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三全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13刘丽萍
刘丽萍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一、“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寓意深远,就是指教育要坚持以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正面和合适的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改变人、塑造和发展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明确了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各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流与碰撞。“00”后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导致有部分大学生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出现了扭曲,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在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的新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三全育人”新模式的构建
(一)坚定正确的方向,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为中国共产党育人、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狠抓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全过程,努力写好思政教育的“奋进之笔”,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结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虽然是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思政课堂的教学仍然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我们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关键要依赖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具体来看,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思政课程育人的工作:
1.把思政教育工作与党政工作结合起来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及其他领导承担“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党委书记不少于4节一学期,其他校领导不少于2节一学期。在新生入学之际,校党委书记积极参与“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参与国旗下的讲话和《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的文艺晚会。由于全校领导的参与,晚会现场气氛热烈,激发大学生把爱国与爱校结合起来,立足专业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此外,经过一周的紧急训练,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幸福中国一起走》荣获高新区合唱比赛三等奖。
学校不断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思政教学改革。自2018年9月思政部成立以来,引进硕士学历的教师8人,思政教师队伍得到优化,目前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3人,助教9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极力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素养,经常组织全体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并把年轻教师送出去学习。把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党员同志认真读原文、学原文、悟原理。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的研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夯实思政教师的理论功底,强化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
学校全体思政教师都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8年,曹长青在超星公司举办的教学改革大赛中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周芳等四位教师荣获“移动教学先锋”称号。在课程内容方面也实现了专题化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的结合,并将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也把江西的红色文化教育、省情教育、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引入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放教育等,强化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努力把思政课程打造成学校大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我校依托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让思政课潜移默化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并认同。
2.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相行、联合育人的协同效应
思政课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实现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是一门综合课程,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就要在传统的思政课基础上,挖掘和发挥其他各种课程所蕴含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功能,推进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相行、联合育人的协同效应。自去年至今,我校一共立项“课程思政”14门。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如诚信教育、学风教育、学术道德等都被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9月,我校开展了反腐作品设计大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多数是采用了绘画的方式、计算机网络的学生多数采用拍摄微电影的形式。鼓励学生以各种创意方式进行创作,让学生了解腐败的危害,以及形成人人反腐的自觉性。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资源,实现“双轮”驱动
我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教育活动为依托,实现“双轮”驱动,开创思政教育新篇章。
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学生的政治修养。我校重点打造了理论宣讲平台——新时代实践中心。学院党委组建了“讲师团”,主要成员有29党支部书记、中层干部、思政教师、学生骨干等成员,定期开讲,每一堂课都紧扣时代热点问题,辐射校园各文化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等。其次成立了学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性中心”和“道德讲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性中心”每月定期开讲,由学院的党团干部主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与青年大学生对话、交流、思想的碰撞,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道德讲堂”以“思维德育”建设为目标,引导学生学经典、品读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开展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的实践教学。我校组建了50个学生社团,社团经常会举办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其次开设了特色劳育课,学生通过劳育课,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美化校园环境。我校将劳育课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考核内容。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另外暑假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创新开展“三化”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三化”是指专业化,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以专业知识开展对口领域的服务;“专题化”是指立足服务地方,选择不同的社会热点作为专题教学内容;”专班化“是指每个分队以团支部为班级为单位,并配备专任的思政教师做指导开展社会实践。
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的”三化“模式的创新,打造了一支专业精准、主题鲜明、团队素质过硬的社会志愿者团队。多个社会实践团队获得全国及全省的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今年暑假我们学校成立了六个实践队,校团委的教育关爱服务团、机电工程学院的彩虹人生实践团、轻纺服装学院的历史成就观察团、经济管理学院的美丽中国时间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科技支农帮扶团、建筑艺术分院的文化艺术服务团。其中建筑艺术分院的文化艺术服务团根据赣县广福村的实际,配合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美丽乡村等内容进行创作,美化广福村墙体,为村民送上新时代新思想新文化。我们的学生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十分开心。建筑艺术分院的文化艺术服务团被评为全省的社会实践“优秀实践队”。
如今,我校“三全育人”成绩斐然。学校几年来不断涌现“身边的好人”,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有拾金不昧的好教师吴航标、江西好人榜“妈妈般的宿管阿姨刘惠萍、有勇救老人落水的郭白云、挺身救助生命垂危大叔的祝纹飞和王少伟等。我校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思政教育评估”优秀单位“。
今年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关键年,也是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攻坚年,我校全体思政教育工作者将不忘初心担使命,勇做教育的先行者,不断创新立德树人的新模式,为争创”双一流“的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