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新动能

2019-12-13沈建光

中国服饰 2019年8期
关键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珠三角

在一线城市人口流出的同时,中国城市都市圈已形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尤为明显。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越发复杂多变,提振内需在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以来,国家逐步确立将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方向。按照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城镇化进程都经历过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达到70%之前)阶段,并表现出人口向大中型城市集聚的特征。比如美国人口在城镇化中后期明显向都市圈集聚,超过70%居住于全美11个大都市圈范围内,与之相对应,全国逾70%的工作岗位也都位于这些大都市圈。日本亦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人口持续向东京聚集,至今东京都市圈范围内总人口多达4000万,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据观察,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同样快速推进。截至2018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8.3亿人,较1978年末增加6.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78年末提高41.6个百分点。虽然和世界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一般认为,城镇化率达到70%之后才会进入缓慢增长期,中国城镇化尚且孕育着巨大的潜力。

区别于此前长期主导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化战略,今年4月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新型城镇化战略定位为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同时从人口、土地、社会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给出新型城镇化的政策配套,支持城市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城市集群的战略确立,既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也与中国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相符,是中国城镇化战略市场化选择的结果,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为中国经济增长释放新的活力。

从近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当前中国一线城市人口增长已然放缓,甚至是净流出。比如2018年上海虽然人口净流入5.45万人,但近年来常住人口的变化已经非常小。同时,广州与深圳的人口净流入规模亦在2018年有所下降。这说明一线城市除北京2018年常住人口减少16.5万以外,其他城市虽然人口净流入,但增速已经减缓。

即便一线城市出现逆城镇化现象,但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也并不值得过于担忧,不意味着中国城镇化红利的消失。相反,在观察到一线城市人口流出的同时,中国城市都市圈已经形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尤为明显。说明中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基于大数据分析来看,上海迁入与迁出的前五位城市中,除北京以外,以上海周边城市为主;广州迁入和迁出的前十名中,除北京之外,其他九大城市也均是周边城市;深圳迁入和迁出的前十名中,珠三角城市排名靠前。据此观察,虽然当前中国一线城市出现了人口流出的特征,但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都市圈已悄然形成。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之路不谋而合,也是中国城镇化道路自然选择的结果。

从历史规律看来,尽管有“大都市病”的担忧,但都市圈的形成将有助于优化资源的分配,促进产业的聚集,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不少国家在经历过探索之后也都回归到发展大都市圈的道路上。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12个城市群依靠不到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聚集了中国人口总量的六成,贡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八成,这说明伴随着中国经济集聚趋势的日益明显,承载人口、产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城市群与都市圈或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中国经济增长激发新动力。

猜你喜欢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珠三角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西安市常住人口超一千万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珠三角企业营销团队建设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