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

2019-12-13孙宝玉

法制博览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格理论人格权黑格尔

孙宝玉

中科恒源(天津)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一、提出的问题

人工智能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科技力量。谷歌在2016年明确了其“人工智能”战略,而脸书则明确表示该公司还计划在2016年制定“人工智能”策略“十年路线图”,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效益量达到237.4亿元,比2016年增加不少。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效益量将增长到200亿美元左右。同时,美国发布了其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也举行了人工智能国家选举委员会。中国还于2017年7月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总之,人工智能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谷歌的人工智能画甚至卖到8000美元。在日本,读者甚至把相关人工智能小说当作未来现实的小说阅读。用手写的传统新闻文章也逐渐被人工智能手稿取代。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参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保障,在大数据的计算、统计、分析等方面人也是不可被替代的。人的优势是可以预见人工智能的生产。未来也将带来爆炸性增长。现行知识产权法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是否保护作者在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或者说专利法中“创造性”标准的设定问题?这些都需要深刻思考。大陆法系知识产权法的构建本文以黑格尔人格权理论为基础。那么,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下,人工智能的创造仍在继续。这些问题都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为此,哲学家、科学家、法学家们仍然处于激烈的辩论之中。2016年,欧盟委员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向欧盟提出将最先进的移动人工智能定义为“人工智能”,除了赋予他们“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之外,还建议支付他们的税款开支和养恤金。

二、人工智能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哲学的挑战

自知识产权产生以来,哲学家和法学家就一直在讨论知识产权问题,黑格尔的人格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包括洛克拉理论产权与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知识产权的哲学理论也成为知识产权理性存在的终极解释。那么什么样的理论会影响在现有哲学基础上发展的人工智能,甚至决定智力支柱的发展道路呢?

(一)人工智能与黑格尔哲学中的“人格化”

黑格尔的人格理论对大陆法系的知识产权法有着深远的影响,黑格尔的人格理论甚至被誉为其基石。黑格尔认为,“物”必须从我的意志中获得它的规定性和灵魂,只有“人”才能通过控制事物来控制自己的意志或灵魂,才能有目的。作者意志或人格的概念也被法学家用来解释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如乌瑟的意志和灵魂渗透到作品中,成为作者作品的一部分。因此,笔者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我的,法律是概念性的。作者的著作权应当受到相应的保护。除了“人格权”的二元分割制度,“民法着作权”和“作品财产权”也植根于“作品人格权”和“作品财产权”。

(二)人工智能作品的创作

在这一过程中,近乎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包含着哲学中的“人格”和“意志”等要素,如小说、绘画、诗歌等。人工智能大量的数据创造和自我学习行为大大超出了人工智能设计者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作品是否反映了传统人格理论中的知识产权法是无法被回答的,这些问题是其人格的具体体现。

三、总结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在为知识产权的发展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企业应配合技术和业务的发展,定期整理知识产权资产。同时,在企业知识产权评估和侵权调查过程中,应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当然,企业应该共同努力,促进知识产权的快速改革,最后,在权利的运用上,企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许可、合作、公开等实践方式,促进知识产权的整合,引导和加强企业合作,加快创新落地。同时,我们也希望尽快建立人工智能联盟,能够设计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专利人工智能图书馆,统一专利许可政策和标准,减少成员之间的无序诉讼。

猜你喜欢

人格理论人格权黑格尔
从心理层面思考家庭环境如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用法律维护人格权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解读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兼谈被遗忘权在人格权谱系中的地位
人格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解读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浅析未成年人的人格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