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2019-12-13冯雪艳
冯雪艳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表现为多方面的发展,内涵丰富。
(一)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世界中,对象世界本身的复杂性与实践主体选择的多样性使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呈现出丰富变动的发展趋势,并且随着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消失,人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享受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发展,向着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迈进。其次,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还包含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发展自己既成的能力以及激发自己潜在的能力。人们必须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能力,在发展变化的实践中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②缺少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的发展必将是片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人们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从而在更广阔的平台和环境中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有一个不断进化和演变的过程,由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简单的、狭隘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演变为一种更加全面、开放、宽容的社会关系,逐渐摆脱血缘、地缘的支配,呈现自为自控的趋势。当前,随着个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领域的社会交往当中,社会关系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将使得个人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人的素质作为一种稳定属性,对人的行为起着长期持续的影响甚至是决定作用,包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其之间的均衡等等。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中贡献最大的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其最大特征就是以批判的态度审视现存知识,在对旧知识的否定中,产生出更切合客观实际的新知识。二是科学文化知识,对广大人民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真实、广泛、创新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思维能力,以克服传统思维方式的缺憾,全面提高人民素质。三是献身科学的精神,本质是一种品格高尚、无私无畏热爱真理的进取精神。一个国家,国民素质越高,创造性就越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步伐就越快。
(四)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人的个性是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人所表现出的独特主体性,包括个人的气质与能力、个人倾向性、社会形象等,是指每一个社会主体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人的自由个性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坚持自由个性的发展与主体全面发展的统一,打破个性的标准化和模式化,创造条件、把握时机发挥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有利于推动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身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因为物的关系对个人的束缚使得主体没有个性可言,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人的独特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充分展现,整个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主体在实现个性充分发展的同时必将给社会带来生机与活力,而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也是培养自由个性的最佳环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离不开生产力的贡献,只有当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才有余力谈享受和发展,只有人们摆脱了对物的依赖性,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真正实现个人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解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材料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促进发展的自由时间,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由人们自主掌控的自由时间,使得人们有了享受业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学习培养新技能的前提和条件,为人的能力增强、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因此,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致力于提高人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进而在更高层次上、更广范围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政治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
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制度化的,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制度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标准和规范。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和政治制度约束之下的发展,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在一定的制度当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并且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在马克思看来,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和谐的社会依赖于合理、健全的制度,因此,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来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为其提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社会主义事业与全体人民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需要人民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和现代化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三)文化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物质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现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来自精神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引领。为了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顺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人们需要增强自身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以便强化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自觉地意识到自身是社会主义一份子的时候,才会真正自觉地对其所作所为负责。当前,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多元的思想、观念和信息相互交织,在促进文化交流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隐患,例如少数人缺乏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极易产生异常心理和扭曲的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威胁。因此,需要培育和践行全社会认同的共同价值体系,肃清思想观念上的弊端和阻碍,树立凝聚着我们十几亿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向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自发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社会建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昔孟母,择邻处”,当前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化解争端和矛盾,让人民时刻感受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改善民生、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涵盖了教育、就业、医疗、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等关系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人的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使人成为自身的主人,教育使人有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全面发展教育利于促进社会性内化于人的个性,保证人有相应的能力应对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五)生态建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美丽的生存环境
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需要美丽的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美丽舒适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基础之上,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在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水土污染、雾霾、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自然界的“报复”不断出现,治理难度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在绿色、美丽的自然中实现全面发展。
[ 注 释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