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9-12-13魏松梅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魏松梅

摘  要:探究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对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保护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以及性格特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乐于探究。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策略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1-0158-01

探究是满足学生的的求知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的一大手段,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受到了思维上的锻炼,也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的教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的要求也正反映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学会自主探究是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关键,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保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让数学的学习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学中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通过交流与实践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发现与应用,让学生自己主动进行探索来解决问题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便成为了一大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这一点体现地更是淋漓尽致。小学生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爱玩的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也就很难集中于课堂,对于数学这样一门逻辑性与思维性很强的学科的学习来说,这样的学习状态是大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正与新课程改革的用意不谋而合。通过引导小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所创造的学习情境中自己去发现、归纳规律,自己通过探究来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状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例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各种生活用品的引入让学生对“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一点点了解圆的特性,学生的探知欲也会在一个个的问题中一点点被激发出来,课堂就能够有更加活跃的氛围。

2   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敢于探究

小学生的年龄阅历不够丰富,他们所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即使是在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也是相当有限的,况且,出于阅历的匮乏,他们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不够的,若是没有个人的经验能力作为学习的后盾,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就无法让课堂继续,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若是与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生活背景不够相近,学生便很难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基于这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极力创造出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的真实学习情境,缩短学生的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距离,尽量让书本上的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挂钩创设出一个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探究的学习氛围。

3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对教材进行探究拓展

在心理学中有“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概念,在数学课程上的表现学生对于与自己的认知有着一定联系的知识更容易接受并且理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小学中需要照顾到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发展,而不是急于求成。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探究问题时要顾及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努力一把就学到新知识,具体在出题时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出题实际不可太过突然,要通过旧的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让旧的知识为新知识点的学习搭桥铺路;二是探究题的难度要始终,过于容易则失去了探究的作用,难度过大也容易挫伤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学生失去自信。

4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学会探究

小学生对于数学探究的接触是不够多的,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错误,导致探究结果的失误,若是出现失误,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除了要让学生乐于探究、敢于探究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从这一点上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物之一便是引導学生探究,让学生少走弯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

5   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爱上探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到成功对于他们是无上的光荣与快乐,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注意对学生的阶段性评价,让他们能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以更大的热情来学习数学,随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在家偶尔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斥责,而是肯定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质量与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是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存在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去进行探究、逐渐爱上探究,在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后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近学习中去,最终达到课堂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素质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