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静两相宜,“娜”就很美好

2019-12-13周永

中国篆刻 2019年12期
关键词:随性硬笔楷书

文︱周永

作为一种载体,文字记录了历史,传递着文明,让我们得以透过文字在古今之间来回徜徉,体会人间百态,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间大美,社会变革;作为一种文字,中国汉字是唯一一种能成为艺术的表情达意的文字,源于天地,发于自然,讲究天人合一,情化于心,字承载意,在一笔一画中创造美释放美传递美。

六艺成字,五体纷呈,篆隶楷草行,让历史在文字间复活,让情感在笔墨间舒卷。文人墨客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这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呼啸奔腾,不断出新,不断融入新的内涵。

汉字的功能,首先是记录,时间长了,就成了一门艺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写字,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不分男女老幼,拿起笔来,自觉不自觉都会给人一种很美好的感觉,都会传递一份难以意会的情感成分。

相较毛笔几千年的发展流变,硬笔书法多少有些先天营养不足。虽然有很多人还在对硬笔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石刻间去孜孜以求探寻硬笔早于毛笔的证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千百年来毛笔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主流。或许,现在再来说谁先谁后,意义已经不大,因为无论承认不承认,毛笔和硬笔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样书写工具了,或许硬笔的使用功能更要领先一筹,而毛笔更多的时候已经成为一种展厅艺术了。

应当说,现在这个时代,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书法这门艺术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数不清写字大军挟裹着各自的使命,在写字的路上前行、探索、追求。

罗娜,就是其中一位。

罗娜,来自东北,那片白山黑水之间的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养成她坚忍不拔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般人的印象中,东北的那人豪爽、干脆、直接,而东北女人给人的感觉是大大咧咧,敢爱敢恨,从不藏着掖着,说话做事都带着嘎嘣脆。

似乎从罗娜的身上,我看到除了骨子里有那份干脆直接,更多感受到了一份江南女子的婉约和安静,或许正是这份安静,让她的字多了一份静气多了一份思考之后的练达随性。

罗娜没有那种家学渊源的家庭背景,对于写字,只能说是凭着一份热情,一份自觉,一份来自骨子里的热爱。其实罗娜学书并不早,在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才拿起笔,在经历过大多数学书者都曾经历过的拿笔依样画葫芦的挥霍期,罗娜将目光停留在《灵飞经》上。相较于唐楷的工整和板正,《灵飞经》多了一份随性和自然,扎实深入的临摹,让罗娜对楷书的造型、结构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感悟。

随着不断深入的学习,罗娜知道,仅仅只有楷书仅仅只学硬笔是无法提升自己综合的书法认知的。随后她将触角深入魏晋,二王,明清,于楷、行、隶等方面均不断深入。入之越深,悟之越深,那一笔一画构成的黑白世界让她一次次无限留恋的徜徉跋涉。

学习积累的过程无疑是枯燥而乏味的,而对于求知者而言,这其实就是一个过程,过程中到处都有风景,而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景恰恰是最适合自己的。“艺痴者技必良”,此言无虚,这份痴迷的背后是热爱,是不间断的艰苦磨练,是一笔一画一点一横一撇一捺和纸面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反复重复。

看罗娜的楷书,有着一份闲适和萧散,魏晋的古韵,唐楷的挺拔,明清的随性,在相互嫁接中有着一种和谐,这就好比厨师用不同的食材加工出的佳肴,不单一,很丰富;其行书明显看出圣教的影子,而其中又多了一份女性特有的娟秀和文静。

罗娜的字,没有大张大阖,没有惊涛翻卷,如夕阳下的小溪,淡而清纯,隐隐有种侍女静坐的精致,还有一份淡淡的小桥人家的烟火气。

如果从更高的要求来看,罗娜的字在势和境上都还做得不够,线条和笔力还有些弱,对于有些笔画的处理过于直接,韵还欠缺。或许,这些,通过时间都会得到解决和更好地释放。

一边教学,一边写字,这其实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而罗娜,正在自己编织的书法网络中,虔诚守候,静若处子。

猜你喜欢

随性硬笔楷书
周玥函
楊雅然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早晨
杜甫《寄韩谏议》(楷书)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新常规
德云禅寺(楷书112cm×3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