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提示语策略探究
2019-12-13顾淙
顾淙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对话,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新大纲下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写的能力培养,不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此背景下,语文阅读课堂中,指导学生运用提示语,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提示语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1-0120-01
学生从低年段跨入中年段,习作也逐渐从片段续写,过渡至篇章的写作。苏教版三、四年级的教材尤其重视对人物对话的描写。但笔者通过实际教学发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亲身体验的事情、或想象的事件,能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往往生硬刻板,缺乏生活灵动性,而提示语恰恰能使之变得生动起来。因此,提示语在人物的对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学生写好人物对话的关键。
1 对话中的 “调味料”
提示语是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1]。百度百科界定: 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2]。
在笔者看来,如若说对话是一道大菜,那么“提示语”便是能让各色食材绽放色彩的调味料,缺了这调味料,即使是再为精贵的食材,也很难成为美味佳肴。教师要充分挖掘好提示语的潜在作用,使其既为语文课堂保驾护航,又为学生的习作照亮方向。
2 层次分明,内在丰富
人物对话是个动态的过程,往往包含对应的动作、神态、语气,而学生在续写对话时常常会忽视这一点,习惯于将重点放在对话的内容上。因而饶是对话内容多么丰富,在读者眼中常会如同嚼蜡。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给提示语“加点料”,将说话对象的神态、动作或语气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会更鲜明、更生动。
在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中,教师要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充分的“吃透”、“吃准”文本,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做”的切入点。既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越俎代庖,要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充分的“做”有机统一起来。适时的提问引导:“此时他或许是什么样的表情?他又会有什么动作?”从多个角度,让提示语丰满起来。
3 甜淡适宜,策略把控
教师指导学生续写提示语的过程,便如同师傅在传授徒弟烹饪美味的秘方,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新鲜的食材,还必须要有正确的烹饪步骤,结合学生的个性,在把握整体方向的基础上,简明扼要的展现关键策略,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写得恰当,写出个性。
3.1 概括归纳,整体把握
结合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学生写提示语,是基于已经对文本有一定概括的基础上才可完成的;而要写出较为妥帖、恰当的提示语,更要求对文本概括得很到位,并能充分感知主旨,领会文字蕴含的深意。《人物与情节关系新探》一文中提到: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换而言之“情节就是人物性格发展史”[3]。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探知人物内心之前,要先去感受故事情节,了解、归纳文本具体在讲一件什么事,进而在故事的启程辗转之间感受人物不断变化的心情。根据心情变化的不同环节,写出合适的提示语。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阅读美文,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情节简单,但写得情真意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将深刻的道理寄托于平凡的细节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笔者在教学本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晓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而分片段,感受情节的变化,使学生在情节启程辗转中能写出与之相对应的提示语。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阅读,才能准确地提炼文本的主要内容,使提示语与文本融会贯通。
3.2 入情入境,读中体悟
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必然是与其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所以要写好提示语,必须要充分的朗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质疑,边读边感悟作者的情感、人物的情绪、内心的起伏,洞悉文章的内涵,才能自然地融入文本的情境,写出与之相妥帖的提示语。久而久之,学生文本感知能力就增强了,提示语运用能力就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教学时,引导学生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文中的三组对话:
A、“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B、“摘花瓣做什么呀?”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C、“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來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总结归纳出这是个爱花、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一下子缩短了孩子们与文本的距离,续写的提示语也就能更为准确。
3.3 解放天性,融入文本
中年段的学生在身体、学习与生活上的变化,使他们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时期,能够进行一些合理的独立思考,有一定的主见,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旧不能同成年人一样完整的抽象归纳。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赖于亲身实践感受和体验,情感的内容和深刻性不及成年人。
在此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以文本为媒介将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充分朗读感悟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主动创作,去读、去演、去感受、去表达。把自己当做文本中的主人公,最大化的贴近他的内心,思其所想、动其所感,悟到位了,也就成了文字里的人物,动作、神态、语气也便自然流露、浑然天成,紧贴生活不使人感到夸张塞着。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体悟,缩短文字与情感间的距离,浅化难点,提示语也便能学以致用。
结合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抓住了动作、神态、语言,去演一演。就能最大程度的贴近这个爱花但不破坏花,照顾母亲,孝顺母亲,承担家庭重担的女孩。在如此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回到文本。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个性化的姿态融入到文本中,不受外在框架约束,解放天性,就能写出妥帖、精彩、甚至出人意料的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