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评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有效性
2019-12-13沈婷
沈婷
摘 要: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体系中重中之重,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创造性、表现力。现如今,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已成为每次活动的标配,而很多老师都是为了使得活动的整体性而为了评价而评价。但是在我看来,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更是每次活动的起点而非终点。美术活动中的评价应该充分凸显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将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视为他们的宝藏的发掘,充分发挥评价在美术活动中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非进行形式化的评价,“走過场”式的评价不仅无法达到发展的目的,还会使活动变得十分枯燥无味,使得评价乃至整个活动都毫无意义。
关键词:美术活动 评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1-0229-01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能只关注于幼儿的作品,对其进行表面性的评判,而因重视幼儿现在的同时,更应关注幼儿的发展,适当的评价可以激励孩子,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活动更具有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充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呢?
1 评价语言加强鼓励性质,提升幼儿积极性
幼儿年龄小,他们还无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成功的评价,所以老师、家长的评价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当他们认真地完成一幅画时,无论画的如何,只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给他们一句鼓励和赞美,相信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进而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不能只拿“像不像”、“好看不好看”来评价他们的作品。因为他们每一幅独特的作品里都有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诠释。
2 评价内容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具体来说,评价首先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作为教师,应该要善于发掘幼儿“独一无二”。特别是他们画出天马行空式的作品时,我们更应该给与幼儿“解释”的机会。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抓住每个幼儿的闪光点。
例如:当给与孩子同一个主题让他们进行创作时,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如大班孩子让他们以“春节到”为主题进行创作时,有的孩子会场面欢庆热烈,前后有层次,远近有大小,可以看出他的观察力和画画技能技巧都是不错的,而有的则相差甚远,很明显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上。再如在绘画活动《热热闹闹的青草地》中,有的孩子画面描绘了羊群一家欢庆热烈的场面,不管是从美羊羊、懒羊羊的咧嘴大笑,手舞足蹈的表情中,还是从空中点放的烟花上,都不难发现,在羊村里,刚发生了令人兴奋喜悦的大事,羊族们正在分享着那份幸福和快乐。而有的孩子画面则相对单调些。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活动时,要避免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要多做纵向比较,只要他们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了一点点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与他们表扬与肯定,给孩子足够的自信,让孩子有继续作画的愿望,才能使每一位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
3 评价时机灵活、合理切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时机是指评价进行的时机,需要教师根据活动中孩子随机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在平常的美术活动中,我们往往将评价环节放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其实这是很不合理的,更为合理的时机其实可以安排在活动后,也可以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和下一次教学活动前。
3.1 教学活动后的评价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操作活动后将自己的作品在集体面前展示,并进行讨论交流。当运用这类评价时,教师可以对画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及时指出并进行个别化指导。
3.2 下一次活动前的评价
这类评价的指导性更为强烈,主要针对于系列化、具有连续性的教学活动。
4 评价形式多样化,多方面对作品进行有效评价
评价的形式应该更具多样化,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既可以由教师为主体,对幼儿作品进行全面评价,也可以由幼儿担任主体,让他们进行相互间的“等级”评价。
4.1 增强幼儿同伴间相互评价
幼儿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相互之间有着更为相近的兴趣和喜好,其实他们更能读懂同伴的作品,感受到同伴作品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同伴的作品,帮助幼儿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作品。
4.2 重视幼儿自我评价
当我们进行美术活动时,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充分展现在作品中,其实他们是最了解自己作品的。教师想要对其美术作品有正确的评价,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们独特的内心世界,给幼儿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从他们的角度以他们的方式观察、理解世界。
4.3 给予自由欣赏评价的机会
这种方法是将幼儿的作进行集中展示,让他们自由欣赏、自由讨论。这种评价方法为幼儿创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欣赏,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更好的让老师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
4.4 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评价
让家长参与,就是为了让家长从不同角度观察、欣赏孩子的画作,使得他们更加了解、知道自己孩子绘画发展特点及水平。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作品,充分调动家长评价的效果,让他们成为孩子的指导者、合作、欣赏者。
总之,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需及时捕捉每个幼儿独特的闪光点,给孩子营造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人才奠定初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爱娣,胡世红.生活化的儿童美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建军.美术教学与审美创造力开发[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5] 李慰宜,侯晓燕.幼儿美术欣赏与表现[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6] 杜枚.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2006.
[7] 许红,陈蓉辉.幼儿艺术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