析图表及养殖场点在本地区的宏观分布图。
生猪信息库是生猪防疫信息地图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区域性防控提供疫情预警,为政府实际掌握生猪产能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指导养殖户在合理的区间开展生产及粪污综合治理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2.2 自然环境和地域信息及作用分析
对本行政区域内法定划定的禁养区、主要交通干道线路、人为活动密集区、山地和植被等地形地貌和野猪活动区域及群体大致数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利用GIS 可对本地区生猪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指导新建猪场选址建设,指导固有猪场进行改造和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等;场点发生疫情时,可及时精准进行定位、风险评估,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关卡设定和确立扑杀范围等,结合流行病学和调查其他影响疫情扩散因素如人员和车辆等载体的移动,追溯疫情来源,研究疫情扩散规律,并在GIS 系统上模拟可能扩散的路线、方向和区域,防范疫情继续发展蔓延。
2.3 兽医公共资源信息及作用分析
系统采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出境检疫机构、生猪保险机构、第三方兽医检测和服务机构等多家单位的数据。实现基于GIS 系统的兽医资源信息有效管理,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标注出来,以便了解兽医服务资源状况,合理有效调度相关资源防控ASF。
2.4 主要风险点信息及作用分析
对餐饮企业、屠宰场、调动车辆、生猪交易中心、无害化处理中心、ASF 疫点及掩埋地等高风险场点进行数据采集,定期地开展ASF 风险评估,尽可能掌握ASF 疫情分布状况,指导各场所负责人加强管理和开展消毒工作,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
3 小结
由于ASFV 在环境中抗逆性强、生物安全管理落后的散养户广泛分布、相关从业人员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动物监测预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原因,ASFV 进入流通环节后,生猪养殖环境面临着面源性污染威胁,疫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本文从宏观防疫角度出发,探讨应用GIS 技术对最大可能的传染源和扩散途径进行系统性ASF 风险评估、管控,制作风险预警分布图,指导养殖从业者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降低区域性ASF 疫情发生率,逐步消除ASF 带来的面源性污染,实现生猪养殖区域化精细监管,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和肉品供给保障,切实保障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