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山,抹不去的记忆
2019-12-14张万成
□张万成
在一师四团团部机关和原十二连之间,有一座山,当地人叫博士山。为啥叫博士山,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一部和国民党起义部队六十五旅一部合编,组成新的部队,共同承担边防守卫任务。一天,部队派人来到英阿瓦提查探,发现这里土壤肥沃,可以开垦。
头顶着蓝天,脚踩着戈壁,一位带队的老红军登上山顶,举目四眺后问向导:“这是什么山?”向导说:“博孜山。”老红军听了,说:“这地方不算高,不是山。”老红军是陕西人,方言浓重,随行人员将“不是山”听成了“博士山”,于是在开荒地图上标注“博士山”。之后地图送审时,谁都没注意到这个名字。
1956年四团创建时,所在地是英阿瓦提。老八路赵国胜来四团担任政委时,调研当地风土人情,听到有人说起博士山,就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听说是老红军起的名字,他又问老红军是哪里人。赵国胜也是陕西人,得知老红军是陕西人,他连吟几遍“博士山”,悟出是陕西话“不是山”的谐音,哈哈一笑说:“就这么叫吧!博士山这个名字好,将来我们一定能培养出自己的博士。”博士山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在开发博士山大生产中,老一辈军垦战士用废旧钢材打制劳动工具,自制扁担、筐子,用肩挑、用手抬,在戈壁上兴修水利、垦荒造田,当年开荒1005亩。至上世纪70年代末,四团已开垦9万亩土地,形成了干、支、斗、农渠配套,条田林网纵横,戈壁与农田接壤处防风林密布的格局。
80年代初,四团在博士山上建起了一座电视转播塔。再后来,山上又逐渐建起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号塔以及水文监测塔等。这些高耸在山顶的形形色色的塔,成为四团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现在,四团又引来天山雪水,在博士山上修建蓄水池,计划绿化戈壁,把它变成花果山。
“博士山,走起。”每到傍晚,人们相约到博士山散步,一来运动,看天上云卷云舒;二来登高远眺,看一看日新月异的团场小城镇的美景。
作为第二代军垦人,我在四团工作生活了58年,见证了博士山的沧桑巨变。她从以前的名不见经传,到现在名声远扬,逐渐成为我心中神圣的山。看到山下一片片随风起伏的麦浪,一行行望不到头的玉米,一座座结满杏子、红枣的果园,我的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也承载着无限的希望。
“将来我们一定能培养出自己的博士。”20年后,老八路的心愿还真实现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四团有一位姓陈的考生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后留学英国,成为四团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
改革开放后,从四团走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有的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牌大学,其中有人还读了博士。冥冥之中,这或许是博士山的福荫吧。
近年来,四团出台优惠政策招揽人才,吸引了不少内地大学生来创业。其中,有一位研究生来到四团,如今已在四团成家立业。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博士生来四团工作,续写博士山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