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构建模式研究

2019-12-13肖璐吴挺才

时代金融 2019年30期
关键词:构建大学生

肖璐 吴挺才

摘要:现代大学生创业首选的一种形式就是团队创业,随着创业团队的发展,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出现团队成员的自身能力、目标逐渐与团队组织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而创业团队的构建模式和管理方式是产生冲突和矛盾主要原因。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再从团队成员目标的一致性、团队成员的互补性、规章制度的明确性、沟通的有效性几个方面入手,构建高效稳定的创业团队。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团队  构建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视,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更为灵活,创业诉求也更为强烈。对于大学生来说,缺乏创业资金、社会经验、专业技能、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难以通过一己之力创业成功。因此,大学生把团队创业作为首选的创业模式。一个新创企业的核心就是创业团队,它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创建一支高效稳定的创业团队首先要从团队的构建入手。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存在的不足

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对创业有着较大的激情,但对创业缺乏理性的规划和管理的经验。通过对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二十多个创业团队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团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一)缺乏管理的规范性

据调查,创业初期,80%以上的创业团队缺乏规范的分工体系、决策流程和管理规则,处理决策分歧时显得尤为困难。比如,原本属于对方的工作由于私人原因没有完成工作量,因为成员之间碍于情面不便处理,导致拉下团体的进度;再比如,成员之间产生观念或人际上的冲突,缺乏规范的决策流程而导致矛盾升级,导致团队人心涣散。

(二)团队不稳定,人员流动大

有些团队成员在创业初期虽然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成立团队,但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起冲突时,团队成员缺乏团队意识,往往从自身考虑,很难从全局考虑。部分成员创业为一时冲动,在面对创业的困难时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勇气,消极面对工作,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团队缺乏斗志,人员流失。

(三)专业知识技能不互补

创业初期,大部分的创业团队的成立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人际圈的基础之上,而60%以上的学生创建团队主要以自己专业或同类专业的同学为主。创业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还涉及融资贷款、工商财务、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短期内无法快速获得。

(四)时间和精力不足

在校创业的大学生都会面临工作和学业无法两全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和解决创业所面临的复杂繁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部分学生不能合理平衡好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导致重修科目累累,甚至影响顺利毕业,顾此失彼。

二、大学生创业初期创业团队的构建模式

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创建一支高效稳定的创业团队首先要从团队的构建入手。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团队成员必需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及信念

共同价值观及信念是凝结团队力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价值观不同很容易导致分歧的产生。比如,注重赚钱的成员不会认同忽视短期利益的做法,而想做事业的成员则可能不会过分关注短期利益。在调查的创业团队中,有几家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而导致团队分崩离析。蚁客创业团队在团队运营中由于投入资金和业务范围的限制性,创业初期无法获取足够支持运营和支付人工成本的利润,在大部分成员的同意和支持下,把所有利润投入团队的运营,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团队成员能够风雨同舟共度难关。在这样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的支持下,蚁客团队发展了蚁客微校、蚁客商圈、微校街拍和遇见微校等项目,运营状态良好。

因此,团队成员必需志同道合,相似的价值观和信念有利于团队保持愿景和方向的一致性,有利于团队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迈向成功。

(二)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和角色必需互补

调查中得知,华立学院创业团队中79.4%的学生认为团队成员之间技能和角色要互补,59.8%的学生对团队内成员技能和角色的互补是比较满意的。技能和角色的互补是是创业团队实现有效分工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一个创业团队都是由其创始人组建的,但创始人不可能对企业经营的各個方面都很精通。因此,在组建团队时必需有经营管理的人才、技术人才和市场人才,在人员的配置上,需要不同的人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在蚁客团队中,两位主要的负责人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运营,其他成员分别担任着小程序开发、市场推广、财务管理等。在角色上,一位负责人担任着创新者、协调者的角色,另一位负责人担任着凝聚者、推进者、监督者的角色,其他成员分别担任着信息者、完善者、实干者等角色。该团队不但在技能方面互为补充,在角色配置上也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了团队成员的能力,使团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制定团队的管理规范

创业使一群具有创业激情与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因此,创业团队大多基于同学关系而组建。在团队建立初期,往往因担心规则太多会影响同窗之情,而忽视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看似合理的分工,因为缺乏明确的奖惩措施,导致执行不力,使得团队内部矛盾加深、冲突不断。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团队建立初期,团队的管理者需要组织团队成员共商共建组织的规章制度,将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利益分配、奖励惩罚等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并且制定出既注重成员个人利益又兼顾团队利益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差异化的激励方案。在创业活动中按照公平性、实用性和激励性原则执行,并保证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同时,团队管理者必需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团队的规章制度。

(四)团队沟通

在大学生创业团队当中,团队信任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而自私是团队信任的天敌。团队的沟通能够加深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营造团队和谐融洽的氛围。

首先,为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及时沟通应建立团队沟通制度。在创业初期,团队会遇到不曾遇到过的许多创业问题和困难,如不及时沟通,团队内部更易产生矛盾和分歧,致使团队成员士气低落。团队比较适用的就是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成员会议,向团队成员公布团队目标和计划并分配任务,总结团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凝聚力。蚁客团队周一至周五办公、周六休息,把周日定为会议日。每次开会无特殊情况所有成员必需到场,并将所有人的意见和想法写出来,共同商量讨论。这样的方式使每个成员都得到尊重,并且有利于成员之间思维碰撞,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除了会议制度的沟通,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如微信群、QQ群、网站、微博等。

其次,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使沟通更加有效。对话是团队中最直接、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人们通过这种交流方式琢磨出他们所认同的含义。团队中要创造一种成员间相互关注、支持交流、降低防卫的氛围,沟通时的语言就必须是坦诚的、负责的、肯定以及恰当的。倾听是决定沟通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倾听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倾听是保证团队有效沟通及保持团队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虽然每个创业团队的组合不尽相同,但创业团队的组建和管理的一些关键问题却是相似的,而这些关键问题却很容易被大学生不够冷静的思维和不够丰富的经验所忽略。这就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日后的冲突、矛盾和分裂埋下了伏笔。所以,创业团队在建立之初就要考虑从目标的一致性、成员的互补性、规章制度的明确性、沟通的有效性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成一支积极、稳定、信任的高绩效团队。

参考文献:

[1]章莉娟.《心理契约理论在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中的运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年第 18 卷第 3 期 .

[2]韓志鹏,曹宇曦.《浅析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年8月第 135期.

[3]陈景鑫,郭玲玲,张苗.《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12月.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GXJK204。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猜你喜欢

构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