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019-12-13卢瑛
卢瑛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也随之提升。在此方向的引导下,终身体育思想成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目标,同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在终身体育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存在的部分问题,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特征,最终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其理念,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使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加完善。
[关键词]终身体育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提出了关于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世界各国对此关键词高度关注,这也在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成为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终身教育中,保罗所关注的是体育的地位及作用,他所强调的便是将终身教育与体育充分融合起来,将道德、艺术、智力和公民活动与体育锻炼有效结合,进而共同发展,这便是终身体育的意义。将体育锻炼与体育的教育作为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以连续性的特质存在,改变高校体育教学,这便是终身体育的目的。在校期间,以终身体育理念作为实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这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未来社会人们的发展也是通过终身体育而实现的。
在终身体育大背景下,高校存在的问题
终身体育在体育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教学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会有严格的要求,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在各方面不能与社会要求相适应,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1.缺乏对终身体育理念的认知
在终身体育的认知方面,不论是高校的教师还是学生,认知都比较匮乏,对终身体育的认知不够深入,这是因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将终身体育的宣传及引导作为关注的重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是将学生身体方面的教育作为关注要点,对学生体育兴趣及意识、锻炼能力的培养并不看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以敷衍的态度对待体育锻炼,忽略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因此,学生自然不会对终身体育产生较强烈的感触,更不会将此作为终身坚持的习惯。
2.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材的内容依然是以传统的竞技体育为主,而现代体育涵盖面要更广泛一些,包含了休闲、娱乐、健身、探险、搏击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大众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更趋于多样化,保健体育、武术、搏击、散打、跆拳道等拓展运动项目在如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一些体育项目难度较大,例如传统的体操、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会要求较高,但与之相对的教学内容却过于乏味、单调,学生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造成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据调查,近一半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不大,在学生观念中,没有形成主动的体育意识。
3.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利
我国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大多是面向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的,每周四学时的课时并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求,体育教学任务更是没有办法完成。以增强高校学生体质作为开设课程的目的,借此提升学生的健康程度,进而培养学生产生锻炼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不过,假若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就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效锻炼,显然每周四学时的课并不会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这便表明,体育课的结束都在学生未形成锻炼习惯之前,体育教学活动的结束也预示着锻炼的结束。这样一来,锻炼效果并没有在低年级显现出来,同时,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并不会因此而有所提升,这与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终身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难以达到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场馆的设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师生锻炼的重要场所。据调查,高校体育场馆较为完备的体育运动器材,可以使师生的锻炼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这需要高校体育场馆有齐全的设施、优美的环境。但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不全面,院校投入于体育场馆的资金并不多,有一半以上的高校体育场馆并没有达到体育器材配备的标准。因受到场馆条件的局限,拓宽体育运动领域的程度也会受到限制,很多体育项目的开展会因此受到影响。高校的竞技体育项目开设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乏味,学生对此兴致不高,导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受到了很大阻碍,这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影响较大的原因之一便是场地。因此,建设高校体育馆设施是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特征
现代高校体育有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教学培养目标多种多样,换句话说,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提升学生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如今则转向多种形式的多功能教育,例如将健康、娱乐、生活作为其教育目标;其二,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拓宽,“一次性教育”的理念转为“终身体育”,充分与社会体育衔接,这会使高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更加稳定。体育教学的结构随着目标的变化更趋于多层次化,多樣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可并存发展,各院校都可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革,使高校体育教学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以多样化的方向作为发展引导,不再是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因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多种多样,体育课程也应多样化设计,教师知识结构也会因此产生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适应专业的调整。因此,高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式上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所要思考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观念,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
据调查,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很少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了,能够自觉锻炼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换句话说,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种存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衔接不够,大学其他学科与学生高中所学习的内容衔接紧密,因高考中体育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与中学区别大,致使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因以前没有受到体育教学的指导,甚至需要大学体育课教师对学生中学的体育课程进行补习,这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大学没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的手段、教学的内容等方面与学生的高中体育无异,甚至是重复高中体育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也没有对大学体育有一个全新的体会。长久下来,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只会越来越淡,更不会将“终身体育”作为自己的理念,更无从谈起成为他们的习惯了。还有部分大学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只是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与体育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因此,除了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相关的培养,也要将“终身体育”理念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未来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健身意识及参与意识进行关注及培养,使之成为学生未来人生观、价值观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观念及高校的教学目标是未来改革的先决条件,可以将“选项课+教学俱乐部”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解决高校教师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关注点,以培育学生“终身体育”目的为出发点,顺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将自身的创造力展现至最佳。因此,体育教师应精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构思,努力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技能传授给学生,把最终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长期稳定进行锻炼的理念之上。
2.现阶段教育的发展关注点在学生体质的健康上
生產自动化随着经济、高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因此,大众对健康的要求随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有效提升,体育锻炼也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生活结构和方式的主要趋势之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要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应以未来为发展方向进行改革,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高校学生的引导思想,通过全方位的体育教学措施使大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意义。将传统的以素质教育及运动技术为主的功能体育加以改变,拓宽体育教学在社会各方面的功能。例如在社会、文化、心理、能力、交往、保健等方面。
3.优化教师队伍的培训,建设高校体育师资队伍
在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校对体育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够和谐的学历结构,培养结构较为落后。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群体大多是当代“应试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本科生,在这一领域中,学术带头人寥寥无几。其二,对体育教学的知识架构未与时俱进,在体育教学领域,研究学术人员凤毛麟角,高校体育教师都是以技术及训练型教师居多。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学科教师工作量中要有近一半的科研工作量,也就是对学术的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创性研究。在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校教育的变化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所提升,这将对未来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建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色,展现出学院体育教学独特之处
各高校应利用院校的优势,在保障基本条件和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例如地区文化、环境、高校专业等方面的差异,以此将自身体育教学的独特风格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以单一化或者统一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过,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依然保持稳定的统一化教学风格,未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体育教学的模式需要各高校勇敢进行尝试和改革。这样一来,各高校的体育教学会因改革注入新的血液,各高校应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形式或者相关内容进行探索研究并进行改革试验,在此前提下,教学体系也需要逐步完善。
在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各高校越来越关注学术方面的研究交流,以尊重、保持、发展自身个性为基础,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互相学习、借鉴,通过学术方面的交流汲取各校优点及精华,为各自院校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与此同时,在未来的信息时代,教育领域应多关注终身体育的教学改革。
结 语
高校体育的职能与任务随着体育教学的发展发生很大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后期的自主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平时体育教学中,渗入终身体育的理念,使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学华:《构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特色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0卷第6期,第93-94、104页。
[2]丁小虎:《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2卷第22期,第85页。
[3]舒钧:《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第405页。
[4]殷征辉:《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浅析》,《高等农业教育》2015年第4卷第4期,第67-69页。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体育部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