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的记忆
2019-12-13韩冲
□韩冲
前两天,外甥为婚房选购电视机,一家人议论起购买人工智能超高清网络电视的事,说必须要性价比高的,屏幕是LED的…….这勾起了我对电视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所生活的团场连队物质还相对匮乏,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仅仅是收听连队的广播,条件好的家庭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听新闻、戏曲、评书等。
1982年,为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连队购回一台18英寸彩色电视机首次在礼堂播放,男女老少像过节一样,把整个礼堂围得水泄不通。那个夜晚,集体狂欢,连星光都比往常灿烂。有的帮着架天线,有的忙着摆桌凳,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看上了电视就稀罕得不行,都忘记了回家吃饭。从这以后,只要连队广播通知有播放电视的消息,礼堂里就挤满了看电视的人。
经受不住电视机的“诱惑”,在我们兄妹的央求下,1984年,父亲和已参加工作的哥哥商议后用攒了多年的国库券兑换了500元,买回一台青羊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屏幕外突,后盖突出,伸缩式的开关,按键不是很多,只有调节音量和换台的功能。电视摆在角柜上,母亲用蓝色的平布做了个电视套,上边绣着两只小白兔和一白一紫两枝牵牛花,边脚打上皱褶,又漂亮,又独特;每次看完节目,我们都要等电视机不烫了,才小小翼翼盖起来。
记得当时为了让电视信号变好,哥哥买来铝线锌线,捏个U字形天线挂在屋顶。安天线时,全家总动员,一人捣腾,一人站在天线旁边扶着,另外的,在电视机前看效果。安在屋顶的自制天线,不大稳固,时常跟着风的方向转。前一分钟好端端的画面,一下子又变成雪花点。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当时连队拥有电视的家庭还很少,自然就有一部分人又跑到我家来看电视。我的好多小伙伴几乎成了常客,放学后书包一扔就奔过来,晚饭时其父母拽都拽不回去。直到电视屏幕上出现“再见”两个字,才依依不舍离开。那些年,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就等着看电视节目,每天都有期待,感觉倍棒。我们常常为看哪个台而争执,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黑白电视机,一个神秘的魔盒,给我们的精神生活注入了无限乐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渐渐地,连队里的黑白电视机越来越多。1990年,听说有了彩色电视机,哥哥就用积攒了几年的钱,去石河子买回一台黄河牌19英寸的彩电。没过几年,连队黑白电视机就越来越少了,彩电的荧屏也越来越大。1998年,哥哥又买了一台24英寸的康佳牌平面电视。这时候,富裕起来的连队职工家家户户都有了彩色电视机,大家坐在自家炕头就可以享受视觉盛宴,其乐融融。
2006年,我和妻子搬进了楼房,哥哥说康佳电视机“屁股大”,占了半个桌子,影响客厅布局和美观。家人一番合计后给我换了一台29英寸的海信牌超薄液晶电视机。手握遥控器轻轻一点,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细致有效的生活信息和服务信息不时闪过。2015年,我们搬新房时,配了TCL65英寸4K人工智能超高清网络电视。遇到好看的电视剧,随时点播,完全摆脱电视台播什么就看什么的局面。
如今的团场连队,拥有超薄、超大、画面清晰的液晶电视,已经不再是富裕的象征。体验超大屏幕的震撼,感受高清带来的快感,不再是梦想。就连我近80岁的母亲,看的也是液晶55英寸数字电视。超过100英寸的液晶电视进入普通家庭不再是新鲜事。
40年沧桑巨变,我家经历电视机的变迁。这只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中的一朵浪花。互联网、电影、手机移动设备层出不穷,连队职工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文化娱乐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内容也更加丰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团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给职工群众带来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