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019-12-13赵丽颖
摘 要:学龄前儿童大脑快速发育、智力高速发展,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但是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把阅读这个行为推迟到学龄前期,这很大程度上耽误了儿童阅读的最好时期;也有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并不知道需要如何做去帮助孩子,本文将对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动机激发与培养进行说明。
关键词:阅读 动机 学龄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1-0068-02
1 学龄前儿童定义
儿童指0-18岁的孩子,期间又分为婴幼年儿童、学龄前期儿童、学龄初期儿童、学龄中期少年儿童、青年早期少年儿童。本文中主要针对婴幼年儿童与学龄前期儿童(文中统称为学龄前儿童)阅读动机的激发与培养进行讨论。
2 阅读与内部动机
2.1 理论依据
内部动机是一种由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包括认知动机等。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内在动机不占主导地位,但内部动机却是存在较持久,使儿童能自主阅读的动机,认知动机和阅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认知动机对阅读起推动作用,不断地阅读又增强认知动机。所以在学龄前儿童阅读时,要尽可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
2.2 现实困难
内部动机中的认知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强化刺激是由知识本身提供的,知识的获得,对于刚刚接触阅读材料的儿童,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体会阅读的价值所在,要求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动机也并不多,学龄前儿童对阅读的内容了解得少之又少,他们很难从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来表达“我要读书”的内在动机。
2.3 动机的激发
2.3.1 广泛阅读
认知动机的激发,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想了解哪一方面的知识,在这之前就需要让孩子广泛了解阅读材料、接触到更丰富的图书。学龄前儿童阅读的主体是儿童,但是挑选书目的却是家长,这时候家长需要挑选多领域图书,寻找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由此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很多时候,儿童对阅读也很感兴趣,就像对待游戏一样,而恰巧在他刚接触阅读的时候,读了他不感兴趣的内容,才引发了他认为阅读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的想法。
2.3.2 启发阅读
学龄前儿童的内部动机多半是从好奇心的倾向派生出来的,如:探究、操作、领会以及应付环境等有关的心理素质。儿童阅读前,家长可以通过语言引导,提出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例如:看图猜内容、猜结果、画故事等,带着问题与儿童一起探索答案。阅读时,如果是亲子共读,家长可以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地给孩子读一些材料,让他了解到阅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2.3.3 随机阅读
他们喜欢阅读图片较多,色彩鲜艳的阅读材料,这一类材料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他们会挑选这一类阅读材料,家长要认识到学龄前儿童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并不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不喜欢读的可以暂时放弃,不能使孩子丧失阅读兴趣。
2.3.4 主导阅读
学龄前儿童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因此家长在选择阅读的材料时,在内容上可以尝试选取与生活相关的阅读材料,他会更容易理解,让孩子主导与家长的阅读活动,家长起辅助作用,独立阅读增强他的阅读成就感,从而减少阅读中的挫败感。
2.3.5 调节情绪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属于内部动机。在儿童的基本情绪为高兴的时候,开展阅读活动会更有效,这时的儿童常常是乐观的,乐观情绪会与心中的不良情绪做对抗,所以对阅读材料的难度、内容都会充满相对愉快的感觉,从而粘合了儿童与阅读之间的关系。适当焦虑也会使阅读的效果增加,例如,在阅读前提出问题,给儿童一些小任务,但是任务不宜过难,过度增加儿童的焦虑反而会使儿童的阅读效果变差。
2.3.6 培養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的就是培养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情绪中包括兴趣,兴趣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兴趣可以促进阅读。兴趣的增加和减少通常是由于个体的兴趣从一个事件、思想和行动转向了另一个。例如:儿童自幼对游戏感兴趣,那么就可以推导:游戏——阅读游戏——阅读,逐渐由一件令儿童感兴趣的事情培养对另一件事的兴趣。当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也会感到兴趣,体会到愉悦的心情。例如:在阅读前提出任务或是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在阅读后完成了任务,满足了好奇心,儿童才有可能在这一系列阅读活动中产生兴趣,长时间培养,儿童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主动阅读。
