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路辉:群众文化活动“领头雁”
2019-12-13陈发德
□陈发德
在七师一二六团社区文化活动室内,每天都可以看见孟路辉忙碌的身影。他利用工作之余,手把手向社区居民传授健身舞。至今已经十几年了。那么,他如此心甘情愿地牺牲业余时间,一心扑在群众文化活动上,究竟图的是什么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孟路辉的大哥是名活跃在一二六团舞台上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由于受大哥的影响,孟路辉从小就喜欢上了唱歌和跳舞。后来,从小学到高中,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从而在学校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声名鹊起。高中毕业后,孟路辉应征入伍,又成了活跃在部队舞台上的文艺骨干,特别是在部队受到较多的锻炼,再加上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他在舞蹈编排和表演上的才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1997年年底复员回到一二六团后,孟路辉先后担任连队政工员、青年路社区副主任、主任。在工作之余,他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了该团的文化活动上,特别是2002年以来,孟路辉多次被团里派出参加舞蹈和文艺节目编导培训班。在该团各种文化活动中,他既当演员,又当编导。在编导每一次文艺演出时,孟路辉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一门心思地在文艺节目的创新上狠下功夫,为此,他经常为文艺节目的创新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但始终乐此不疲,无怨无悔。他深有感触地说:“编排舞蹈节目,让我最头疼的就是节目的创新。但我始终坚持反复构思,不重复别人的手法,使编排的舞蹈做到新意,尽量达到自己和观众都满意。虽然节目创新很艰难,但是每当我团文艺演出获得成功,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时,我感到特别的快乐!”
在编排文艺节目时,孟路辉总是坚守现场,认真指挥,把家里的事情抛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文艺节目的编导中,由于现场指挥说话较多,他的嗓子经常出现嘶哑和出血,他在现场吃点药,就继续进行编导文艺节目。每当遇到个别演员临时家里有急事的时候,孟路辉都亲自到基层单位紧急寻找替补演员,并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把舞蹈动作传授给替补演员,直到替补演员熟练掌握舞蹈动作为止。
多年来,每次排练以及演出后回到家,孟路辉常常是身心疲惫,腰酸腿疼,但他从没有抱怨过什么,他说:“我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为我团的文化活动发挥一点作用,我感到非常高兴,只要能促进我团群众文化的繁荣,就算再苦再累,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除了编排和参加团场各种文艺演出外,孟路辉不论在冬天的文化活动室内,还是在春夏秋季的室外文化广场,他每天都利用工作之余,满腔热忱地义务向社区居民传授各种风格的健身舞。如果其他基层单位邀请他去给职工群众教舞蹈,他也总是随叫随到,从不推辞。该团社区退休工人张义珍以前不会跳建身舞,但这几年跟随孟路辉学习跳健身舞后,她不仅收获很大,而且晚年的生活也变得非常快乐和充实。张义珍说:“孟路辉同志给我们教健身舞,我们大家都很乐意跟着他学。他教得也很认真,很热心,现在我们跟着他学会了好几种健身舞,大家都很感谢他!”
虽然团场地处偏远,但该团的文艺演出却在七师成绩斐然,遐迩闻名,被七师人誉为“歌舞之乡”。孟路辉在兵团和七师的文艺演出中,先后十几次荣获优秀演员、优秀文艺骨干、优秀编导等。由他编导的舞蹈剧《今天咱们搬新家》在2012年年初兵团文艺汇演中获奖,由他编导的舞蹈《老伴》在2006年七师文艺汇演中获奖。
面对这些荣誉,孟路辉并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骄傲自满,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为我团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