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对策研究*
2019-12-13于洁
于 洁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此观点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指出了前进方向。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在党联系大学生青年群体工作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研究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对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体现,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对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时代内涵
组织力一词最早出现在管理学领域中,后来扩展用于党的建设中。组织力一方面展现着个人的能力,同样也是收获群众基础的能力,确切的说是一个整体合力的体现。当一个组织者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作为发展保障,并为大家指明努力的方向,那么这就是组织力。而这个人如何获得强大的群众支持呐?跟这个组织者的个人能力、待人处事方式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组织力的强弱,主要与群众的数量有关,数量越多,组织力越强大,反之越弱小。由此可以看出组织力一词的内涵已超出了个人的局限,而是包括组织者和群众基础这两个方面。
组织力是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其功能和性质的能力,对内是凝聚、教育、监督和管理党员,对外是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归宿。[2]新时代赋予了组织力新的内涵,它是基层党组织生命力的鲜活显现。在新修订的《党章》中,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规定了基层党支部应负有的职责,体现了我们党对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准确把握好新时代赋予组织力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不遗余力的加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建设,进而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为学生辅导员或是班主任担任,他们本身有着较为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建设。从学生党支部建设整体来看,制度建设不够科学、规范和完善,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学生党支部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设立合理可行的目标导向,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二)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教育管理载体有待创新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走过场,只流于形式的现象;还停留在仅仅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组织管理的局限;还存在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方式陈旧、质量不高,主要采用上党课、听讲座、听报告等形式,缺乏创新性的情况;缺乏对新媒体功能的定位和深入研究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三)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待改善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和落实不够有力,随意性比较大,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设;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和行动上还不够重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需求,活力不足,缺乏新形势、新手段和新途径;学生支部书记工作意识不强、工作水平有限、投入精力不够等等都影响着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有待重视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技术特性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接收的文化日渐多元化,大学生的个体情感也趋于丰富多元。然而绝大多数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辨识能力薄弱和思想认识不足的时期,对待新媒体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易使自己的理想信念受到动摇,这对高校意识形态的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更直接的是影响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建设。
(五)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员的监督约束力度有待加强
高校学生党支部监督约束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视发展阶段的教育而忽视培养阶段教育的情况,特别是缺乏对学生党员的长期教育和培养的规划,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党员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部分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和法制观念比较薄弱、意识涣散、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好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对策
(一)在优化党支部的结构中提升组织力
一是合理调整支部设置。高校要以突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调整学生党支部设置,使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更加便捷,学生党员更有归属感。二是高校学生党支部要配齐配强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是一个支部的核心和主心骨。因此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党务工作扎实、热心于党的工作的教师党员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人选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另外培养政治素质强、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加入支部建设,也是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关键。
(二)在丰富组织生活中提升组织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组织一些常规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该结合支部实际,突破以往的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增加生动、创新、有感染力的组织生活方式,使支部组织生活多样化。找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党员参与党支部活动兴趣的关键。可以采用“校内校外”共建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组织生活内容方式,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升华思想建设,以此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党,加入进党组织。
(三)在培养发展长效机制中提升组织力
高校要结合我们党发展党员的总体要求,始终在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将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建立一整套规范、完善的学生党员发展机制,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四)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提升组织力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已成为了当下形式多样的意识形态控制的阵地。而高校大学生青年群体作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政治意识和理想信念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因此,高校要在多元化的思想言论中引领思想潮流,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要把握意识形态“战场”的领导权、话语权是提升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关键。
(五)在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中提升组织力
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接受一定的监督约束。一是结合学生党支部实际,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工作规章制度,使学生党员工作建立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二是完善学生党支部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三是制定支部外群众监督约束机制,使每一位支部成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结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求我们务必要做好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工作,鼓励青年大学生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激励他们担负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组织开展各类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战斗力基础。新时代加强提升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完成好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切实做到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