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郑家禾其人其艺

2019-12-13傅徳锋

中国篆刻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石鼓郑家杂志

文︱傅徳锋

我与杭州郑家禾先生相交已经有年,他是《中国篆刻·钢笔书法》(原《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的执行主编,而我是该杂志的忠实读者和特约撰稿人。三年前,承蒙郑家禾先生抬爱,邀我为杂志撰写专栏文章,这一写就是几年,在这几年当中,我们的合作很是愉快。

郑家禾先生敬业爱岗,待人诚恳谦和,在几年的交往当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年,杂志在他的主编下,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杂志所开展的其他展览活动,也是风生水起,在书法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和郑家禾先生虽然从未谋面,但是,我们各自都通过微信在关注对方的动态。因此,我们彼此之间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神交已久的朋友。这两天,他说要在杂志做一个个人专题,嘱我为其写点评述性的文字,我自然是欣然应允。

作为老牌书法专业杂志的执行主编,也许家禾先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但在我看来,他恰恰是一位低调谦和、修养全面的学者型书法家。

我觉得要评价郑家禾先生及其艺术成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首先,郑家禾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专业媒体人。他在杂志社从业八年,从普通编辑到杂志执行主编,干工作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把杂志社当作自己的家,把杂志当作自己的作品来苦心经营。在网络媒体的强大冲击之下,还能够把一本纸质书法专业杂志坚持办到目前这个水平,的确是殊为不易的。我看近年来的《中国篆刻·钢笔书法》杂志,设计精美,版式合理,内容丰富,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资料性为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始终保持了老牌书法杂志的应有特色,这充分说明作为杂志执行主编的郑家禾先生是值得我们广大读者永远记住的。

其次,作为专业杂志的编辑,郑家禾先生有着精深的理论素养,这也是一个编辑工作者应有的素质。他一边编辑杂志,一边抽空临池习书,并用心研读书法理论。多年以来,他先后编著出版了《麻姑仙坛记技法精讲》《前赤壁赋技法精讲》,编写《文化部故宫学院书法考级教材》,参与编辑《颜真卿全集》等书。这些成绩都足以证明他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的确有许多过人之处,为其编辑工作与书法实践提供了有效支撑。

最后重点谈谈他的书法。郑家禾从小学三年级便开始学习书法,很是崇拜能写一手好字的人。那时在农村虽然条件简陋,但他在班里却是字写得最好的。高中时接触硬笔书法,但因为缺乏鉴赏能力,走了很多弯路。大学毕业后,因为杭州有浙江美术学院,他就选择到杭州工作。经同事介绍认识了姚建杭先生,拜姚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研习米芾行书,从此方走上习书正途。然习书多年后,他又遇到瓶颈,感觉自己书写的线条总是失之单薄,未能浑厚,遂开始自学石鼓。在一次偶然机会,他又结识了李奕生先生,看到李先生写的石鼓,深为叹服,遂当即跪求拜师。且为了能成为李先生门徒,竟先后跪拜三次,方得递呈拜师帖正式入室。他这种“程门立雪”般的求学精神,实在感人肺腑。在李先生点拨下学习石鼓三年,其书法线条有了质的改变。由此学习任一书体都感觉左右逢源,豁然开朗。

郑家禾先生书兼五体,所作均属于平和中正一路,用笔稳健,结体端庄,章法和谐,墨色一任自然。我观其所作,大篆朴厚,章草渊雅,隶书端庄,楷书严整,行书畅达,皆应规入矩而不刻意求变,与当下书坛流行之“展览体”迥然有别,全然是一派传统文士之风范。他这种书写状态,应该与他精研太极息息相关互为表里。郑先生系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看得出来,他是将太极的原理与书理相结合,不求激厉,但求平和,如棉裹铁,在若不经意中体现自己的内心追求。事实上,这种“金刚化作绕指柔”的功夫,若非其人稳健豁达,胸襟开阔,则恐难以为之。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觉得郑家禾先生的书法缺乏特色,个人风格不明显,但我却不作如是观。在我看来,风格即人,靠阅历和学识修养出来的艺术风格才是真风格,那种靠夸张习气作出来的风格却是伪风格。当下伪风格已泛滥成灾,目不忍睹。而2011年杭州“书风书峰展”上,浙江那几位老先生的作品,反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假以时年,家禾先生亦当如是也。此外,家禾先生亦事丹青,其十年前旧作已然可观,如此综合素养,前景未可限量。

谨以此文与家禾先生共勉。

猜你喜欢

石鼓郑家杂志
雨中郑家的向日葵
石鼓响了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周野鹿鸣——石鼓山西周墓葬群
杂志介绍
与病魔抗争的“不倒翁”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国宝”探胜