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研究
2019-12-13焦俊娜
高 天 焦俊娜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一、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共生与融合
(一)从区域视角到主体间性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的历史视角下,“包容性”是华夏汉民族文化一以贯之,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融合着四周还未形成文明的游牧民族。因此民族之间的融合内,饱含着共生的基础。因此,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性,但是同时都被融合入华夏文明之中。春秋时期记载的齐国官书《考工记》中“对周代营城建邑制度进行了全面记述。“①开始对于民族的区域性进行研究。“区域”之中内涵着政治以及管理权限的地理认知范围。从地方各区域的划分来区分等级的方式是我国明清时期的主要方式。中国近代之前的城市建设的区域空间结构,是将核心地区定位为经济的中心地,因此社会主要的经济层级由区域的中心和边缘构成。②区域关系与社会的政治关系紧密相连。在这样的视角之下,社会中的每个主体自身内的“自我”主体性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随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进程,西方近代在地理航海的过程中产生了殖民以及与之相应而生的商业资本,完成了主体间性的建构,引发了主体间矛盾的同时,也增加了沟通,此时“共识”的重要价值凸显出来。随着国家的整合发展,主体间性中主体之间的平等重要性日益凸显,“涉及到民族自治相关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领域真实而有效的平等地位问题。”③实现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要同时关注结构性主体组成和区域性中包含的差别同一。完成单一的族群中心与主体间性之间的互动,实现多元一体,才能够完成共生与融合。
(二)多元一体实现民族融合
“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和民族问题理论”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融合理论中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民族融合的科学指导。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基于共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了民族,因此民族自产生起就具有稳定的身份认同,从而成为一个共同体。在同一个民族的内部存在着相同的文化认同。多元民族一体化的民族发展格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族融合实现的心发展。⑤中华文明自产生之初,就形成了以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为主要文化的华夏民族文化——“华服豫章”,并且有了稳定的农耕生活产生了农业文明。而四周的少数民族还没有进入文明,因此以游牧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来“秦时明月汉时关”,四周的少数民族不断入侵,完成了华夏文明与四周的融合,到今天的56个民族的文化大融合。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更是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命运感。
自汉高祖订立“和亲制度”以来,游牧民族除了暴力入侵之外,也通过和亲的方式来完成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逐渐摆脱野蛮进入文明,从而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唐代之后,由于唐朝胜景和西边的阿拉伯帝国崛起,游牧民族又通过通商朝贡等方式在经济上实现了交互发展。因此,今天的民族融合共生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总的各民族都要建构起同发展,共命运的不可分割的多民族所形成的认同意识。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复杂民族实体,需要充分发挥民族的凝聚感即民族的多远一体。在全球化、工业化的浪潮变化中依然在保持各自民族自身的特点的同时共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多远一体化发展。“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还是那个实行‘民族融合’。”⑥
二、民族认同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
中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有着悠久而丰厚的文化底蕴。最早的中国文明产生自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之上,最早的地域幅员还没有形成今天的版图规模。通过游牧民族和华夏民族的文化融合,整个中华民族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形成了今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三代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就通过战争和冲突实现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三代的发展更迭是的汉民族的文化基本确立起文明雏形。商朝以占卜祭祀作为主要的文明方式,其宗教崇拜对象主要是已故的祖先崇拜。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周公旦首次提出了儒家的思想,反对祭祀,提出“礼”,更加强调人心中的道德约束和社会上的法律规范。到公园前七世纪周公旦的思想在孔子这里得到完全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儒家文明。周代开始已经在搭建烽火台用来抵御西北边的游牧民族的战争入侵,周代衰落,周平王迁都洛阳,开启东周列国时代,战国时期各国也纷纷建立起长城来防范西北边的匈奴入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六国已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共筑万里长城,抵御西北边的游牧民族入侵。因此华夏稳定的农耕民族与四周的游牧民族之间有着相互融合的共生关系。在统一的皇权统治之下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形成了一致的民族理念。但是这种认同感不是个民族之间的认同,而是源自于各民族对于当时发展阶段中王朝文明的认同,自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明就成为了各民族差异性背后的同一根基,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完成融合的重要文明纽带。
(二)民族认同感的建构
作为多元一体化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以及“家国”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凸显,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入侵,民族团结进入混乱状态,在寻求救国之路的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要考虑的是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只有将民族间的利益达到基本平衡,才能够完成个民族对于民族思想的接受,因此近代以来对于“共同的中华”进行了统一的格局意识强调。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先生呼吁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建立起新的国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地从法律上提出了个民族平等共存的基本认同。这样,近代中国在寻求救国之路的过程中,各民族产生了最初的民族认同感,即中国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华民国的人民,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萌芽意识建构。
建党以来,我党更加注重各民族之间的纽带认同,进一步加大个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在抗日战争中更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且凝聚起农民阶级,完成了民族认同的深入化。建国以来,各民族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党和政府又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引导着各族人民一同努力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七届三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必须处理好国内各阶级、政党、民族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以便鼓励和打击当前的主要敌人。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不反对我们。”⑦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表明,建构新时代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进一步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目标和前进方向。
[注 释]
①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
②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叶光庭,等译,陈桥,校.中华书局,2000.
③周少青.“非均质化民族自治”——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自治问题的一种新范式[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10).
④张继焦.换一个角度看民族理论:从“民族-国家”到“国家-民族”的理论转型[J].关系民族研究,2015(06).
⑤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⑥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2).
⑦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