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2018年房山区男性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9-12-13崔兰梅马仲慧阚震李丽丽

生殖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性传播房山区同性

崔兰梅,马仲慧,阚震,李丽丽

(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488)

当前,艾滋病(AIDS)的传播已由流行早期的以吸毒传播为主,发展到现在的经性传播途径为主[1]。房山区自2004年首次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至今,病例以男性为主,病例数逐年上升,性传播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本研究对2004~2018年报告的现住址在北京市房山区的男性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人群HIV/AIDS疫情特征,为该人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收集

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北京市房山区的男性HIV/AIDS病例资料。收集系统中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死亡情况等资料,分析男性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二、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对男性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病例来源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HIV/AIDS病例基本情况

1.病例报告情况:2004~2018年房山区报告490例HIV/AIDS病例,其中男性451例,占92.04%;死亡22例。男性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分别为302例和149例,分别占66.96%和33.04%。

2.人群特征:病例年龄以20~29岁组和30~39岁组为主,构成比分别占36.14%和26.39%;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45.01%;婚姻状况以未婚最多,占52.1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33.92%;户籍以本市为主,占52.77%;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分别占65.85%和31.04%(表1)。

3.时间分布:2004年报告首例男性HIV/AIDS病例后,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2007年进入平稳期,2008~2010年为增长期,从2011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图1)。

表1 2004~2018年房山区男性HIV/AIDS病例人群特征[n(%)]

图1 2004~2018年房山区男性HIV/AIDS病例时间分布

4.地区分布:城关街道办事处构成比最多,为22.62%(102/451);其次长阳镇为16.85%(76/451);拱辰街道办事处和良乡镇分别为11.97(54/451)和11.09%(50/451);南窖乡和霞云岭乡病例数为0例;蒲洼乡、佛子庄乡和大安山乡均为0.22%(1/451)。

5.样本来源:报告的451例病例中,来源于主动检测咨询的病例最多,占28.16%(127/451);其次为其他就诊者检测,占25.06%(113/451);性病门诊居第3位,占18.85%(85/451);术前检测占10.20%(46/451)。

二、不同性传播方式

1.人口学特征:不同年龄组的性传播方式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28.29,P<0.01),随着年龄增加,同性传播比例逐渐降低,异性传播比例逐渐升高;不同文化程度的性传播方式构成比亦有显著性差异(χ2=19.65,P<0.01),随着文化程度升高,同性传播比例逐渐上升,异性传播比例逐渐下降;不同婚姻状况的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9.29,P<0.01),未婚组、已婚有配偶组和离异/丧偶组均为同性传播比例高;不同职业的性传播方式构成比亦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1.28,P<0.01),各职业人群同性传播构成比均高于异性传播,比例最高的为商业服务组;不同户籍的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61,P<0.05),本市、外省和港澳台同性传播比例均高于异性传播比例(表2)。

表2 2004~2018年房山区男性HIV/AIDS病例不同性传播方式比较[n(%)]

2.时间特点:2004年报告首例男性HIV/AIDS病例,由采血传播;2005年报告第2例,由异性传播;2007年开始,以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的构成比例逐年增加,异性传播的构成比例逐年下降(图2)。

图中“其他”包含注射毒品史、采血、母婴传播、输血、其他和原因不详图2 2004~2018年房山区男性HIV/AIDS病例性传播方式构成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4~2018年房山区报告HIV/AIDS病例以男性为主(92.04%),与国内其他省份[2]一致。因此房山区男性HIV/AIDS病例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人群。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组(62.53%),原因可能是这部分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缺乏性安全意识。大专及以上学历和未婚所占比例最高,可能与性传播途径中的同性传播比例最高(65.85%)有关。

性传播途径占感染途径的96.89%,这和全国的疫情特征[3]比较一致。同性传播(65.85%)高于异性传播(31.04%),与山东省[4]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为:一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明显增多,有研究报道近些年其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5];二是MSM人群隐藏较深,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三是部分存在双性性行为。因此发现通过性传播途径的男性病例,应做好检测后咨询及宣教工作,减少家庭内传播[6]。

从2004年报告首例男性HIV/AIDS病例以来,至2011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可能是随着北京市内人口向郊区迁移和房山区大学城的建立,使房山区人口大量增加,也增加了人群感染AIDS的几率。地区分布以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地区为主。因此房山区应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宣传干预为工作重点[7]。

病例来源主要为主动检测咨询、其他就诊者检测和性病门诊(共占72.07%)。提示应把医院和检测咨询机构作为AIDS防治工作的重点机构,加强AIDS防治知识的培训,多开展义诊和咨询等活动,切实做好AIDS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年龄组和高文化组同性传播比例均高于异性传播。同性传播最高为20~29岁年龄组,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报道[8-9]基本一致。可能原因有:一是同性传播人群比异性传播人群文化程度高,对AIDS相关知识认知度也高,为保护自身安全,其中一方建议或督促另一方性伴侣做HIV检测的人就多[10];二是随着社会对同性性取向的接受度增高,青少年性开放程度也增高,部分人群具有多位性伴侣等高危行为[11-13],房山区符合这一特点。针对以上特点,对同性传播人群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二是通过网络新媒体加强宣传同性传播AIDS危害的力度;三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组织参与或干预同性传播AIDS防治工作。对异性传播人群,开展可行性好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本研究中,未婚组同性传播比例高于其他婚姻状况组,可能是由于未婚组年龄偏小、思想不成熟,而其他组由于各种原因拒绝检测或是隐瞒真实情况。从事商业服务者同性传播比例最高,可能是服务行业人员普遍年龄小、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多省报道学生MSM的病例数逐年增加,且有低龄化趋势[14-15],房山区学生同性传播也高达76.00%,可能与学生处于性活跃期,思想观念开放,顾虑少,易尝试新鲜事物,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有关。因此青年未婚男性和学生是AIDS防控人群的重中之重,应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宣传教育。

本研究为房山区AIDS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方向,提示当前房山区AIDS防控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男性HIV/AIDS病例数,降低男性HIV的感染率。由于数据和资料有限,尚不能深入分析男性AIDS的传播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性传播房山区同性
房山区总工会 凝心聚力抗疫情 全力以赴稳保障
当生命遇到危险 蓝天“救”在身边——记房山区蓝天救援队
同性极式感应子电机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房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及规划设计的思考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艾滋病的防治与护理
同性危险性行为管理有空白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