3 阅读与外部动机
3.1 理论依据
外在动机是由外在的力量激发而来的动机,包括附属动机等。学龄前儿童的外在动机占主导,例如:阅读后能得到家长的夸奖、奖励等等。外在动机起作用时间较短,会使学生的阅读行为比较被动。
3.2 现实困难
很多家长更多地使用奖励来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但是这样做也会有很多弊端,例如:儿童阅读是为了得到奖励,这样会使阅读效率大大降低。用奖励激发儿童阅读动机的方法,持续时间短,而且家长很难把握奖励的额度。
3.3 动机的激发
3.3.1 阅读环境
舒适的环境会让人放松心情,儿童这种心情放松的状态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更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例如:儿童喜欢的游戏角、充满阳光的阳台等都是阅读的好场地。家庭中的人文阅读环境也很重要,家长对阅读感兴趣,那么儿童也会对阅读感兴趣,家长在闲余时间阅读,也会激发儿童阅读的动机,伴随着时间推移,阅读习惯也会渐渐形成。
3.3.2 鼓励与奖励
适当地运用鼓励的手段,是激发儿童阅读的动机之一,每一个学龄前儿童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渴望家长的赞许,家长由衷的鼓励会使孩子更乐于阅读,有助于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動机。家长与儿童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有助于儿童阅读动机的激发。对于鼓励诱因的选择,家长容易陷入盲目选取的陷阱,奖励物的选择因人而异,是个别化事物。鼓励和奖励的使用要根据儿童的任务和年龄而定,难度不同的任务要使用不同的奖励;年幼的儿童更乐于接受表面的鼓励,随着年龄增长,对儿童要进行具体而真实的鼓励。
4 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
4.1适时转换
外在动机是动机内化的前提和条件,儿童生来是一块白板,个体与生俱来的兴趣有限,大部分的态度、行为都是后天习得和培养的。儿童的阅读行为也是如此,需要先利用外部刺激给予强化,逐渐培养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控制力,最终通过内部力量操纵行为。学龄前儿童在阅读时都需要外部强化,但是渐渐地需要减少外部强化,逐渐培养内在兴趣,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4.2 折扣性原则
一般认为,外部强化手段对于促进阅读动机的提高是有效果的,但是有研究表明,外部强化会带来副作用。儿童本身如果热爱阅读,家长使用外部奖励,会让儿童认为他们的行为受到奖励的控制,降低了儿童的自信感,自信感与内在动机相连,因而导致了内在动机降低。所以在家长使用外部奖励前,需要观察儿童“他是否主动进行的阅读活动”,如果他的内部动机已经形成,家长就减少外部奖励的使用,避免使内在动机大打折扣。
5 结语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阅读的动机和阅读发展程度都不尽相同,阅读是人需要用一生的去完成的事情,对儿童阅读动机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切忌揠苗助长。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阅读动机培养,家长要有耐心,这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希望每一代都是越来越喜爱阅读的一代。
参考文献:
[1] 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田宝,戴天刚,赵志航.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罗德红.余婧.美国兰斯分级阅读框架:差异化阅读教学和测量工具[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0).
[4] 何红.关于儿童阅读学[N].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3).
[5] 孟绂.少年儿童阅读规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0).
[6] 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图书评论,2009(9).
[7] 林晓玲.少儿图书馆(室)与学前儿童的阅读教育[J].漳州市图书馆.
[8] 周其星.亲子共读,让孩子爱上阅读[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2(6).
[9] 白冰.少年儿童分级阅读及其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9).
[10] 王泉根.理性看待新世纪的分级阅读[J].出版广角,2011.
[11] 桥梁书把孩子带进独立阅读之门[N].中国教育报,2011-01-27.
[12] 缴润凯,路海东.国外儿童阅读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干预研究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2003(3).
[13] 沈建勤.少年儿童分级阅读实践与研究——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4).
[14] 李少敏.分级阅读伴我们一路成长[J].广东教育,2011(12).
[15] 李碧梅.浅谈我国少年儿童分级阅读[J].观点,2010(3).
[16] 黄志芬.浅析分级阅读中家长的重要性及图书馆的桥梁作用[J].图书馆届,2014(1).
[17] 于冬青.早期阅读教育与幼儿的“读写萌发”[J].教育评论,2007(3).
作者简介:赵丽颖(1995-),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